弘扬小岗精神 决胜农村全面小康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 徐广友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四年来,坚持抓小岗带全县,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工业强县,着力文旅兴县,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异军突起之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倍,经济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必须坚定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持续深化农村改革,集中力量促攻坚,加快振兴补短板,坚决打赢农村全面小康决胜战。

  深化改革增活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大包干”到全面深化改革,让农民从吃不饱肚子到实现小康,再从小康迈向了全面小康,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了农业农村活力,让农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随着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凤阳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特别是小岗村,2015年至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由670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4700元增加到25600元。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加快小岗村土地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二轮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让农民群众吃上长久不变的“定心丸”。围绕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抵押物处置及抵押贷款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手中的土地确权证书真正“活起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农业新型服务主体,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宅基地资源。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为契机,大力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同时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基础上,到2020年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成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三变”改革,创新完善财政资金变股金的操作办法,通过“资金改股金、拨款改股权、无偿改有偿”等方式,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变股金,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推广运用小岗村“股田制”改革经验做法,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工程,推进小田改大田、散田变整田,鼓励农户通过互换并地、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问题。

  精准脱贫促攻坚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建立健全“三天两夜”容错纠错制度,扎实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2014年以来,已实现31529名贫困人口脱贫、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坚持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坚持开发式措施与保障性方式并重,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发展红心油茶、总铺蓝莓、小岗葡萄、稻虾连作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原则,对行蓄洪区高程在20.5米以下的不安全人口实施迁建,集中力量完成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任务,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对出列贫困村继续加大资金、产业投入,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建立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大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

  严把识别退出关,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探索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加快振兴补短板

  近年来,在小岗村实施“引水上岗”工程,加快小型水利灌区建设,实施小岗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新整治高标准农田1万亩,基本实现小岗村全域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为现代农业大发展夯实了基础。加快5平方公里小岗产业园建设,推进小岗村5A级旅游景区创建,“当年农家”小岗村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力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以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龙头。今年,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产业振兴为龙头,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大力改造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供物质基础。

  着力产业发展。围绕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优化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全面开展水田林路渠等综合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县农田水利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支持“凤阳黑豆”“皖东牛”“润稼土鸡”等特色产品发展,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培育“小岗”系列食品知名品牌。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和“互联网+大包干”小岗乡村赋能工程,推广小岗特色品牌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快“金色—游中都、红色—学小岗、蓝色—走淮河、绿色—览凤阳”四色旅游版块建设,创建小岗村5A级旅游景区,培育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着力改善民生。民为贵,君为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优先方向,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坚持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五名工程”和“培优培强”计划,扎实推进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条龙”工程,全链条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发展传统中医,办好县中医院,传承弘扬杏林医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同体作用,整体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东水西送”“南水北调”“引淮入城”等水利工程,加快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供水城镇化。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

  着力文化振兴。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挖掘淮河文化、大明文化、小岗文化等地域文化中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作用。深入开展“四倡四反”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决抵制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不断培育向上向善新风尚。

  着力优化环境。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生猪养殖等产业给予适当环保政策支持,建立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美丽乡村建设服从服务于大旅游发展需要,融入旅游元素,添加旅游功能,按3A级景区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整体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做到村围景转、村在景中。强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清堆行动”,抓实“五清一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施濠河“通肠洗胃”工程,还凤阳母亲河河畅水清,重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的美景。大力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施生态屏障工程,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着力组织保障。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工程,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