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山西天镇县逯家湾镇瓦窑口村,在荒山坡杏树林下建起的生态扶贫养殖车间里,5000只刚到的小鸡或摸爬滚打,或树荫下乘凉,享受着这里舒适的环境。这一切,认养它们的主人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经过半年多的艰辛准备,瓦窑口村“人社生态养殖扶贫车间”终于营业了。
瓦窑口村位于天镇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边山峪口,全年气候干旱少雨,土壤为沙性土壤。大山脚下的断壁残垣见证着曾经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边关的荒凉贫穷也一直困扰着这里的百姓。
脱贫攻坚战以来,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荒山坡上先是种上了杏树,慢慢地变成了一片杏林。尤其是2019年9月,第一书记王永生来到瓦窑口村以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德鸡落户瓦窑口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初来乍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天镇县、逯家湾镇等多方大力支持下,王永生带领瓦窑口村党支部,着力打造起一个有干劲、有智慧、有温度的村集体战斗堡垒,成为瓦窑口村沿着正确方向全速前进的永不熄火的引擎,推动这里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
全身心蹲在瓦窑口,王永生通过深挖土长城农特产历史文化,以当地一种利润丰厚、养殖潜力大的散养土鸡为突破口,注册“长城·明德鸡”商标,并通过生态养殖扶贫车间从天镇走向全国,被更多人认养,走出一条农业认养生态养殖扶贫的脱贫新路。
“长城·明德鸡”的认养扶贫合作方式为:年初签订认养协议,明确认养数量和认购时间,年底(或农历八月十五后)按照净重3.5斤/只,以130元左右的价格认购;饲料均为村民种植的无公害玉米、豆粕、小米糠皮、杏果、青菜等纯粮农作物,拒绝复合饲料喂养;从认养人选择认养鸡种到成熟期的整个养殖过程实时监控,让认养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认养鸡苗的生长细节;年底冷冻真空包装运输到认养单位。
党建绘就美好蓝图
“宁愿出门碰壁,也不愿在家面壁。”这是王永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王永生积极奔走于各部门、企业、工地之间,拉赞助、考察项目、监督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大山脚下的荒坡地上,一座朝气蓬勃的人社生态养殖扶贫车间拔地而起。办公室4间、饲料车间1间、屠宰车间1间、冷库房1间、经营面积200余平方米。“感谢王书记对我们的倾情帮扶,人家一个国家干部,抛家舍业为我们服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村支部书记苏永军激动地说道。
手里没有米,唤鸡都不理。“这个米就是村集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明确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扶贫中,要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有丧失的危险。”王永生说。
人社生态养殖扶贫车间归瓦窑口村集体所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天镇县人民政府、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瓦窑口村共同兴建。为规范项目运营管理,今年3月12日,村注册成立大同市吉坡山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以其为主体对外开展经营。
支部有了活力,产业有了方向,王永生又以“党建+”为核心,通过实施“党建+公司+品牌+农户+市场”发展模式,逐渐探索了“党建+制度”“党建+互联网”“党建+产业”“党建+村史”“党建+服务”的“五位一体”模式,不断完善党建一张大网全覆盖、全域引领大蓝图、党群同心大合力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带动广大村民共同致富。
农特产直连消费者
一片杏树林,五千明德鸡,数个摄像头,一个直播间,将贫困山区的农特产品与大城市的消费者连接到一起。在这里,有瓦窑口村第一书记王永生倾情直播,认养人可以实时观看土鸡生长过程,消费者可以重拾儿时的乡愁。工作“破局”必先始于理念“破冰”,这一农业认养方式的创新,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订单式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给贫困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还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强大合力,投工、投地、投物、投钱,共建、共治、共享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态养殖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建起来,还得管理好。为了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平台,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研究决定,向公司派驻由3名党员组成的党小组。党小组负责监督经营账目,协助管理方做好日常工作。每月与管理人一起向村党支部汇报经营情况,并将本月账目在村委会公示栏公示,主动接受村民监督,齐心协力把扶贫车间建成党群共治、村民共享的小康车间、幸福车间。
同时,为降低看护成本,在杏树林的每个鸡舍里,还配备3只大白鹅,它们像警卫一样排成一队沿着围栏不停地巡逻,防止黄鼠狼对鸡群的危害。
截至目前,进场的第一批5000只小鸡已被认养2200只,分别为企业单位食堂、工会组织集中采购;实名农户网上平台、中国农业银行网店等进行市场化认养,还利用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带动游客消费。
据了解,生态养殖扶贫车间眼下又积极探索发展“长城·守边羊”,通过这座幸福车间,老百姓的小康生活也会更加多姿有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