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绿色与黑色水稻组成的各具特色的图案引来游人目光。“这是我们和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共同研发的,两种颜色可以组合成唐风晋韵、晋献嘉禾等图案,从空中就可以看到。”花塔村第一书记任艺说。花塔村是晋祠大米的主产区之一,他们利用清产核资的结果,盘活村南闲置的330亩土地,从一粒米做起,建成了集吃、游、玩一体的公园,如今1斤大米能卖到30元,2019年仅大米产业就增收370.6万元,每股分红600元。
像花塔村通过改革成果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分红的村全国还有很多。据统计,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已组织开展了五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已有43.8万个村完成改革,共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绘就了新时代农村改革的壮美画卷。
自加压力、规范推进,改革成效凸显
山西是唯一一个第五批整省试点地区。山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鞠振介绍,他们已明确到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这和中央要求第四批试点完成的时间是相同的。改革为什么能全面提速提质?鞠振说,这是因为全省已有8个整市被列为中央试点,他们还自加压力,把剩余3个市也纳入了省级整市推进范围。“我们把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委书记楼阳生部署推动,王成副省长每月调度推进落实情况;还向县级派出专业干部20余名指导改革工作。”
与山西省同样进展快速的还有黑龙江省。2018年底黑龙江省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2019年底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最近又审议通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条例》。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乔延春的交流发言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仅连续三年召开全省改革现场推进会议,还开展三级试点,方正县探索的“先行先试、流程操作、压茬进行、梯次跟进”模式在全国推广,这些举措都有效保证了改革推进的节奏和质量,杜绝了“翻烧饼”现象。
此外,还有福建省推动各级党委书记挂帅,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改革”的工作格局,清产核资工作也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陕西省806个乡镇农经站恢复挂牌,配备专人1800余人,组建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百人指导团。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97%的村完成了改革任务。
目前,全国有74.5%的村完成改革,70.1%的村领到了登记证书。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总结各地改革经验时强调,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关键就是在于党委的全面领导和主体责任的压实。“现在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身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地方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乡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抓好县级工作任务落实。”韩俊要求。
遇到争议不回避,不留改革“夹生饭”
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一直都是改革的重点环节也是难点任务。
太原市晋源区在清产核资中,村级资源性资产底数不清,边界不明问题就比较突出。区委书记李永强介绍,晋源是太原市六城区之一,村庄靠近城区,一些资产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改革时村干部有顾虑,群众有疑虑,于是他们就探索由农业、国土、林业部门共同认定,厘清有争议土地,同时还聘请会计事务所协助清产核资,吸纳熟悉村情历史的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工作组,确保应追尽追,最终实现了家底清、群众明、无纠纷。“像晋源街办南街村通过核实门面房资产,盘盈账外资产7900余万元。”
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村,因为毗邻省城中心,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农嫁女的成员身份认定。村党支部书记何建平介绍,他们村最大争论点在于入赘婿及其子女的成员身份确认。“很多人认为女儿是本村的原始住户,但是女婿是外村的,不愿给股份。我们开了多次会才说服大家。最后的方案是,女儿给全股,女婿、外孙有地给全股,没有地给半股。”记者发现该村针对52户“女儿户”共细分了4种情况,基本都遵循了何建平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