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也帮扶。在农业农村部一任接一任扶贫干部的倾心帮扶下,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来凤农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富硒之都、茗茶之乡、旅游胜地成为来凤的新名片。定点帮扶带给来凤农民的不仅是收成和收益,更是战贫斗苦、走向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青山连绵,酉水纵贯,湖北恩施州来凤县风光旖旎,融合武陵神韵。20世纪80年代,这里处处是青山绿水,农民群众过得却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房不蔽风雨”的苦日子。
在一任接一任扶贫干部的倾心帮扶下,2018年,来凤县实现脱贫摘帽。农业农村部仍坚守“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也帮扶”的承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遗余力继续加大帮扶力度。2018年5月,以李岩为组长的农业农村部第12批扶贫联络组从北京来到恩施,以“实干”姿态向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
看今朝,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来凤已然成为一只在贫困中涅槃腾飞的“金凤凰”。
顶层设计,产业提质带领乡亲走上创富路
在来凤县三胡乡,当地农民有养蜂的传统,但因古法养殖产量有限,收入寥寥。如何帮农民找到既好走又好赚的致富路?做好顶层设计和产业谋划,是成功的前提。帮扶干部抓住脱贫的“牛鼻子”,大做产业文章。
2018年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来到位于三胡乡的中蜂养殖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他指出“中蜂养殖能充分发挥来凤县生态优势,能有效带动脱贫致富,应该大力支持”。李岩带领扶贫联络组积极落实,与当地政府协同努力,朝着做大做强中蜂产业的目标迈进。他们请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制定《恩施州中蜂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两年来,以李建科教授和李熠研究员为责任专家的中国农科院蜜蜂所专家,给了我们手把手的指导,解决了很多难题,既提高了蜜蜂的抗病能力,又提高了蜂蜜产量,收入成倍增长,老百姓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姚俊告诉记者,在繁育、分箱关键节点,专家田间指导20多批次,服务蜂农近1000人次。姚俊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2年成立尚风寨蜂蜜养殖合作社。他的养蜂事业,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一跃而起,并于2018年成立恩施州尚风寨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技术员作为“二传手”,把专家讲的要领传递给每一位蜂农。
在来凤,“专家团+技术员+农户”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成为中蜂产业提质、蜂农脱贫增收的核心马达。
“去年我养了20箱蜜蜂,蜜卖给公司挣了4000元,今年又养了40箱。”胡勇师傅在新买的货车旁告诉记者,他还在公司任技术员替蜂农管理1000箱蜜蜂,“双份收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龙头带动,对产业加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合作社与813户蜂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蜂农不用投资,领了蜂箱和蜜蜂,在技术员帮助下做好管理,就可以按产量的30%获得收益。”姚俊向记者介绍“一十百千万”产业扶贫模式。“1个以我们为主体的良种培育基地,每户蜂农养10箱蜂蜜,全县培育100名致富带头人,链接1000名贫困农户,能够实现每户增收1万元。”这样的合作模式让蜂农只出力不出钱,吃上了增收“定心丸”。
2019年,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再次来到来凤县。期间,协调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和相关企业与来凤签订中蜂养殖合作协议,企业和协会捐赠153万元扶贫资金,让500户贫困户通过中蜂养殖得以脱贫致富。
“不仅要访贫问苦,精心谋划,还要做到上下衔接,凝聚合力。”农业农村部在来凤县挂职的副县长杜建斌告诉记者,扶贫干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的身后有农业农村部系统的强大力量做后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来凤全县新增中蜂养殖9449群;养蜂合作社9个,发展中蜂28540群,其中带动贫困户122户,成为湖北省中华蜜蜂重要养殖基地。
科学种田,更新理念换来好日子
“在我们村,几乎家家都种凤头姜。”来凤县香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何江涛告诉记者,凤头姜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农民很上心。
然而,增收的好路子却遇到拦路虎。
“传统种植模式下,生姜不能连作,会得姜瘟病。”来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生姜技术专家彭能胜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叶子枯黄、成片倒伏的姜田解释说,“你看,只要有一株得了姜瘟病,整片姜田都会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农民只好一年水稻一年姜,收益大打折扣。
农民所需就是扶贫所向。
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联络组发挥“直通车”的作用,邀请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前来帮助,胡洪涛和他的团队探索出“一种二土三防四管”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对姜瘟病进行监测和预警、土壤微生态修复与重建,以及种姜处理、生物防控4大核心技术,一揽子方案综合治理最终破解了姜瘟病连作障碍难题,防治效果达85%~95%。”
方子开了出来,农民却不敢买药。“专家真厉害,药到病除。但是费用也高,一亩需要1500元,农民将信将疑,舍不得试啊。”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来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福江介绍,为了消除姜农的顾虑,湖北省农科院免费提供种姜、药剂、劳力以及土壤治理等全面服务,终于有了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向春天就是其中之一。“到测产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经过处理的姜田,病死的明显减少,不仅产量增加了,品质也提升了。”
看到效果这么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跃跃欲试。科学种田的理念蔚然成风。
“专家就是专家,不服不行啊。我家种了4亩凤头姜,现在平均一亩地能产6000斤,好的话能达到1万斤,姜的品质好价格也卖得高。”姜农石金香家每亩收益轻松达到2万元,脸上笑开了花。
从专家出钱代劳,到如今姜农们主动找专家来指导,科技助力让姜产业健康发展,更让农民脱了贫、致了富。在科技的支撑下,来凤的“姜山”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
标准先行,优质定级破解市场难题
深山高林造就了“来凤藤茶”杀菌消炎、清热败火、有助睡眠等独特功效,但交通不便、牌子不响、品质不齐等诸多因素始终制约着来凤藤茶走出去。如何让外面的人也知道藤茶好,来凤人一直找不到好办法。
“谁家茶好,自夸不算,都来比比。”今年5月,杜建斌组织了一场严肃公开的藤茶大比拼。
“现场打开密封的样品,当场打分,结果不过夜,这样大家都信服。”来凤县藤茶协会组织了当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藤茶品鉴定级会和交易会。全县有21家藤茶企业参加,7名专家组评审员和7名企业组评审员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最终选出一级藤茶9个,二级藤茶8个,三级藤茶4个。
为何大费周章,做这样的评比?杜建斌认为,只有理顺了标准,才能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评比结果并非一锤定音,有效期仅为一个月。“除了时间上有限制,还有数量的限制,根据企业加工能力测算本月产量并标明,防止以次充好。”
更令人振奋的是,评定结果立刻转化为经济效益。会上,17家采购商现场认购藤茶16800斤,价值764万元。看到好藤茶确实能卖上好价格,茶企老板都铆足了劲在质量上下功夫。
“第二次定级的时候,各家藤茶品质明显提高,连顾客都夸今年藤茶质量比以前好。”杜建斌说,定级直接催生了优质,来凤的茶企已经树立“优质才能有价”的发展理念。
从优质到有价,成为关键一步。因为只有好茶卖出好价,才能真正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回想2018年初到来凤,卖掉积压在仓库的藤茶成为摆在杜建斌和刘福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多跑腿,多动嘴,没有别的办法。刚开始我们每个月至少要带着企业参加2~3场茶叶交易会。”
去展会,多亮相,成为他们破题之法。一次次的组团上展,一次次沟通接洽,两年来,帮扶干部带领来风藤茶共参加了40多场推介会、展销会,终于换来喜人的变化。
“去年年底,我们把积压的藤茶卖得差不多了。” 来凤县飞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建华乐呵呵地说,“以前都是仓库压着货卖不掉,现在都是家里藏着货,舍不得卖。”
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认可来凤藤茶,并且进入湖北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名单,如何趁着热度,将藤茶产业推向更高的台阶?他们看上互联网快车,紧跟直播等热门推广方法,为藤茶产业发展再添一把柴。
“今年疫情期间,网上直播带货发挥了大作用。”来凤县“藤茶姐姐”湖北酉凤来硒贸易有限公司的杨艺琼,已经在抖音上发布了600多条视频推介来凤藤茶。“以前我们主要做线下推广,多亏了农业农村部的扶贫干部给了我们指导啊,经常鼓励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做宣传。”
为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增强本领,定点扶贫联络组通过“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留下来帮”各种方法,积极为当地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技术培训。互联网营销也是其中一项。
据介绍,扶贫联络组联系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与来凤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调字节跳动公司在来凤举办新媒体内容创作与发布的培训班,鼓励来凤县藤茶经销企业在抖音等平台上发布推介。
在农业农村部扶贫联络组的大力帮扶和推动下,来凤县从主导产业不“主导”,真正形成了“两茶一果一菇一蜂”的产业格局,县里的产业支持政策逐步开始了“只重生产”到“生产市场并重”再到“生产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品牌为引领”的转变,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渐健全,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藤茶7.2万亩、油茶10.5万亩、香菇种植300万棒、中蜂养殖接近4万群,带动贫困户16140户,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比率为95.21%。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来凤县脱贫攻坚也顺利收官。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39户14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05%降至0.05%。
正是李岩、杜建斌、刘福江这样的扶贫干部一茬接着一茬干,才有了从授鱼到授渔、从帮眼前到扶长远的同心战贫、不离不弃;正是农业农村部几十年绵绵发力,铿锵践行与农民同坐连心凳、同吃连心饭,才换来扶贫脱贫的质量高、成色足。人民在心、使命在肩,奋斗目标有多宏伟,脚下就有多坚定。定点帮扶带给来凤农民的不仅是收成和收益,更是战贫斗苦、走向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