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 农业如何加快融入长三角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功学 字号:【

  安徽阜阳是皖北农业大市,面对长三角经济圈的融入和高铁新时代的到来,农业如何尽快适应一体化发展,彰显自己的优势,笔者进行了调研,并以太和农业为例展开了分析与思考。

  太和农业在长三角区域的表现

  太和县175万亩耕地,绿色食品基地认定面积达100万亩,基地为长三角区域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优质农产品,是长三角区域的大菜园、大果盘、大粮仓。太和农业融入长三角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优质农产品,最大的依托就是“江浙沪皖”大型商超和高消费群体。

  就目前而言,太和农业在长三角经济圈中表现出色的主要集中在面粉、淀粉、果蔬、特色种养产品上,其中太和优质专用小麦粉,2018年仅“三泰”“美好”“金皖泰”三家面粉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销量就达4000多吨;保健茶、材料面、调味品、药食两用品等,在长三角区域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以上,其中有1.1亿元在长三角区域;六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强筋麦”“有机菜”“绿色薯”主要销往长三角市场,其中,蔬菜“上海青”与南京、上海两地常年开展订单生产,年销售1800多吨,日供货万斤以上。

  融入长三角的因素分析

  太和地处皖北,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必须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才能谈合作共赢,才能增强自信心。就现实情况而言,农业“需求侧”的主动权在“江浙沪”,而农业“供给侧”才是融入长三角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优势分析

  人口资源优势。太和农村人口150多万人,其中40多万人的“农商大军”造就了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发制品、工业筛网四大主导产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雇工工资不高,日均55元左右。

  民间资本优势。太和民间资本殷实,20多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项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5亿元,全省县域第一,存款余额528.8亿元,位居全省第五。

  科技研发优势。太和2018年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团队40多个,共享诺贝尔奖得主专家3人、两院院士3人;硒瑞恩“诺奖工作站”、安徽省农科院皖北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太和试验站和院士工作站落户太和,省内外多所大学在太和建立研发基地;县政府建设了5000亩的“双创园”;域内经营主体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2个。

  特色产业优势。太和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基本上是“南菜、北药、东果、西粮、中特色”。其中特色产业有:专用品牌粮食、中药材、西瓜、花卉苗木、食用菌、特种养殖、特色水产等;地理标志产品有香椿、樱桃;区域公用品牌有“太和板面”;道地中药材有桔梗;农业“国”字号的荣誉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桔梗之乡”等。

  商贸物流优势。太和“华源医药物流园”运输网络覆盖全国,物流园目前入驻企业587家,年营业收入346亿元。

  农业产能优势。太和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是安徽小麦、夏玉米、夏大豆最高单产记录的刷新者和保持者;认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10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60万亩,大豆2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55万亩左右;建有全国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虫草生产基地、金蝉生产基地、水蛭生产基地。

  综合实力排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太和县投资潜力居第22位;在《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18)》中,太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投资环境、特色经济均居全省第5位,人才优势居全省第9位。

  短板分析

  一是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像“太和板面”“麒麟西瓜”“花卉市场”等,均缺乏健全的生产标准和生产规程。农业经营主体对标准的认识肤浅,只简单停留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检测上,对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的认识、实践、应用都不到位,尤其是技术规程、质量分级、包装材料、冷链运输、市场准入等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二是农业特色不突出。太和特色农业主要是中药材、西瓜、花卉苗木,虽然还有养殖、水产、食用菌等,但占比都不大,市场占有率也低,竞争能力不强,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彰显不了特色。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健全。“江浙沪”市场对消费是比较挑剔的,不仅要求质优价廉,还想看到从田野到餐桌的全程动态监控。农业的监测体量大、监测面积广、监测队伍薄弱、监测投入乏力,监测手段还需要强化。四是农业经营主体“多而不强”。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00多家,队伍不小,但是运行的水平不高,省级龙头企业表现突出的不多,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形不成群体竞争优势。五是农产品加工“腿短”。太和农业仍停留在“产品农业”上,以卖原粮、卖毛猪为主,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处在初级阶段,传统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急需要在农产品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

  问题分析

  一是引力弱。太和农业从区位上看,与长三角核心区域时空距离相对较远,偏“农”偏“土”,又缺乏山水资源,除人力资源外,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对外贸易落后于“江浙沪”,在人才、资金、技术上差距也比较大,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二是合作窄。太和农业与长三角合作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宁波等,同长三角其他城市合作较少;从合作领域看,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交易上,而人才交流、农产品加工、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等领域合作较少;从合作深度来看,多数合作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订单生产、初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初加工上,而在项目资金引进、农业科技创新、先进管理模式运用等重点领域合作很少。三是机制缺乏。太和农业与长三角城市开展深度合作缺乏常态化磋商机制、联合协调机制、合作落实机制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体的互动联络机制,推动区间合作的载体平台少,农业经营主体互动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融入长三角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发展对策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科技创新、突出集群成链,搭建合作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对接“江浙沪”市场,高起点建设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优势特色产业带,打造长三角绿色优质“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实现基地由追求数量增长向高质量高产值转变,由过度依赖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努力把基地建设成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农民增收福地,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更新农业发展理念。在农产品生产上突出标准化、绿色化、特色化,树立大生态、大循环、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的发展理念;在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突出本土化、集群化、规模化、精英化,树立“遇强则强”的发展理念;在农产品加工上突出广加工、深加工、精加工,树立“产品农业”向“加工农业”转变的理念。

  抢抓农业发展机遇。一是抓住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机遇,扬长避短,精准发力。二是抓住跨入“高铁新时代”的机遇,围绕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瞄准生鲜、采摘、冷链、物流、电商等,抢占商机。把太和香椿、樱桃等鲜食农产品,快速推向大型商超,实现“当日采摘,当日上架”。

  发展建议

  聚焦优化供给,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发挥农产品主产区资源优势,确立功能定位和发展取向,做大做强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长三角区域“太和农产品”供给水平。重点打造优质专用小麦“粮仓”,培育定向输送优质果蔬的“瓜园”“果园”“菜园”;瞄准长三角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推进畜牧水产业绿色化、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养殖;立足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制定配套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聚焦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进入长三角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必须秉承“内强品质、外塑品牌”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太和板面”“太和香椿”“太和桔梗”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名特优农产品认证品牌。以“江浙沪”市场为切入点,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范、过程有监测、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管”。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科技引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形成一批实质性成果;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遴选的田间超市、新型农民培训课堂和科技人员创业创新阵地;组建长三角农业科技协作工作小组,加强长三角区域间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与共享,依托“皖北研究院”定期举办长三角乡村振兴论坛暨农业科技成果交流活动。

  聚焦载体建设,拓展农业增值空间。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为抓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园区为载体,充分利用“江浙沪”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引进一批“江浙沪”知名农业加工企业,共建一批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各类合作基地,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围绕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需求,建设一批果蔬、粮油、畜禽外延生产基地;建立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季节性临时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推进长三角市场一体化。

  聚焦主体带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引导企业通过订单契约等形式,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原料供应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稳定的原料供应。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提高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水平;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协会为纽带,家庭农场和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社会化服务,实现基地建设的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生态化、品牌化;建设一批集约化育种育苗供应中心,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广“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探索现代市场营销方式。

  聚焦农产品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一方面,按照市场规律培育壮大主体,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财税、金融、科研、用地、用电等政策保障力度,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壮大。特别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另一方面,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发展“加工农业”的初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要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打造产业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参与、融入产业链条,把加工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

  聚焦高铁新时代,跑出农业发展加速度。高铁新时代的到来,为太和农业提供了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在这3小时经济圈中要跑出自信、跑出名气、跑出加速度。一是跑出“太和生鲜”加速度。太和香椿、樱桃,采摘期短、保鲜期短、运输半径短,高铁新时代的到来,为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大型商超提供了快速通道。二是跑出“太和标签”加速度。红薯、西瓜、食用菌等鲜食类食品生产是太和农业的强项,高铁新时代的到来为贴上“太和标签”,打造“太和专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跑出“太和农旅”加速度。太和具有山区缺乏的平原优势,千亩甚至万亩花园、果园、瓜园等各类产业园比比皆是,“游农家园、看农家景、吃农家饭、话农家情”,正是都市人为之向往的地方。要让田园聚集人气,让产品吸引游客,让营销标新立异,让产业链条充分延伸,打造“太和农旅”名片。

  (作者系安徽省太和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