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升值”记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赵德斌 字号:【

  盛夏七月,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王宗兵的西瓜大棚内,一个个圆溜溜、绿油油的西瓜掩映在藤蔓之中,煞是喜人。

  瓜棚里,王宗兵正和员工们一起忙活着。他们抱起藏在叶子下面的西瓜,敲了几下,用剪刀剪断瓜蔓,然后放进身旁的箩筐里。

  王宗兵时不时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去脸上汗水,却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不一会儿,刚采摘下来的西瓜已装满箩筐,他们就抬着往地头走。在公路边,西瓜经过挑选、贴商标、装箱等程序,然后被一车一车拉走。

  解决“怎么种”问题

  王宗兵是金牛镇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现在他的西瓜种植面积已达到260亩。

  据王宗兵介绍,金牛镇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以前种的普通西瓜经济效益并不高,村民们风吹日晒,辛苦一年却换不来好收成。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我咋做。”早些时候,王宗兵和当地瓜农一样,种植露天西瓜,“全靠老天爷赏脸吃饭,老天爷不给力,我们也没办法。”

  “再加上栽培技术落后,瓜种老化,西瓜产量低、品质差,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王宗兵一脸无奈。

  为从困境走出来,推动这个传统产业向高效、规模化方向发展,最近几年,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王宗兵把加强技术服务推广和集约化经营作为提高西瓜产业效益的突破口,依靠科学技术推进瓜园升级改造,创办140亩大棚西瓜基地。

  王宗兵说:“基地有110多个大棚,采用避雨、避寒、避晒为主的‘三避’实用技术,减轻暴雨、热、冻、风等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大提高了西瓜的品质。”

  “大棚西瓜基本无风险,只要管理到位,收入相对稳定,而且效益比露天西瓜高许多,近两年都在2元钱左右1斤,1亩地能产7000~8000斤,售好了能卖到1.5万元以上。”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王宗兵的西瓜种植模式也在不断增加,暖棚、冷棚、小拱棚等多种模式交叉种植,实现了西瓜错期上市。

  破解“种得好”难题

  针对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王宗兵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坚持市场导向,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市场上不缺大路货,缺的是高端生态西瓜。”王宗兵对笔者说,这几年他先后引进了美都、8424等新品种西瓜进行试种,试验成功后在基地全面推广种植。

  “大棚种植失去了自然调节,对于温湿度的控制是关键。”王宗兵打开了话匣子,今年他创新性地采取五层膜覆盖栽培西瓜,使西瓜上市时间比原来四膜又提前了半个月。

  “我种的西瓜一年三茬,从6月开始上市,供应可持续到9月底。”如今,西瓜什么时节上市、哪个品种落果,王宗兵的脑袋里都有一张“计划表”。

  由于独特的土壤条件,金牛镇西瓜原本就皮薄、瓤酥、汁多、甘甜、爽口,“品质过硬得很。”王宗兵说,由于提前上市,打西瓜上市的时差,填补了市场在这一时间段的空白,价格自然比一般西瓜贵出一大截。

  基地还应用了大量的现代农业“黑科技”,比如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量元素水溶肥和腐殖酸高钾水溶肥等肥料应用技术等等,自动加温、自动施肥、自动补水……既好看,又实用。

  “我们还咬定绿色不放松,充分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更加优质的种植方式,最大程度提升西瓜的附加值。”王宗兵充满信心。

  解答“卖得火”考题

  “有了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要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还得更加注重品牌。”王宗兵告诉笔者,“品牌就是金子,西瓜一打上品牌,身价自然也就高了。”他注册的“四海金牛”西瓜商标已成了水果市场的“贵族瓜”。

  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王宗兵种植的西瓜价格有所降低,但销路仍然较好。“当前正是西瓜成熟期,要是搁往年,如果遇上眼下这样的连续阴雨天,西瓜就很难卖得出去,大量的西瓜要烂在地里。”

  “但今年不一样,西瓜不再愁销路了。”问到这其中的“窍门”,王宗兵对笔者说,销售渠道逐步拓宽,打开了市场的大门,让西瓜销售市场回暖。在他看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金牛镇通过成立西瓜外销公司、协会和发展经纪人等形式,建立了内外一体化的西瓜供销网络,让西瓜走进大超市、大市场。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线上销售促进了西瓜产销信息互通,打通制约西瓜生产供应的堵点和难点。镇里成功举办多届西瓜节,以瓜为媒,以节会友,进一步提升金牛西瓜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覆盖面。庐江在城区设立了66处西瓜临时销售点,以便民为宗旨,合理规划售卖区域,统一规范摊位设置,方便瓜农瓜商进城卖瓜。

  “种了这么多年西瓜,今年卖得最快。”王宗兵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尝够了营销渠道单一苦涩的瓜农们,如今品到了多方联动促销的甘甜。

  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王宗兵“种”出了农业合作社,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西瓜大王”。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像王宗兵这样的新农人群体,正在改变着我国农耕文化,为推动现代农业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让我有信心在土地里刨出‘金疙瘩’。”和王宗兵握手道别时,他表示将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雨水过后的空气还有些湿润。在庐江县农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正孕育着新的收获和希望。(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