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大决战 产业有担当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这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这是令人振奋的重要喜讯: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谱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崭新篇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在这场攻坚决战的伟大实践中,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亲自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为产业扶贫导航定向,发展产业成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排在精准脱贫“五个一批”首位的产业扶贫,担当历史重任,交出满意答卷。

  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提档加速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对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发展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望闻问切开“药方”,攻坚克难拔“穷根”。贫困县90%的贫困人口通过参与产业和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2015年至2019年,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92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10.74%,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3416元增加到9808元、年均增长30.2%。产业扶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改革举措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门两次联合印发产业扶贫指导文件,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一大批“贡献率”高的特色产业成长壮大。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30多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通过培育联贫带贫新型经营主体,打造进村入户科技帮扶队伍,构建保障有力产业政策体系,形成了产业带贫增收长效机制。产业扶贫帮扶政策已覆盖98%以上的贫困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带贫模式不断创新,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

  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坚强领导,还得益于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五级书记落实责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贫困主体迸发活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大同黄花“致富花”,百色芒果“香天下”;柞水木耳变“金耳朵”,扎赉特“味稻”进万家;赣南脐橙担纲“当家树”,盐池滩羊崛起有“密码”;洛川苹果被誉为“脱贫果”,定西马铃薯壮大靠产业化……各地创新探索出的这些经典范例,将继续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部署,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产业兴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