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黎瑶 字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此背景下,粮食产业作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基石,应该抓住转型升级、提质上档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迈向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三大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但我国还存在对国际粮源的掌控能力较弱,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话语权不强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短板,与一些国家的国际大粮商通过全球布局,掌控全产业链,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特别是国际贸易摩擦导致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立足国情粮情,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尤为重要。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粮食产业连接城市和乡村,覆盖一二三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山东省将粮食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黑龙江五常市致力于优化五常大米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通过优粮优价带动稻农增收。实践表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粮食产业有机衔接,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与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相匹配的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质量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自己饭碗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关注营养健康,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更加关注便捷精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进入消费升级加速期。在此背景下,亟需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做优打响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着力增加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粮食产品的消费需求。

  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瓶颈

  市场体系运行效率不高。我国现有粮食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多为初级交易市场,分布密度和发展水平低,缺乏一批规模大、信息全、辐射面广的综合性粮食批发市场,信息聚集和价格发现功能不强。此外,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卖粮难”,国家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曾一度主导了我国粮食市场的走势,相关粮食品种期货交易不活跃。目前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最低收购价政策还在逐步调整之中,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

  产业竞争力不强。从生产看,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土地成本和劳动力价格上升较快,到2013年,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全面高于进口完税价格,过去我国相对于农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发生了逆转。从加工经营看,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多而不强,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不足,精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加工企业品牌小、杂、乱,存在无序竞争。粮食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走出去”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开展全产业链经营少,多数处在产业链的种植或初加工等环节,盈利能力不强。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市场主渠道,由于改革不到位,加之一些企业形成了政策性收储依赖,习惯于“买原粮、卖原粮”,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品种结构看,稻谷、小麦专用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从地区结构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分布相对集中,粮食生产、库存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销区产需缺口扩大,区域产需不平衡加剧,跨区域粮食流通压力较大。从业态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结合不紧密、协同性不强,有效衔接机制尚未建立;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较少,主食产业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着力推动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种植,加快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粮食生产结构;充分发挥流通反馈激励作用,深入推进粮食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增加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整合提升各类市场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市场体系。优化粮食批发市场规模和布局,提升粮食交易中心和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的粮食集散功能,实现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加快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建设,发展“互联网+粮食”,鼓励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动粮食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大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力度,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引导粮食市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实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信息互联互通。加强重要节点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粮食物流网络,提高粮食仓储、物流和应急供应能力。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企业。积极建设产能集聚、关联度高的粮食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打造全产业链;加大粮食精深加工转化力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加大粮食产业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力度,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粮食产业各环节、各领域核心领军企业,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作者单位:全国市长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