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具体提出了2020年“三农”方面10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要“稳”字当头,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努力提高产能。针对“稳粮保供”,国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基层农村稳粮丰产的条件如何?生产一线的农民有什么需求?带着这个疑问,我尝试着在2020年春节返乡期间探寻答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并没有在老家开展大范围的走访调查,而是通过和农民代表座谈、田间实地调查、电话微信访谈、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并结合本职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建议。因调研范围有限,报告中的问题仅代表所调查区域。
现状
我的家乡位于鲁西丘陵地区,北靠着凤凰山、南邻东平湖,是一个世代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小村庄。仍记得儿时村里的农民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父亲便是其中典型一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养殖捕鱼和农业生产。春节回家过年,发现村里确实变了大模样,二层小楼鳞次栉比,返乡的小轿车也把乡间小道堵得水泄不通,村民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笑容,无不彰显出在国家的利好政策下,农民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美。
在随后几天的调研中,发现农业生产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三个,分别表现在人、水、地三方面。
一是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通过座谈了解到,大家明确表示农业投入品成本上涨,粮食种植的收入显著下降,种地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则是“亏本买卖”,远不如外出打工产生的效益。特别是近年来干旱等气象灾害多发,更是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另外,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大多以年龄过大、无法外出打工的老年人为主,并且在一些人眼里,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种地产业也变得“不甚光彩”,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笑谈自己的身份不是农民,而是农民工。
二是灌溉设施损毁严重。还记得小时候,得益于完善的灌溉系统,村庄的地块都是旱涝保收田。之前的灌水作业主要是由村“两委”组织,利用三级扬水站抽取东平湖湖水,然后发动群众以村小组为单位进行轮灌,灌溉所产生的费用由村委承担少部分后,大部分根据农户灌水时间和面积分摊。但随着种植经济效益的持续走低,农户不再想承担灌溉费用,引水灌溉之事也不了了之。况且缺乏资金支持,渠系长期得不到修缮,几乎全部丧失了输水功能,即使农户想灌水也已成为奢求。
三是农田粮食产能不断下滑。没有了灌溉条件,村里的水浇地改为了旱地,良田退化成了望天田,也就谈不上良产。如今村里土地的产能,尤其是小麦产能正逐渐弱化,农户更倾向于种植便于管理、可以“靠天吃饭”的农作物,如玉米、谷子等,让本是一年收两季的耕作制度变成了一年一季;另外,家乡的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不一,且支离分散,难以规模化流转进行统一种植,所以大面积的土地逐渐被闲置,有的甚至变成了荒地,导致了良田不能良产的尴尬局面。
建议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农户作为农事操作者,虽然对农业生产起着主导作用,但田块产能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上文中三个主要生产问题,就会发现灌溉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种植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加大灌溉、渠道维护等费时费工的投入,农田灌溉设施条件逐渐恶化,导致作物因缺少灌溉而影响单产,种植模式或制度逐渐改变,甚至出现耕地被迫撂荒,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说灌溉在改变现有的生产窘境、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能方面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即要达到“良田良产”所具备的良好灌溉条件,才能做到“旱涝保收”。
调研中发现农户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土地因灌溉不畅等原因而被荒置,他们也很心疼。老家的农业生产现状也许仅是个别现象,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增强防患意识。放眼整个华北平原,其实也同样面临着稳定粮食产能和灌溉能力下降现象。据有关资料测算,自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始机井灌溉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储存量已累计亏损1800亿立方米。笔者结合业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稳定粮食供给作出贡献。
充分认识灌溉的重要性。灌溉是稳定粮食产能的有力保障。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农业更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多年持续递增,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十六连丰”,不仅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也得益于农田生产条件大面积的改善,其中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对提高耕地单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仅6.7亿亩,2018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至10.2亿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52%的同时,粮食总产增加了115%,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201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2年建设10亿亩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各地应以此为契机,同步推进农业灌溉设施建设。一是建好灌溉设施。多方发动、整合资源,根据《意见》有关要求,高标准开展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强化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二是管好灌溉设施。明确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快建立权责明确的灌溉设施管理维护机制体制,鼓励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使灌溉设施发挥长久效益;三是用好灌溉设施。积极推动土地规划整治、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灌溉计量设施和简化灌溉设施使用程序,提高灌溉设施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在强化节水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集成不同区域主要作物全程节水生产技术模式,加大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把过高的水资源消耗降下来,把利用效率提上去。一是推进工程节水。完善输水渠系建设,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管灌、微喷灌和测墒灌溉等高效灌溉技术,提高输水、用水效率;二是推进农艺节水。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建设新型软体集雨窖池等设施,配套推广集雨节灌、覆盖保墒、深松蓄水、灌溉施肥等技术;三是推进结构节水。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水定地、以水定种、以水定产,有计划有步骤建立适水种植结构及制度。
协调生产生态用水。农谚道“保水就是保谷仓,积水就是积米粮”,水是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产量和品质的基本要素,“保水”的本质就是在“保粮”。不论是对水资源实行“掠夺性”开采来实现粮食高产,还是弃种、盲目改变耕作制度降低粮食产能保护水资源的做法都不可取。在“稳粮保供”背景下,“保水”应做到两个层面工作,服务粮食稳产丰产。一是保住“生态水”,即减少对水资源,特别是对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杜绝水污染现象,维持区域生态系统中的水平衡,支撑农业可持续生产;二是保住“生产水”,通过高效的农田灌排体系和配套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让更多农田中有可用于生产的“水”,不断提高粮食产能,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