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孙静茹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化育思想,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和谐村民人际关系,对于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乡村有效治理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崇“德”,主张以伦理道德为立身之道,并通过道德去感化和教育他人的心灵,使人心良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农村、社会、政府多个层面对促进乡村有效治理产生积极作用。

  和谐人际关系。这是从农村内部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既包括农民关爱自身,也包括对家人、邻里、生产经营伙伴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爱。“义”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当农民面对利益分配时,应避免出现见利忘义、重利轻义等违反道德的行为。“礼”帮助农民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与他人相处时尊重、宽容、谦虚谨慎。“智”一方面指农民应具有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农民明辨是非,知有所为有所不为之事。“信”的重要作用在于,要求农民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

  传递人文关怀。这是从整个社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农民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甚至一些农民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民个人的身心健康乃至我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涵养作用是通过养“心”实现的,它注重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传递关爱。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矫正农民道德失范的行为,校正社会各界对农民群体的认知,为乡村有效治理凝聚广泛的情感支持。

  降低治理成本。这是从政府运转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人为本、用文化涵养道德,再发挥道德的自我调节功能,使人们更自觉地遵守法律和村规民约,从而很多事情可以通过内化于心的道德约束予以解决,不需要诉诸自治协商或者法治调解,可以显著地降低乡村治理成本。

  我国乡村有效治理

  面临的现实挑战

  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此时实施乡村治理,面临着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素流动脱乡向城、公共服务仍不均等、农村人口大量外出等现实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村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产业发展了,钱包变鼓了,腰板也直了,但不难发现,农村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薄养厚葬,骗取低保、阻拦公益事业等。据农业农村部的驻村调查,当前很多农民的支出中,人情礼金已经超过看病支出。在一些地方,天价彩礼导致“娶不起”“因婚致贫”。

  农村社会管理面临挑战。从人口看,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乡村人口持续减少,一些地方农村儿童、妇女、老年人“三留守”问题日益突出,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小比例的“空心村”。从组织看,农村利益主体、社会阶层日趋多元化,各类组织活动和诉求明显增多,但基层党组织力量相对弱化。从经济社会发展看,一些地方乡村产业不景气,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治安面临着“黑社会”“村霸”横行等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发展阶段和模式迥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历史文化各异,东中西部乡村发展不平衡,既有富裕村、“明星村”,也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既有历史文化滋养深厚的千年古村,也有移民搬迁、垦荒屯军的“人造”新村。所谓农村的形态千姿百态,农村的发展千变万化,农村的问题千奇百怪,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也加大了依靠成熟制度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的工作难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路径

  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笔者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有效治理总的路径是:以农村普通居民、农村精英以及返乡入乡创业居住人员为目标群体,以道德涵养为主要手段,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和谐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力争使农民成为发展农村产业的先行者、农耕文明的传承者、乡土文化的守护者。

  引导农民修身立德。一方面,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要强化阵地和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意识形态思想高地。发挥好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退伍老兵等农村“五老”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讲授传统文化涵养道德的生动案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诵读讲授经典。另一方面,还应当鼓励各地创新政策,吸引选拔一批热爱乡村的文化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各方面人才,共同建设乡村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同根同源地传承和发扬乡土文明。

  关注农民身体健康。“教”以“孝”为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教育的根本是孝的教育,也是生命之道的教育。行孝,必须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应当关注农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各地农民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为家庭幸福和投身农业农村发展塑造强健体魄,也可以起到振奋精神、改善心态、增强合作、奉献集体的涵养作用。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驻河北省张北县玉狗梁村扶贫工作组,组织在村老年人练瑜伽,改善背驼腰弯腿疼的病症,老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和信心。

  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品行。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可以更多采取诸如文化墙、宣传栏、大喇叭等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的传播形式,更多开展像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文化能人评比等活动,更多举办传统节日、民间特色节庆、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通过加强环境氛围营造来潜移默化地涵养农民道德、助力乡风文明。

  提升农民幸福感受。“观功念恩”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尤其是对于“三留守”人员。通过宣讲和落实政策,教育农民感恩党和政府;通过评选孝老爱亲模范、“最美儿媳”,教育农民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通过表彰见义勇为、慈善志愿,教育农民感恩邻里感恩合作伙伴,凡事多为他人着想;通过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教育农民感恩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树立文明理性、勤劳致富的良好导向。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受,也是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化,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认同感、安全感,在农村累积更多正能量。

  良好道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重视、组织管理、农民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并运用其对于农民道德教化的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农村早日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