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习水 合作社优化动物防疫服务供给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合作社好!”“什么时候该打针了,合作社替我们想着,到点就来了。”贵州省习水县关坪村养殖户们谈起习水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赞许的心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社组织和提供动物防疫服务,是面对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严重弱化的现实选择,也是优化动物防疫服务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

  成立合作社承接动物防疫服务

  习水县购买合作社动物防疫服务的直接原因是乡镇兽医队伍力量薄弱,难以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乡镇兽医机构力量薄弱。2010年,贵州省在推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过程中,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加挂乡镇农机推广站牌子,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虽然当时给乡镇站增加了编制,但由于大部分人员被乡镇政府抽调从事其他工作,在编不在岗,导致每个乡镇站只有4~5人从事动物防疫、检疫以及包括畜禽良种推广等工作在内的全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动物防疫服务对象多且分散。201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8.3亿元,畜牧业总产值3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122.8、20.7、47、476.5万头(只)。全县78万人口中69万为农业人口,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户仅500家。畜禽饲养规模化程度低,防疫服务任务重、压力大。

  在此背景下,2011年,习水县决定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解决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问题。2012年,习水三益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习水合作社)成立,承接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

  吸纳村级防疫员提供动物防疫服务。习水合作社成立时吸纳了全部284名村级防疫员作为社员,经过自然减员,目前有社员235人,覆盖全县220个行政村630多个自然村,提供散养户强制免疫、动物检疫协检、动物疫情排查和监测采样等服务。

  县兽医部门购买服务并考核。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16万元购买动物防疫服务。2012年起,习水合作社作为单一来源采购。2018年以来,县财政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经费增加至317.2万元。习水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初与习水合作社签订合同,约定购买服务内容,负责动物防疫工作动员部署,对合作社进行指导、提供防疫物资、培训社员;每年6月、12月,联合乡镇政府对合作社履行合同情况进行验收,每次验收合格后拨付一半经费。

  合作社核查社员工作并支付报酬。合作社与社员签订合同,制订了详细的核查办法,根据核查情况计发报酬。目前,社员提供动物防疫服务每月全额报酬500元,每年由合作社统一为每位社员上缴养老保险2000元,全部从县财政购买服务经费中支出。社员主要收入则来自饲料、兽药销售,年均可达10万元。社员销售的饲料、兽药一半以上来自合作社统一采购,合作社加价分销作为管理和发展经费。

  购买合作社服务优势凸显

  首先是便于组织。购买合作社服务前,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26个乡镇机构组织近300名村防疫员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环节多、主体多。购买合作社服务后,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减少了管理和执行主体。

  其次有助于提高效率。购买合作社服务前,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对乡镇、乡镇对村防疫员工作进行指导、督查、核实,而且奖惩手段有限、效果不明显。购买合作社服务后,合作社通过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随机抽查50%以上服务对象,对社员(村级防疫员)工作进行考核,县乡核查任务大幅减少。

  第三是切实减轻了负担。购买合作社服务前,村防疫员补助由县农业农村部门下达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再支付。一些村防疫员认为自己是体制内职工,因养老、医疗等问题时常上访。购买合作社服务后,村防疫员全部成为社员,避免了类似问题。

  由于村级防疫员补助标准过低,县乡兽医机构和队伍弱化等原因,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防疫服务的不同组织模式。2015年,贵州省农委在全省推广购买社会化动物防疫服务,并支持习水、息烽等4个县开展试点。不同于习水县,息烽县向专门的技术服务公司购买服务。2014年,息烽县成立贵州牧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农技人员和44名具有配种等技术的村防疫员作为公司员工,剩余30多名只能从事疫苗注射等工作的村级防疫员,通过每年签订合同、支付报酬方式,提供覆盖全县160多个村的动物防疫服务。财政拨付的动物防疫服务报酬只是公司收入的一小部分,该公司大部分收入为县乡农业部门招标的投标企业做代理,其次是饲料兽药销售(与负责经营的动物防疫技术员工的分成)。

  公司、合作社等不同模式只是在组织和管理方式上的不同,最终都要依靠村级防疫员落实动物防疫服务。在小规模散养占一定比例的情况下,村级防疫员制度是落实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和关键一环。公司经营效率更高、技术集成和研发力量更强。贵州牧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开发了“防控管家”信息化平台,对疫苗领取发放、免疫注射、免疫档案管理、免疫副反应处置、疫情排查统计、动物检疫协检等服务项目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但合作社提供动物防疫服务存在的短板,公司一样存在。比较而言,合作社更有利于保障村级防疫员的权益。

  实地走访的社员、养殖户都表示,成立合作社后动物防疫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习水县关坪村平坝组的刘金花养了十几年猪,现在家里存栏60多头母猪,说起成立合作社前后动物防疫服务的不同,她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卖猪要检疫,打了无数电话,从早上打到下午,都招待屠宰户吃了两顿饭了,防疫员也不见来。”同村的胡明海也养了近10年猪,他说:“以前有的村防疫员弄虚作假,没打针说打了。还经常喝得醉醺醺的。现在到该打针的时候,他自己就来了。”

  合作社理事长赵付华先后联系了几名社员,都在养殖户家中进行免疫,通过社员微信群交流了现场工作的照片。相邻乡镇分社社长罗现林特地赶来交流,赵付华掰着手指头帮他计算收入:防疫服务一年6000元报酬,分社长一年6000元工资,每年推广生猪保险有1万多元收入,经营一家饲料兽药门店,销售收入在10万元以上。问到对合作社的看法,少言寡语的罗现林说:“合作社好!”对于未来的打算,他说:“继续干。”

  推广合作社服务尚需更多支持

  虽然通过合作社组织提供动物防疫服务的方式优化了管理方式、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包袱,但推广动物防疫合作社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在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基层队伍等方面下功夫。

  政府投入要有保障。动物防疫合作社受委托组织社员承担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职责,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推广动物防疫合作社,需要充足的政府投入保障。

  激励机制需要完善。目前,从事动物防疫、检疫服务没有收入,市场化服务主体难以自行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社员们从事动物防疫服务的报酬远低于饲料兽药销售收入,也低于畜禽养殖、外出务工收入。需要通过合作社组织开展与动物防疫服务相关的多种经营,创新和完善利益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员收入水平和从事动物防疫服务的积极性。

  基层队伍需要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在推行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同时,也需要强化基层机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组织落实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县乡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村级防疫员群体相对固定,动物防疫合作社数量少,难以形成有效竞争,需要县乡动物防疫机构托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