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良种 授良法培育科技扶贫“临潭模式”——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助力临潭县脱贫攻坚纪实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符金钟 陈化琦 赵朝忠 张小甫 字号:【

  临潭县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山区沟壑地带,海拔2600~3500米,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2012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牧药所)深入临潭县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工作,取得了科技示范与精准帮扶的双丰收。

  兴牧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马德,如今在临潭县已是远近闻名。他的合作社从无到有,目前已有450头牦牛存栏,藏羊、湖羊、细毛羊总计360只,辐射带动了南门河村及周边村庄共82户贫困户。马德的致富路,离不开他自身的勤劳和灵活的头脑,也与兰州牧药所的科技帮扶息息相关。

  合作社在困境中遇到了兰州牧药所,用马德的话说就是“瞌睡遇到枕头”。2013年,是兰州牧药所到南门河村对口扶贫的第二年。这一年,马德的合作社成立,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合作社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马德的合作社以牦牛、藏羊养殖、繁育和育肥为主,这正是兰州牧药所的科技优势所在。了解到合作社的情况后,兰州牧药所送来了专家,送来了技术,送来了路子,在产业布局、品种改良、科技示范、提质增效等方面给马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最近,研究所还为合作社引进了自主培育的国家畜禽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配套精准饲养与管理、人工授精扩繁等现代化饲养管理手段,加速推动合作社产业转型升级,让马德成为临潭远近闻名的养殖专家。

  适用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科技扶贫,重在通过科技手段培育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模式性转变。

  46岁小学文化的王永久有慢性病史,儿子在临潭县第一中学读高中,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变卖农作物和外出打零工,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2013年12月,王永久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缺乏致富手段,孩子上学和慢性疾病也需要一定支出,压力之下的王永久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

  在西部地区的贫困村,王永久一家的状况并非罕见。为了转变王永久的思想,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消除王永久的思想顾虑,并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双管齐下,王永久决定主动出击,带领家庭走出困境,追求美好生活。在研究所工作队的帮助下,王永久获得了国家扶贫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当归、油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还养了20只羊。研究所专门对王永久开展了瓦工专业技能培训,以增加他的务工收入。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措施,王永久一家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从2013年的1500元提高到2015年的4980元,并于2015年成功脱贫。

  作为致力发展农业科技事业、提升我国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研究所,2018年以来,兰州牧药所围绕临潭县牛、羊、菜、中药四大产业和蜂、驴、鸡、藜麦四小产业科技需求,派专家、供良种、送技术、做示范,在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农科特色的“临潭模式”。

  一是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在组织保障上,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临潭县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联络组;在人才保障上,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临潭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实行研究所与临潭县委县政府牵头的“双组长”负责制,通过联络组和专家组做好科技帮扶临潭县工作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帮扶产业、重点帮扶内容、重点帮扶技术,着力精准施策,合力推进临潭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二是良种先行,良法配套。根据临潭县资源条件、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等实际情况,开展肉羊新品种引进及肉羊绿色发展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推广,引进高山美利奴细毛羊种羊315只,建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3个。示范推广肉羊人工授精、羔羊早期断奶及优质杂交组合利用等技术,实现肉羊良种的高效利用,提高肉羊的个体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开展牦牛新品种引进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引进大通牦牛种公牛14头,建成2个大通牦牛繁育示范基地,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当地牦牛生产性能;推广牦牛适时出栏、补饲育肥、疫病防控、暖棚养殖等繁育综合配套技术,提升牦牛养殖效益。开展中蜂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建成中蜂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基地2个,示范推广中蜂活框养殖、人工育王技术及中囊病防控等技术。开展紫花苜蓿、青贮玉米新品种引进选育及示范推广,建设“中天1号”“中天2号”紫花苜蓿、青贮玉米标准化生产示范点,示范推广紫花苜蓿、青贮玉米栽培、收获、加工、贮藏技术,推广面积达2000多亩。

  三是治病防虫,提质增效。兰州牧药所联合临潭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开展牛羊常见普通病、传染病及其流行强度调查。根据疫病流行特点及养殖场(户)防控对策和技术现状,制定牛羊疾病诊断和防控方案,推广应用牛羊常见普通病、传染病防控新技术及新产品。一系列举措大大降低临潭县畜禽常见普通病、群发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

  四是扶贫扶智,精准培训。依托甘肃省“365”现代农业行动、“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联盟、“临潭县生态畜牧业试验与示范”等项目,开展牛羊中蜂健康养殖及产业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控、饲草生产、种子加工等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养殖企业技术人员、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户1200余人。

  实在的措施,取得了实在的成效。7年来,兰州牧药所驻村帮扶的4个村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群众致富能力不断增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43.29%下降至2019年末的0.69%,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60元提高到5980元。红崖村已于2015年底脱贫,南门河村、羊房村、肖家沟村已经通过县级和州级验收。兰州牧药所集成新品种新成果,围绕临潭县四大四小产业开展的科技帮扶,突破了一批制约临潭县现代生态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带动了临潭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赢得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赞誉。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