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贵为礼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陈先平 字号:【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江南最好的季节。家乡友人发来微信报喜,安徽省公布2019年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家乡牌楼镇大山村榜上有名。这还真算得上一件喜事,昔日水都吃不上,路也不通畅的偏僻山村,如今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摘掉穷帽子,过惯了苦日子的父老乡亲终于有了心安的生活,这自然是幸事喜事。

  大山村曾经是全国知名的先进村,1958年曾经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先进单位,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嘉奖,可后来昔日的先进渐渐落伍,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往日的光环与鲜亮褪尽,交通闭塞、饮水困难成了大山村致富的拦路虎。

  想办法修路、引水成了大山村一代代人拼命干的事。区委书记高峰一次与我长谈,我曾经说,大山村何时能解决这两大难题,那是要上大报庆贺的喜事。高书记说,脱贫攻坚是硬仗,只要坚持不懈加油干,就是再硬的仗也要打赢。他是个干事很有激情的人,我对他说的话充满期待。富裕起来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山村,美丽的贵池也正在这春风里走向更加幸福更有希望的未来。

  这是贵池这个江南鱼米之乡应该有的景象。贵池,取水好鱼美之意。这是五代十国时期,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赞誉,封誉而得。

  贵池名字的由来,是我长大后走出贵池后好久才知晓的,可见那时候生长在斯的我,并没有认真读懂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反倒是离开久了,才真的开始想过去发生的一切,从尘封的记忆中搜寻捡拾过往遗落于年少不经事时的许多忽略。

  日子就是这样过过来的。从年少成长时的遗忘告别,到过知天命之年的回忆与回归。回归家园是这几年开始从心隅一处萌生的念头,摁不住、掐不了,是那样顽强执着地向上生长着,渐渐把根深扎,长成一片乡愁的森林,是真的想家了,想那时的一切,痛苦的、快乐的,都在想。

  大山村是个行政村,有2000多人口散居在大大小小几十个自然村,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我家住的那个自然村在大山村中部靠西头,冠名水塘,四面环山,30多户人家环着山住在半山坡上,山谷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水潭,水塘的名字也就因此而得。村的西边还有一个自然村,也是30多户人家,也是住在山的半坡,是从山下上山的第一个村落,冠名龙塘,应该是取龙之头的意思。村的东边也是一个自然村,同样几十户人家也依山而居,大多也是住在半山坡上,冠名麻塘,麻塘产麻石,名字大概也就取自这里吧。

  三塘相连,足有百户之多,却有一个共同而难言的苦衷,缺水。从我记事起,就对像我们这样名字上有塘的地方吃水困难感到特别费解,也常问起母亲这个问题。母亲大都对我的这个别人从来都不会问的问题不置可否,实在问急了,也为我随便找个说法,大都是想却没想就那么随口一说,母亲整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哪有时间精力来想我的这些在她看来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的事,让我们这几个孩子吃饱肚子才是她唯一上心的发愁事,回答我也只是搪塞我罢了。

  尽管母亲深受缺水之苦,或许她比我更难以理解为什么偏偏我们这里连吃水都困难,但饱受生活艰难的母亲已经习惯了这种艰辛与困苦,或者说她认命了。搪塞归搪塞,但有一次,母亲的解释在我看来,是有道理的。母亲说之所以村子的名字里都有塘,也许就是因为从我们老祖宗开始,这里就缺水,所以特意起一个吉祥的名字,期盼着这个“塘”字能为渴盼甘泉的山里人带来福音。龙向来是被看作布云降雨的上苍之物,由此可见先人求雨盼水这心是何等虔诚!遗憾的是一辈辈人的虔诚并没有感动上苍,并没有降福给我们这里一代又一代山里人,一辈子的山里人就这样一直饱尝着缺水之苦……

  村里有口井,是一口谁也说不明白有多少年光景的老井,是村里所有人家唯一可以指望的水源。春夏季节雨水充沛,老井的出水量充足,到了秋季,出水量就变得很小,水井大多时候是见底的,特别是赶上大旱之年的秋冬天,水量就更小,只有很细很细的一条水线从山缝里流出来。村里人用山上毛竹一劈两半,除去中间的竹节后,撬进石缝里,把那一根细线的水从那石缝中引出来,再用水桶接着。每到这个时候,村里各家各户的木桶顺次排着,接满一担两桶之后,换下一家。我们把这样担水的方式叫作“看水”,就是守着的意思。尽管轮着的时间很长,但不管白天的孩子,还是晚上的大人,大家都特别自觉,绝不会有从中加塞插队的。从我刚懂事时开始,母亲就为排队接水的事嘱咐过我们不知多少遍。母亲说,水在别的地方不值什么,在雨水多的时候也没什么,但对我们这里人来说,到了旱季那是水比油还精贵。排队接水,一要守规矩,挨家挨户轮着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家都有水做饭。倘若你一插队,挤了别人家的,那就乱了规矩,就会让有的人家喝不上水,吃不上饭。二是千万不要浪费水,要一桶一桶紧挨着接,换桶的时候,动作要快要麻利,中间不可让一滴水漏掉。母亲还经常示范怎样换桶接水,生怕浪费一滴水。由此可见,水在我们水塘村有多么珍贵,母亲对水是多么看重,对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是多么看重!

  因为水的精贵,也就有了借的习惯。谁家要是来了客人或者别的什么紧急事,正赶上还没轮到自家接水,那就得跟有水的邻居家商量,借水以解燃眉之急。借水有从人家家中水缸里借的,也有从水井里借接水的资格顺序,让自家能更快地接上水。借水对水塘村人来说,是件极平常的事,几乎家家都借过水。我依稀记得,我们家借水大都是母亲亲自去借,也大都是母亲自己亲自去还。母亲说,只有自己亲自借亲自还,才不会忘记还人家水,才不会在还水的时候少还人家的水。当时我们对此很不以为然,心想不就是一桶水吗,至于这样斤斤计较?说心里话,就是真的还水的时候少了点,我想邻居家也不至于为这点事计较什么,但母亲对这却是格外的认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习惯。倘若她因为忙,真的不能亲自借,她也是要反复嘱咐,借的时候一定记住借了别人家多少,还的时候宁可多添一点,决不能比借的时候少。我们家因为没有壮劳力,水桶比别人家都要小一些,用我家小的桶借一桶,还水的时候母亲都会以别人家的水桶计量,还人家满满的一大桶。

  水塘村缺水,因而有了借水的风俗。同样是因为缺水而抬高了水的价值,水也成为水塘村人送人的礼物。小时候,我常听大人说某某人家儿子娶媳妇了,某某人家嫁女儿了,送上了“水礼”一份。我是怎么也搞不明白的“水礼”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才从邻居家娘娘哪里知道“水礼”的由来,原来竟是母亲开的头,是她的创举。娘娘说那年,她家娶儿媳妇,我家因为穷,没钱送别的礼物,但母亲偏偏又好强,村里不管谁家有什么事,她不管家里生活有多难,也会想方设法送上一份礼。没钱送礼的母亲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送的,想来想去,决定把家里的两担水作为礼物送给了邻居家。这让邻居家大婶既感动又很为难,感动是因为母亲把家中不多的水当礼物送给了她家,解了她燃眉之急。为难的是这“水礼”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不收吧,母亲执意要送,说是一份心意,大婶也是性情中人,盛情难却。收吧,又于心不忍,家家就那么点水,送人了自家喝水做饭都困难。邻家大婶再三推辞,但终拗不过母亲的诚意。从那以后,水作为礼物送人在老家就渐渐时兴开来,“水礼”也成了深受大家欢迎的礼物。

  全村也有从不缺水的,那就是村里两户孤寡老人。他们无儿无女,大家管他们叫“五保户”,所谓“五保”,即由集体保证他们的“吃、住、穿、医、劳”,既然是“五保”,吃水当然也在保障之列,村里缺水,所以保证这些老人常年能用上水,也不是件容易事,就为这事,村里专门开会做出决定:不管天有多旱,水有多缺,但老人的吃水、用水都要受到绝对保证,并且明确规定,两五保户老人不但可以随时任意插队接水,而且可以随时在任何一个在接水的水桶中取水先用。全村老少对这些规定都衷心维护,愉快服从。在水塘队,唯有这两位老人吃水不愁,终年没有缺水这苦。记得小时候在村里小学读书时,学雷锋做好事是那时的风尚,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也就成为我们这些小学生常做的好事,甚至是大家争着做抢着做。我就常常从自家的水缸里取水送到老人家中,母亲对我的“慷慨”向来是高度认可的,就是家里因此断了水做不成饭也从没有埋怨过。

  虽然水在水塘队是如此紧缺,但也有弃水不用的日子。每年的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那口井里的水一般是没有人接的。山里人生活中讲许多道道,说岁末山神水神要到天上朝拜玉皇大帝,要在天上过年,凡间任何人都不得惊扰。一般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封井,正月初二开井取水,封井和开井都要燃放鞭炮,焚烧纸钱。三十封井是送山神水神上天,叫送神,大年初二是接他们下凡,叫接神。山里人对山神、水神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敬。尽管山神水神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恩赐,但他们仍然年复一年虔诚地跪拜着,祈求能为村里人带来好运。

  唯有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不懈奋斗,才有希望的明天,饱受缺水之苦而求神敬神的乡亲一直没有放弃找水的努力。每年冬天,村里的男劳力都会上山打井找水。水井打得都很深,但不管怎么挖、挖多深,最终都是白费一场力,偶尔有几口井当时出了水,但到了旱季,水眼就枯了,仍是一口废井。缺水的水塘村就这样一年接着一年打井找水,打一口废一口,废一口再接着打,一口一口地从不停息一直找一直打,每年一到冬天,打井找水始终是村里人唯一的最迫切的任务……

  年少时缺水的生活经历给了我太多太深的记忆,也深刻影响着我的成长与生活。当我走出大山告别缺水的生活,水的珍贵早已刻印在心底深处,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弦,难以忘怀。我离开家的日子里,已是花甲之年的母亲一个人留在村子里生活,吃水的艰难成了我最大的担忧牵挂。远隔千重山万重水,我除了牵挂与愧疚,却什么也帮不上忙。于是节水成了我几近疯狂的习惯,容不得自己也容不得别人浪费水,倘若自己一不小心浪费了一点水,心中就会陡生一种罪恶感,难以原谅自己。也容不得身边的人浪费水,只要看到就会控制不住去说去阻止,有时甚至造成不愉快。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我能有能力帮助乡亲们吃水无忧呢?

  我缺水的乡亲就这么一辈一辈地生活在山里,过着他们恬静的田园生活,虽然缺水,但他们却舍不得离开那块并不殷实的土地,他们已习惯了排队接水,习惯互相借水,他们把水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习惯了送水礼……

  少年时怀揣梦想离开家乡,30多年里奔波脚步未曾停歇,童年时排队接水的那段时光驻留心间从未远去,陪伴着我走过岁月冬夏,旅途中常常想起母亲当年借水还水的背影,常常品味着“水贵为礼”的童年乡村生活,心中一直惦记着父老乡亲缺水的艰辛。

  有奋斗,就有收获,一代代贵池人艰辛付出,脱贫攻坚的步伐坚实地奔波在家乡的山山水水,迎来的必将是春色满园,家乡的布谷鸟儿唱响了春天的乐章,漫山开遍映山红把那片山那片水装扮得更加春光无限,幸福与自豪再一次荡漾在乡亲们脸上,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春天,春天里我把那段水贵为礼的记忆化作永恒,永远珍藏在了心底……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