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凝聚力 乡村治理有路径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剑 字号:【

  安徽省南陵县澄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引导群众参与村集体管理、监督、发展、建设等全过程,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形成了生动活泼的乡村治理新局面。澄桥村的治理经验就是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导、以村民自治为主力、以移风易俗为主线,构建党群携手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澄桥村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东北部,村域面积8.24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小组,农户937户,人口3109人。澄桥村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经验、新方法过程中,通过组织构建党员队伍工作网格,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着力引导群众自发整治、自筹资金、自建家园、自管设施,建成有力的队伍、凝聚大家的力量、形成自觉的氛围。

  坚持党建领航

  建设“有力治”的队伍

  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能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明确组织人选、集体资产管理、重大项目、村规民约等10类重要事权,由党组织主持制定方案、审议通过、监督实施,确保乡村治理在党组织领导下全面推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乡村治理中全面强化。

  全面构建党员队伍工作网格。坚持“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原则,构建以党总支负责统筹、谋划、指挥建设和治理全局;党小组负责团结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组建议事领导组、应急分队;议事领导组、应急分队负责宣传政策、动员群众、协调问题、化解矛盾的三级网格,并分层制定事权清单管理,层层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切实把党对农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有效解决了落不细、抓不实的问题。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小组为基础单元,凸显党员职责和身份,鼓励党员发挥能力特长,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伍帮荣是一名在外务工的退伍军人,在参与村庄的治理过程中,敢于亮身份、践承诺,吃苦在前,对身边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伍万友、欧代友两位老党员在建设文化娱乐场中主动出让自家的宅基地、毛竹园2亩余地,做到了关键时刻显担当。

  突出村民主体

  凝聚“大家治”的力量

  激发村民主人翁的意识。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落实到乡村治理全过程,建立村民小组会议、村民议事碰头会等机制,从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将村里要干的事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广泛宣传讨论酝酿,就上级计划实施的重要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对上级决定实施的重要事项争取群众支持,村民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激励村民当家人的担当。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推进杨涝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引导群众自发整治、自筹资金、自建家园、自管设施,村民小组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资金6万余元,自发参与修建错车停车位、村民广场等,无偿让出宅基地拓宽道路,主动捐献风景树、彩石、怪石、雕塑等装点村容,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目前,杨涝组已初步建成花园式村庄,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树牢村民自家事的认识。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到议事决策、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等具体事务全过程,在资金使用方面,全体村民均可以全程介入,做到人人是监理,个个是主人,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村里设施管护中,村民坚持自己的设施自己管,在集思广益下,“绿化修剪员”“凉亭管护员”“广场安全员”等逐一设置和认领,无偿维护基础设施。

  涵养文明乡风

  形成“自觉治”的常态

  建设一支移风易俗的队伍。组建了以村“两委”负责人为带头人,“土专家”、新乡贤、民间艺人等有文化、懂技术、有一定专长和热心爱心的个人为参与者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地方戏、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文化服务形式,把移风易俗的新风气带进家家户户,培养村民科学文明的良好习惯。

  推出一批积极向上的活动。党员、群众代表带头,组织成立广场舞、太极拳等活动队伍,鼓励引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文化活动,杜绝赌博,引领社会新风尚。探索创新载体,构建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下棋、普通话朗读等文艺比赛;利用村文明实践站作用,开展科普、法律讲座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向纵深推进。

  形成一批倡导文明的乡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梳理好家风、好家训、好故事,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新澄桥”村规民约。开展孝老爱亲、“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家庭等评先活动,用村民身边的优秀典型,激励引导群众自觉提升道德涵养,形成了澄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