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引领乡村振兴步伐——县域科技支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宏伟 字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更好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议县域构建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科技供给新体系,协调推进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意义

  农业科技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都起着支撑引领的重要作用。

  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一条主线。产品结构调整优化需要科技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看。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科学扶贫”理念,这不仅表现在产业扶贫要科学规划,更重要的是遵循“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的基本规律。

  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农田永续利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需要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其使用效率,实现化肥农药投入零增长,节约高效用水等都需要科技支撑、综合施策。

  从农业发展的前沿趋势看。农业科技化是趋势,这里的科技化指农业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无人机、质量可追溯体系、水肥药一体化自动控制等技术已经大量使用。

  从农村人才振兴来看。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一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一线农村干部、一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一批包括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技术能手乡村工匠等的专业技术人才。

  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讲,对科技支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动力不足,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不够清晰,科技支撑的支持政策不强、引导不够。

  从技术推广队伍层面来看。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对基层技术推广队伍重视不够。缺乏人才引进、使用、奖惩、激励硬机制。二是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动力不足。研究经费支持欠缺,导致队伍自身缺乏动力。三是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对外交流和走出去学习的机会。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层面来看。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认识不足,发展理念不清晰。农业经营主体对自身认识不足,无法对真正所需的适用性农业科学技术做出正确选择。二是获取农业科技的路径不畅。农业科研还是以实用型的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基本集中在少数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手中。三是当前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有的空有理想但不具备必要的行业知识和资质。

  构建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四梁八柱

  明确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思路。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五个振兴”科学指引,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

  明确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原则。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二要坚持市场引领、目标引领。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科技供给新体系。三要坚持分类施策。提供适用于不同主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明确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引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制度政策。

  明确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任务。一是要集成应用一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模式。二是要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区村(镇)。三是要依靠技术支撑,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电商化营销。四是要做好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工作推进小组,制定行动方案,总结宣传典型案例。优先向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特色产业扶贫实用技术倾斜,引导各类资源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重点领域集聚。

  实施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行动计划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围绕绿色、提质、增效三个目标,正确处理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两个关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科技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八大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实施产业提升行动。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要清醒认识产业竞争已经进入6.0时代,是第六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竞争。产业提升要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实施技术集成行动。每个主导产业都要以绿色、优质、高效为目标,形成系列化生产标准体系。如重点建设优质农作物(小麦、花生、专用型玉米)——秸秆、红薯秧、花生秧(高蛋白质)青贮饲料——优质肉羊、肉牛饲养——食用菌生产——鲜食特色农产品生态循环生产链条技术集成体系。

  实施引智汇智行动。强化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重要产业,每个产业都要引进专家型、实战型领军人才,支持他们带领自己的技术团队建立院士工作站、教授(研究员)工作站等科技工作站、科技示范基地,解决全产业链的技术难题,发挥科技人才关键作用。

  实施示范普及行动。典型示范是科技推广的有效途径。贯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理念,选择发展基础好、优势明显的特色乡镇,建设科技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示范乡镇(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与优秀典型结对发展、优秀专家签约服务等方式,培养一批本土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典型标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品牌促进行动。坚持品质与效益相结合,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坚持特色与标准相结合,引导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标准确保品牌的稳定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施电商发展行动。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重要渠道。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带动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加强农业品牌营销,支持品牌主体借助大数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现代传播途径,拓宽企业营销渠道。

  实施智慧农业行动。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的精确化管理和全程自动化控制。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的应用。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实施干部教育人才培育行动。一要开展对“三农”干部队伍的教育。重点在县乡两级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二要开展对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对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成员、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农村一线干部,聚焦产业精准扶贫,开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培训。三要对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轮训。重点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发挥高素质农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集体发展、企业主体、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集聚、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中原农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