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流物流短时性暂停,看着800亩蔬菜大棚里日渐成熟的西红柿、小白菜、圆白菜无人采摘,天津市宝坻区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秀霞心急如焚。从天津到河北再到海南,疫情给“菜篮子”供应带来怎样的考验?如何应对才能稳产
保供?
为了消除产销梗阻,保障“菜篮子”农产品供应,中央及时作出“保供给”的指示,农业农村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要求各地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出台补助政策,积极帮助规模经营主体克服用工难用工贵以及其他运销难题。
挎牢“菜篮子”,关键是畅通产运销。
从“无计可施”到“支援抗疫”
疫情期间,张秀霞经历了一个非常难熬的春节。
往年的春节,800亩反季节蔬菜大棚会迎来熙熙攘攘、采摘游玩的客人。“照过去,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就有一两百的客人来采摘,今年黄汤了,一个也没有。”采摘农产品的价格比批发价几乎高一倍,这意味着好几十万元收入要打水漂。
采摘经济无望,看着地里新鲜可人的蔬菜,张秀霞无计可施,从心底愁到了嗓子眼。“关键不能看着菜烂在地里。得抓紧找农民来采收。”但此时,雇工成了问题。
“疫情严重,正月前半拉月周边村庄都严把出入,实在雇不到人。后来,国家出政策保障春耕生产,才没有误了农时。”拿到天津宝坻区出的复工证明后,“雇工难”终于有所缓解。“现在每天有十多人在棚里干活,往年得有四五十人。出于安全考虑,农民也不是很乐意来。”尽管政策允许复工,但劳力仍不足,张秀霞只能尽量多出工钱,多发口罩。
解了“雇工难”,还有“农资难”“运输难”“销售难”。疫情带来的影响一个连着一个。
“微信订货,直送社区。我把各式蔬菜搭配起来装箱,一箱15斤,够一个家庭一周用的。”春节初期,跨市跨区的车辆运输受限,于是她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发起本地在线销售,到目前张秀霞以每箱100元的价格卖出了2000余箱,但仍不足以消化棚里的出菜量。
“前两天宝坻区政府帮我们的车办了通行证,还协调了天津市批发市场来地头拉菜,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100个棚的圆白菜终于有救了。“跟前段时间比,现在比较平稳了,近一个月可能销售100吨左右。”在政府的帮助下,民盛合作社每天能出菜2万斤,圆白菜的地头价是2.2元,与往年持平。往年同期的出菜量是每天5~6万斤,总销量能达到200吨。
“农业真是不经磕碰,太弱势。”疫情的影响不仅是当下的,还是长期的。老客户流失的风险、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减产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持续影响今年的生产与收入。“设施农业应该向少用人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此次疫情让张秀霞坚定了发展方向。
“我们发展起来受到国家各种支持,只要缓过劲,在这个时候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疫。”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十佳农民,她以坚定的信心迎难而上。疫情期间,张秀霞响应号召,通过给大棚加温,紧急种植40亩短平快的绿叶菜,力保供给,并且向医院、养老院、困难群众等,先后捐助了价值十多万元的新鲜蔬菜。
“防疫战”“扶贫战”两战一起攻
河北青县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重要蔬菜供给产地。2018年青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年产蔬菜达230多万吨,产值近50亿元,蔬菜产业是青县农民“钱袋子”的重要构成,也是产业扶贫的主要载体。为了在疫情中保障供应、保持增收,他们探索出许多应对之策。
2月,青县曹寺乡齐营村的3000余亩温室大棚到了移苗、定植、吊秧的关键期,如何解决“雇工难”,村里拿出了应对办法。
首先,村民提前向村委会提交用人申请以及所需工人基本情况;然后,村委会再书面与工人所属村委会进行对接,并请对方发放通行证;工人到岗后,村委会拍照向对方进行反馈。工作期间,入棚工人必须测体温,戴口罩,并保持距离。通过这种方法,齐营村已与本乡的前吕、前牛、后牛等多个村庄建立良性合作,足以保证生产需要。
在不远处的达子营村,村民李树芹的大棚中又是另一番温暖。得知她家忙不过来,村里的邻居都来帮她干活了。农忙时互帮互助的劳作传统发扬光大。
在青县胡白庄村,外地采购车辆集中停靠解决了销售难题。胡白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宏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国亮介绍,2月初在乡镇带领下当地多个村联合防控,设置了外来车辆停靠的集中区域,仅设一个出入口,“每天有十四五台车驶入指定区域,进行消毒,一天拉走5万公斤蔬菜。”
在胡白庄村,“防疫战”“扶贫战”两手一起抓,两战一起攻。疫情来临,46岁的贫困户李会芬在棚里仍干得起劲。“多亏扶贫好政策,我家去年建起两个蔬菜大棚,这才脱了贫,日子越来越好。”
宏青合作社有800亩蔬菜大棚,带动了清州镇、马厂镇两个镇597名贫困村民增收,同时为有意种植大棚菜的贫困户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在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没有什么困难,就是菜价有点低。”张国亮说,目前一斤茴香的收购价是1.2元,往年应该是2.2元左右,其他绿叶菜也都大多比往年降价1元左右。
尽管疫情来势汹汹,但青县农民稳产增收的劳动热情高涨,大家拿出了信心、决心和智慧,团结一心打赢“防疫战”“扶贫战”。
南菜北运助力稳产保供
往年的正月是海南冬季瓜菜运往全国各地的繁忙时节,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收购商大幅减少。在三亚,种植户李国孩的310亩地里,不少西瓜熟过了头开裂腐烂,他说:“这些西瓜大年初二就可以上市了,现在半个月快过去了,根本就没有人来收购。”据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曲环介绍,三亚全市数十万亩瓜果菜面临滞销的风险。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底,海南冬季瓜菜种植258万亩,已收获200万亩,出岛近100万吨。预计到今年5月底,可出岛量近400万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黄正恩表示,受疫情影响,当前主要是三亚、乐东和东方3个市县50万亩的芒果和全省10万亩菠萝存在滞销风险。
“受疫情影响,社会总体购买力减弱,加上北方储备菜的补充和防疫期间运输车辆限行等影响,海南瓜菜便出现部分的‘卖难’现象。”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童伟分析道,大小饭店未复业使需求减少,经销商减少南下采购也是出于对疫情风险和市场供求的综合考量。
“卖难”出现后,海南省及时召开“抗疫情、保畅销、保生产、保增收”工作视频会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迅速出台应急奖励补贴政策,并派出指导组赴市县生产一线帮助恢复生产,协调市县“点对点”对接省外农批市场,同时积极对接阿里、京东等线上平台,促进产销衔接。
据童伟介绍,为了保障首都人民的“菜篮子”供应、缓解“卖难”,新发地一边扩大销售渠道加大社区直通车力度,一边免收一个月的入场费,每天补贴50万元为经销商降低成本,组织经销商加大对海南瓜菜的采购力度。
接到新发地订单,海南鸿骏农产品国际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物流协会会长王鸿骏,近一个月都忙于采购,他的公司服务农商供应链企业20多年,不断把海南瓜菜运往全国各地。“开通绿色通道后,货车直达北京,非常通畅。”除了发往北京、内蒙古等地批发市场,王鸿骏每天还运送80~100吨瓜菜支援湖北。据报道,海南多个市县已支援湖北1000多吨瓜菜。
疫情当前,党员干部也纷纷变身带货达人,推介滞销农产品。海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芳在淘宝直播推介起佛手瓜和香水菠萝,吸引网友纷纷下单。
随着各项产销政策落地,“菜篮子”不仅逐步实现稳产保供,还发挥出稳价稳增收的作用。面对这场来自疫情的大考,每条战线,每个人,都在奋勇书写自己的答案。保障“菜篮子”,是我们共克时艰、砥砺前行的重要一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