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开始就在农村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到今年,邓述东已经46岁了。27年来,邓述东守望初心,在农村广袤的田野里用心躬耕,致力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他扎根农村基层,服务全镇6万多群众,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群众增收上亿元,他团结同事、廉洁自律,将射埠镇农推中心建设成了全市小有名气的基层农技单位。
凭借自身努力,邓述东先后荣获湘潭县市劳动模范,湘潭市农村科普带头人,湖南百县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人物,科普中国最美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中国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殊荣。
在他眼里,“农技工作才是最引以为豪的岗位”。为了给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选择,他利用工作之余不断探索研究农业科技,凭着对农业科技的热爱和执着,用汗水诠释着科技兴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选育品种,提炼技术,打造特色水稻
早在2007年,邓述东就培育了一种红米,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从此踏上了特色水稻种植研究之路。2010年至2013年,他又搜集了紫、黑、绿、白几种颜色的种子资源,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五色富硒彩米。通过几年辛苦筛选培育,选育种植出适应湘潭生长的五色富硒水稻。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袁隆平院士的关注。2014年9月,袁隆平带领团队到他的千亩五彩稻基地考察,并为之题词“邓述东先生培养的五彩稻,新奇珍贵质优良”。目前湘潭县五彩稻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2万亩。
2011年,听闻湘潭稻米重金属镉超标,邓述东决心将如何降低稻谷中的镉含量作为研究课题。他访遍大江南北,出入田间地头,2013年,邓述东终于研发了“一种有效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水稻栽培方法”。为了验证降镉效果,他又在湘潭县选定镉污染重、中、轻的三个区域进行试验。通过省级专家鉴定,降镉效果非常明显,2016年,“一种有效降低稻谷镉含量的水稻栽培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再生稻”是一种古老的水稻种植方法,由于品种和技术不成熟,一直不被人们认可。邓述东用多种方法试验,日复一日地采集样本、测试分析,在2015年自行设计研究了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方法,经过专家测产,头季产量1545.2斤/亩,再生稻685斤/亩,且再生稻比头季稻的镉含量低40%左右,更能保证粮食安全。邓述东将这个项目命名为“123工程”,即“一亩田种一次,收两次,解决三个人的口粮”。这一技术的成熟及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国家再生稻首席专家唐啓源教授的多次赞赏。为了进一步延伸再生稻种植技术成果,他先后组织了几十次培训和现场观摩,目前再生稻在湘潭县年推广面积达三万多亩,全县水稻年增产8000多吨。
稻草种菇生美味,变废为宝助脱贫
秸秆焚烧是个历史性难题,除了“治镉”,邓述东还在为解决“稻草去哪里”的难题寻找对策。
邓述东与多位农业专家联系并实地考察,发现了一种叫赤松茸的菌种,以植物的废弃茎叶为营养料。他大胆创新,改变种植方式,使用纯稻草露天栽培获得成功,还摸索出了一套简易栽培技术,可节省60%的人工。他还在重金属污染重、中、轻三个区域的稻田、菜地、室内、楼顶等7个不同的环境进行了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低吸附重金属,非常适应湘潭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一亩菌需要20亩田的稻草,在10月份种下,12月份便可开始收获,直至来年4月底,亩产蘑菇可达5000斤左右,每亩可增收3~5万元。
稻田种菇一方面解决了多年以来的稻草焚烧问题,保护了环境,1亩菇可消化20亩左右的稻草;另一方面,稻草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会慢慢被腐化,又可作为来年的肥料回田。该方法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并题词“勉述东先生:稻草种菇生美味,变废为宝技创新”。目前,这一方案已在湘潭市的多个乡镇推广。
稻田种菇,对助力脱贫攻坚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邓述东为扶贫设计了一种操作简易、投入低、效益高的“一亩田脱贫”模式,向农户提出“保底回收助你摘掉贫穷帽,市场运作带你致富奔小康”口号。对有劳力的贫困户,提供特色水稻品种,再利用收割后的废弃稻草露天种植蘑菇,采取包种子、包技术、包服务、包回收、包利润的“五包”政策,年获纯利可达6000~10000元/亩,贫困户若能自行销售,亩产值可达3~5万元。对无劳力的贫困户,则采取从收购贫困户产品销售后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支持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的方式,收购5亩的产品销售后可积累近6000元,可以使1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进而“以五带一集资助弱”实现乡村整体脱贫的目标。
该模式已帮助149个贫困户脱贫,目前正在湘潭县、湘乡市的20个村推广实施,已落实479个贫困户。该模式获得了湖南省公益创投大赛金奖和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奖。
舍己为人,甘当“老黄牛”
2018年,邓述东领办的首个校农合作教学实验基地落户射埠镇中心小学。他编写了校园教学课本,现场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教学20余次,并免费提供其自主选育的盆栽彩稻、水果型苦瓜、赤松茸等新品种供师生亲手种植体验,学校也为此设立了教学课程,这种将实践体验融入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孩子们对学习农耕文化的兴趣,树立了兴农与爱农的思想。该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了湘潭市县教育系统的充分肯定,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推广实施。
多年来,邓述东扶持发展了诸多农民,每年组织农民培训100余次,5000多人次,培养出76户种粮大户,扶持12个合作社和26个家庭农场发展。射埠镇土桥铺村的刘景,原本游手好闲,通过邓述东的引导,如今已成为镇上最大的种植、养殖农户,年收入达30多万元。白石乡的马新全,通过采用邓述东的再生稻技术,种植300亩稻,增收20万元。此外,邓述东还热心各项公益事业,他工资的80%用于农田试验和外出指导农民生产费用,而他自己由于长期劳作辛苦,没有及时休息落下了心脏早搏、偏头痛等多处毛病。
2018年12月,邓述东在试验田扭伤右脚,膝关节松脱渍水,他却放不下试验和他用新技术自主帮扶的149个贫困户,敷着药瘸着脚天天坚持工作,至今没有恢复,导致肌肉萎缩,引起左膝关节、臀骨、肩关节发生病变,已影响正常行走。
杰出来自平凡,平凡熔铸杰出。生肖属牛的邓述东,对待农技推广工作就像一头老黄牛,他深知农业科研之路没有终点,只有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个时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