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 为脱贫增收培育当家产业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从思想入位、工作入位,到感情入位,一批批农业农村部挂职干部来到湖南永顺,扎根永顺,与当地干部群众干在一起、拼在一起,为永顺打造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挂职结束了,人可以走,产业是带不走的。”赵野说。

  赵野是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驻湖南省永顺县农业农村局的挂职干部。谈起两年多的扶贫经历,他不无感慨:“对于我们当地的贫困群众来说,产业就是脱贫的希望。希望在挂职工作期间,把这个希望的根扎得更深些。”

  从思想入位、工作入位,到感情入位,多年来,农业农村部一批批挂职干部来到永顺,扎根永顺,他们积极落实定点扶贫工作部署要求,与当地干部群众干在一起、拼在一起,硬是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了脱贫摘帽。期间,不但为永顺打造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而且培育了一批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头人”“领头雁”。

  一支莓茶新秀

  “这两年,在农业农村部扶贫干部的推动下,永顺莓茶飞速发展,种植面积达到了3.9万亩,应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这个产业的信心。”大丰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少甫说。

  “90后”的王少甫,是万民乡万民村人。虽然在外人看来,如今的他莓茶事业有成,但是几年前的创业却充满忐忑。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在外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但是在穷山沟长大的他,却魂牵梦绕着贫穷落后的家乡。2017年,通过对市场考察分析,他决定做莓茶。这一切自然换来了父母的反对:“我和你妈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为了啥?再说你会种田吗?莓茶这么普通的东西,谁会买它?”“没种过田我可以学。莓茶在您看来不值钱,在山外面的人看却是好东西,说不定村里能靠它富起来呢!”王少甫很是执拗。看着这个整天闷在田里干活的返乡青年,村民们开始议论“老王家的儿子读书把脑壳读坏掉了!”“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只能回来种地了!”听着村民们这样说,倔强的王少甫从不争论,反而干得越发起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刚来永顺的赵野,听说了王少甫的事后主动找上门来。原来,在走访调研中,赵野不但对当地主导产业作了系统梳理,而且发现了有场潜力的莓茶。“做产业没人不行,没有领头人更不行”,赵野深入走访了几家莓茶合作社和有发展潜力的能人,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思路。赵野的想法与王少甫不谋而合,两人很快达成一致:“把莓茶做成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说干就干。王少甫、赵野发动其他挂职干部与本地农业专家一起探索莓茶产业,通过查阅资料、外地考察、本地走访等方式,逐渐将莓茶“摸清了底数”。通过组织召开全县莓茶产业发展座谈会,起草《永顺莓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永顺莓茶产业发展的建议》,提出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和扶持建议,推动建设标准化基地、现代化厂房,创设公共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为产业补齐了短板、夯实了基础。

  经过共同努力,永顺莓茶逐渐在市场上“热”了起来,做的企业多了,想来投资的老板也多了。2020年,永顺莓茶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不足7000亩增加到3.9万亩,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由7家增加到30余家,现代化标准厂房由1座增加到12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由0个增加到7个,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由1个增加到8个,产品平均价格较2018年也提高了30%。莓茶产业以前小、散、乱的发展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带动2600多户、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今,“永顺莓茶”已经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王少甫的公司也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了2200亩,帮扶贫困户2200人,实现了贫困户人均一亩脱贫茶。

  “条索紧细泛白花,醇厚甘美茶奇葩。神秘湘西多好物,土家儿女最爱它”。看着莓茶产业蓬勃发展,赵野很是欣慰:“大家都开始关注这个产业,做这个东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也开始受益,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费。”

  八朵脱贫金花

  “这些年,除了莓茶外,在一茬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