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忠岫 字号:【

  加强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更响,正能量更强,精神动力更足。但是,必须看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科学的谋划、大胆的实践、积极的作为,围绕重点问题持续发力,确保乡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一,要在孕育推出乡村文化精品上下功夫。乡村文化振兴,首先应体现在文化活动活跃、文化硕果累累、文化英才辈出上。只有创作出一大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能够传之久远的文化艺术精品,涌现出一批时代特色鲜明、朝气蓬勃的乡土文化人才群体,乡村文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以广大农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在农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蕴藏于农村基层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提高村镇文化建设水平,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引导农民群众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服务。积极引导城市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农民、深入生活,创作更多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高质量推进文化下乡。二要使中国精神成为乡村文化产品创作的灵魂。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既要讲好国家民族宏大故事,又讲好乡村百姓日常生活,用生动的艺术语言和文化活动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见人、见事、见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文艺创作生产,实现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三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当代中国农村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这必将为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提高乡村文化文艺原创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彩出新,着力增强乡村文化文艺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上下功夫。在五千年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这其中既包括农业生产遗迹、古宅民居、石雕、木刻、剪纸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充满生存智慧和生命哲理的文化遗产至今都熠熠生辉,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明提供精神营养,使中华文明以特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要深入挖掘现存文化资源。了解和掌握乡村文化资源数量、存在状态,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再认识。组织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散落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村落、曲艺杂技、音乐舞蹈、手工艺以及农业生产技艺等具体情况,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做出科学甄别与取舍,研究制定科学性、系统性、差异化的规划及保护措施。二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推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高扬中国精神的文化文艺作品。三要积极探索农耕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努力挖掘、弘扬中华传统农耕节庆文化,丰富“二十四节气”等传统节气文化内涵,用好“文化遗产日”“农民丰收节”等当代载体,开展多姿多彩的农民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和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农耕文化自身特点及传播逻辑,使其在与现代文明、城市文明的交融渗透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三,要在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上下功夫。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引领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对于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展现乡村社会的田园风光、村落建筑、饮食服饰、风俗礼仪等,传播张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一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和提升乡村文化产业。二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乡村文化产业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和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下乡进村,为乡村文化事业引入源头活水,推动形成着眼需求、融合城乡的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三要认真研究人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新要求新期待,研究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把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纳入乡村振兴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挖掘、集聚、整合优秀农耕文化资源,努力造就一批具有民族性、通识性的乡村文化品牌,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需要注意的是,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化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使文化产品有利于人心向善、风俗纯美、社会和谐、乡村振兴,不能把乡村文化都建成产业,简单地搞“文化产业化”;不能把文化全部交给市场,简单地搞“文化市场化”。

  第四,要在滋养提升乡村网络文化上下功夫。要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乡村网络文化,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要提高乡村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针对农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等重点项目成果,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等建设,推进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针对网络文化产品中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增强乡村网络文化原创能力,鼓励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厚乡土气息、抒发人文情怀的网络文化作品。二要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加强对网上关于“三农”问题各种思潮和模糊认识的引导,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大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度,化解思想困惑,辨明前进方向。深入研究农民群体在网络世界的活动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在加强网络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传递主流价值,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三要巩固壮大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发挥好政府和商业网站的作用,把关注“三农”问题、服务农民文化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着眼满足农民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培养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使之成为乡村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四要引导农民自建网上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鼓励引导他们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有益的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共同抵御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等有违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的低俗之风,共建文明诚信、风清气朗、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

  第五,要在构建完善乡村文化发展机制上下功夫。乡村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载体、农民为主体的动力机制。一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搞好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研究遵循乡村文化发展规律,把握自身工作定位。在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把农村乡镇及行政村公共文化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乡镇建设好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站,在行政村建设好文化活动室;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对乡村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进行投入和捐赠,支持、发动社会募捐建立乡村文化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资助乡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在覆盖全国城乡基层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更加注重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二要发挥好市场作用。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条块分离的文化市场格局,努力消除影响乡村文化市场运行的消极因素,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转为市场的“大循环”,构建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乡村文化市场新秩序。三要发挥好农民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创造者和创新者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讲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传播乡村气息,传递乡村情感,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轻骑兵”,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传播者。同时,要注意避免孤立地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把乡村文化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要站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看文化、跳出文化抓文化、“五位一体”建文化,使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相融合、相促进、相协调,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精神动力。

  第六,要在讲好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故事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发展奇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有识之士都好评如潮。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农村发展不够了解,有的还存在很大误解和偏见。我们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讲好脱贫攻坚、农村全面振兴的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乡村发展之路,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认同,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一要多视角阐发。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传统农耕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充满生机的当代文化,把叙事重点更多放在展现中国与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和行动上去,创作生产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易于让国外接受的优秀文艺作品,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二要多渠道传播。加强统筹指导,完善协调机制,鼓励各行各业和各个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到对外传播中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对外传播体系。在实施丝绸之路文化项目、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项目中,在传播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传播时代特色鲜明的中国“三农”故事,通过比较中国“三农”的“昨天”,展示中国“三农”的“今天”,展望中国“三农”的“明天”。三要多方式表达。既要讲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故事”,也要讲好农民生产生活变迁的“小故事”,通过小切口阐释大问题。注意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和语言表达,把我们要讲的和国外受众愿听的结合起来,用国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浓缩在真实生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故事中。

  (作者系中国农业博物馆当代农业研究部主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