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庄规划的文化考察
“人生三件事:打墙盖屋娶媳妇。”这是我国农村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也是窥视农民“家园”的一个心理窗口。
第一,打墙,是营造“家园”的基础工程,缺墙难以为家。古人围墙造家,因家成村,连村成乡,乡土中国,由此而来。可见,百姓将“打墙”立为安家之首,是有其道理的。打墙也好盖屋也罢,都离不开土地。土地的职能一是稼穑,二是居住用。这里的打墙,涉及的就是居住。中国农民自古就视土如命。既然如此,就要合理使用,就有个规划问题,而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可见,规划始于造“家”,与土地密不可分。
第二,盖屋,是农民心中的另一号大事。从“家”字的造字法上来看,房子是“家”的基本要件,缺房难以为家。从“家”的人文成因来看,家是人的智慧的结晶,它使人的建筑理念以一种物化形态表现出来。从“家”的社会变迁来看,家经历了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最早的家,可能是一口屋,后来发展到几口屋,于是每口屋之间就有个搭配关系,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于是便有了主屋与配屋之分,形成了民间的房屋建筑系统。这一切的产生,无不是规划设计的结果。
第三,至于娶媳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没有男婚女配就没有人类社会。娶媳妇跟村庄规划密不可分,乡村婚姻跟房屋紧密相连。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婚姻的成败往往由媒人主宰,尤其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媒人在乡村婚姻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女方主导的婚姻中,首先就要看家中有无房屋。媒人在介绍男方家庭情况时,往往以房屋为重点,以至于每每上演穷人借屋相亲等荒诞的故事。人们为了娶到媳妇,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打墙盖屋,还尽量打得好,盖得好。这种特殊的房屋婚姻客观上促进了乡村规划的发展。
三者之间互为条件。打墙是为了盖屋,盖屋是为了娶媳妇。砌墙、盖屋是手段,娶媳妇是目的。反过来,为了娶到媳妇,就要打墙、盖屋。因果转换,周而复始,形成农民的人生主体。由此形成农耕文化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乡土中国的基本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这是我们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应该牢固树立的一个基本点。
关于村庄规划的历史演变
村庄规划的兴盛,是乡舍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规划是村庄发展的实现途径。规划以实用、方便、科学、美观为基本要求。规划是提升乡村生活标准的手段,集中了民间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民间建筑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其基本原理仍然为现代规划建筑学广泛使用。比如对称性原理,比如稳定性原理,比如以恢宏大气见长的汉唐建筑风格等等,无不是民间规划习俗的延伸和推广。
在此基础上,乡村规划习俗渗透了宗教思想和艺术手法,将科学意识与宗教观念、美好愿望和理想寄托融合,衍生出了乡村风水学,是百姓对规划的崇拜,其根据在于“实用、方便、科学、美观”之规划要义。
村庄规划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自然演化式。就是乡村按照经济发展状况而自然变化,这是自然经济下的村庄主要演变方式,亦即完全经济主导型。另一种是外力推进式。亦即当经济社会出于某种变革的需要,由政府和外力的作用而推动的村庄改造。这就是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旧村改造。以改革开放为助推的我国村庄改造,大致沿着这样的历史轨迹行进:
一是自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旧村改造。乡镇企业的兴盛为其基本条件。以山东淄博为例,一批富裕起来的村庄纷纷进行村庄改造。最早的是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靠着当地的煤炭资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淑泉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整体性改造。经过三年的时间,村民们住上了二层小楼。本时期的村庄规划建设基本上属于原拆原建,一般是将原来的平房换成楼房,既不扩大房屋占地面积,也不改变原来四邻布局和村庄整体结构,只是改善了村民住房内部环境,提高村民住房容积率;也没有经过正规部门规划,所建楼房以实用为主,科学性、审美性不足。因此叫作旧村改造。
二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村建设。随着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越发强烈。与旧村改造不同的是,这一批村庄改造与乡村产业转型联系起来。比如临淄区永流乡刘家村的新村建设,不仅满足村民居住,还为齐鲁石化提供商品住房,形成了房地产产业,带动了村庄第三产业发展。这已不是简单的原拆原建,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村庄的整体结构和村民四邻布局有了改变。规划性质更加突出,除了注重实用、方便、科学之外,也开始注重审美。
三是以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的新农村建设。在中央政策推动下开始的新农村建设,明确规定必须规划先行,不许私自建设。这时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规划时不仅仅考虑改善住房,以村庄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意图愈发明显。这时的“新农村”已经不仅仅指住房建设上的“新”,还指产业、乡风、环境、生活诸方面都有新变化。这个时期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们中间既有老典型,也有新经验。比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山东的罗庄村、岜山村等等。
四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兴起的美丽村庄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各地逐渐出现一些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乡村。这一时期的突出特色是村庄建设紧紧与乡村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比如陕西西安市的袁家村、四川成都市的战旗村、浙江义乌市的何斯路村等等。这些村庄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科学规划村庄整体发展,引领产业转型,促进乡村振兴;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引领村庄建设,形成了新时代村庄建设的基本内涵:这一时期的乡村规划作用更加突出,村庄建设步入了科学、现代、审美并重的时代。
关于村庄融合的典型性分析
对于当前社会热议的合村并居问题,笔者早在2004年8月出版的《中国农民》一书中,就提出了未来农村“科学化、节约型”的发展方向。但是相较于“合村并居”的叫法,我认为称之为“村庄融合”更具科学色彩。通过四十多年农村调查研究发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村庄融合发展,符合农民根本利益,也得到了大多数农民拥护。这里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北庄村跟小洼村的融合为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北庄村与小洼村相邻不到1公里,在地缘、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渊源深厚,融合度高。北庄村有506户1200口人,经济发达,集体经济雄厚;小洼村有36户70口人,集体经济薄弱。2012年,在北庄村新村建设的基础上,镇上因势利导,推动两村融合发展。村“两委”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倾听群众意见。发现村民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村后无法种地失去经济来源”“担心农用器械存放困难,务农不便”“担心生活成本支出提高”等等。
针对村民意见,村“两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村民,再收集反馈声音。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最后形成新社区建设方案:合并后农民可以选择自己种地,或者转租给经济合作社,再到合作社打工,这样既能收取租金又有工资收入。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习惯,上楼户每户配备30平方米农机具杂物间和10平方米的储物间。楼房分配,按照老人优先的原则,70岁以上的村民可以优先选择。村委会免费为上楼户安装水、电、暖、天然气、太阳能、有线电视。同时严格执行《关于小洼村并入北庄村并享受北庄村村民待遇》,确保同村同权、一视同仁。
当时,村民还习惯于传统生活方式,不少村民提出配置大锅、大炕的建议。最终,村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决定每户预留烟囱管道,砌锅台、建大炕的权利交给村民。首期上楼户中60%的住户保留了传统生活设施。但是,随着村庄发展,大部分村民又自动拆除。
实施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确保农民满意,确保社区建设中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施工质量是村庄建设的关键。村集体和建设方联合成立管理部门,全过程监管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保证村庄建设顺利进行。为解决上楼户的临时安置难题,村委提早与周边村庄协调,村干部一对一帮助解决村民搬迁中的水、电、暖等具体问题。个别村民由村委负责安置。村委按照每年每户高于实际费用900元的标准发放安置费,全方位保障了村庄建设的顺利进行。
村委制定了合理的房屋面积兑换办法,实现了农民搬迁后面积不少,负担不增,条件更好。
经过前后四年的时间,北庄村跟小洼村顺利合并,新型的太阳城社区落成使用。绝大多数农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村庄建设带动了村庄发展。现在,全村共有510余户1200人,楼房600套、耕地1450亩,村集体年收入达100余万元。2019年全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村民每人都分到了4800元的股金,年底每人还有400多元的分红。村民年家庭收入比融合前增加两倍多。两村村民对于村庄合并的满意度达到99%以上。
关于村庄融合的方法选择
村庄融合,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情感、风俗,复杂而系统,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重物轻人。要研究新时代农民思想特点,从农民思想实际入手,有的放矢,好事办好。
首先,要树立农民思维,具备为民情怀。充分体现民意,尊重农民意愿。既要考虑到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风俗习惯、文化融合,还要兼顾村民的情感接受度。应当问计于民,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村民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说服自己。时机不成熟、条件不成熟,不强制执行。更不能行政命令,替民做主。把功夫下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民间。避免矛盾激化,形成新的社会问题。要充分发挥村干部、新乡贤、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等村庄工作者骨干的作用,形成一支由各方面力量组成的专门队伍,依靠他们来做通群众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文明治世效能。充分尊重民意,重在让农民知情、参与、决策,要做到这一点,思想工作不能少。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是实现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提高群众的好方式,也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好形式。尤其是在那些群众参与度较高的农村,更要充分发挥好志愿服务的作用。让群众有亲和感,避免作风生硬、方法简单带来的群众反感。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思想教育优势,结合农村实际需要开展志愿活动,打通农村基层工作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为乡村发展凝心聚力。
三是发挥典型影响带动作用。典型引导是一条成功经验。适当组织村民到村庄建设成功的地方参观、考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村庄带给人们的新变化和好处。化解他们的疑虑,打消他们担心,取得群众支持。通过谈论对比的方式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明晰的愿景。
四是要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环境改变人,这是做好农民思想工作的一个好方法。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为营造浓重的正能量氛围提供了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微信、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手段,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消解不利情绪。还要善于发挥思想开明的村民的作用,引导全体村民追求美好生活、抛弃陈旧观念和生活陋习,培育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是科学把握村庄建设的时空效应和基本规律。村庄建设受时空制约较大。要全面衡量每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综合因素,充分评估风险,审慎决策,慎重实施。当条件不成熟、形式不允许、群众不理解时,坚决不做。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类推进。要把群众意志与政府意志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出现富裕地区“落后”于贫困地区的情况,这往往是“急”字作怪,以至于欲速则不达。因此,要做好面上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知民情,解民意,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