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安 国土综合整治探索实践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金有 王长志 仇季梅 字号:【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有18.8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但土地盐碱化问题严重,在未利用地中盐碱地面积11.1万公顷,占58.8%。

  2017年以来,大安市开展国土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在新增耕地的同时,兼顾盐碱地治理、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点的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之路。

  大岗子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涉及7个村19个自然屯2332户,共分2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涉及5个村11个自然屯827户,拆迁面积176公顷,复垦区耕地面积156公顷,盐碱地综合整治区产生113公顷新增耕地;二期工程涉及5个村9个自然屯1154户,拆迁面积216公顷,新增耕地193公顷。

  大岗子镇在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具有保留价值、形成规模的树木保存下来,予以保护;对耕层土壤进行保护,把剥离出的耕层土壤回填到复垦后的土地表层,有效保护了上百年形成的耕层资源;整治后的新区规划布局合理,“三横两纵”的道路网贯穿整个新区,绿化率30%以上。在国土综合整治的同时,开展家庭卫生整治,增强群众责任感,家庭卫生与公共卫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开发整理耕地的范围内留有足够的空间,植树、种草,修建鱼塘。把具备植树条件的地块设计了护路林,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耐寒抗碱树种,修建植树台、换土,同时还加入土壤改良剂控制盐碱,提高树木成活率。在路、渠边坡修建过程中,其边坡表层掺入了耕层剥离土,一方面综合了盐碱土壤,提高了护路、护堤效果,同时利用耕层剥离土中的天然草籽,快速形成草原植被,保持了路、渠边沟表土层,防止了雨水冲蚀,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项目区范围内设计一定比例的坑塘水面,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生态处理沟(池)。稻田内的排水通过生态沟(池)进行初级净化,然后再排入到项目区附近的自然泡沼中进行再净化。在氟化物含量较高的地块排水口处设置氟化物处理池,通过投放化学处理剂,降低水体中氟化物的含量;通过生物、化学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水田排水中的氮、磷、氟化物等有害物质,使稻田水达到排放标准,防止对下游造成环境污染。在生态修复上,通过物理方法,利用沙源土客沙到盐碱土上,提高土壤通透性,起到阻隔蒸腾的作用,减轻盐碱危害。利用化学方法,通过使用脱硫石膏等化学改良材料,中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采用工程措施,建立灌排系统,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在农艺方法方面,种植水稻是土壤改良的最有效方法,选择耐盐品种,加强洗田、泡田,合理密植,深松、精平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施有机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

  在项目建设进程中,大安市形成了“12345”的基本方针。立足一个目标,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一切,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覆盖贫困人口的整体脱贫,同步实现随迁人口致富奔小康。促进两个结合,即将土地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瞄准三个方向,即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市场资源,全方位改变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民转富、农业转型、农村转美。坚持四个原则,即在项目全过程贯穿“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村民自愿、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政府该做的事政府全力办。实现五个统筹,即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村容村貌、民风民俗、村组组织建设、管理方式等深刻转变,从而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安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