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人们曾这样夸赞东北黑土地,更坚信富饶的黑土地是“天地的和谐,永恒的美丽”。然而多年来的不合理耕作等因素让黑土地病了,美丽不再了。所幸,现已找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剂良药——以秸秆还田、免耕少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今年3月,国家出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意味着保护性耕作将在东北黑土区全面推广。万事开头难,头年的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进展到底如何?时隔半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于9月23日-24日上午在吉林省四平市举行,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装备的发展、保护性技术推广应用的不易以及四省(区)的探索实践。
机具是保护性耕作的“灵魂”
“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就是‘覆盖’和‘免耕’。”这是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研究员郑铁志多年从事保护性耕作研究的体会。
田地秸秆覆盖免耕如何实现?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认为,专用农业机械特别是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物质基础。
在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现场,五颜六色的机具站成一排待命。突然,“轰隆隆”一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前方玉米地。只见蓝天白云下,几辆收割机正在威风凛凛地向前作业,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翻滚着跳进了机身的“肚子”里,收割机驶过的田地则已被粉碎的玉米秸秆铺平。
“你方唱罢我登场”,免耕施肥播种机也大显身手,在覆满秸秆的玉米地里作业,所过之处都被均匀地拨上了种子。据介绍,在全量秸秆覆盖的情况下,免耕播种机一次入地可完成深施肥、切断秸秆、清理种床秸秆与杂草、种床整形、精量播种等一系列工序。
“保护性耕作机具中最重要的就是免耕播种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院长李洪文说。谈及免耕播种机的发展历史,李洪文介绍,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已经开始有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及应用了。从199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开发免耕播种机并在山西尧都等地示范应用。李洪文就是在那时跟随导师去了尧都,开启了保护性耕作研究的生涯。2002年起,国家开始在北方地区大范围试验示范,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机具研发中,免耕播种机具不断更新换代。
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和技术改进,我国保护性耕作机具装备基本过关。今年,四省(区)共投入4.1万台免耕播种机开展玉米春播作业,为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机具的智能化、信息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升,康达、德邦大为等一批免耕播种机企业迅速成长,气吸排种、精量播种、漏播报警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圆盘刀等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机具不够用、不好用、不耐用已不再成为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要狠抓机具保障。”张桃林在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构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装备体系,任务依然艰巨。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先进适用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有效供给。
多些“懒汉”,多些收获
“这里从2007年就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了。”在吉林省梨树县梨树模式研发基地,当地人员介绍。俯下身,这里的黑土抓起来成团、踩上去松软;抬望眼,一排排玉米秆在阳光中、微风里轻轻摇曳,黄灿灿的一片,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梨树县对保护性耕作模式矢志不渝的探索,形成了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梨树模式”,目前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00万亩。然而,成绩的背后,却是推广的不易。
保护性耕作技术装备解决后,需要观念的转变。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苗全告诉记者,刚开始在梨树推广保护性耕作时,大家习惯了传统的“精耕细作”,不相信秸秆覆盖的地能种出苗。甚至有小两口在种植意愿上有分歧,吵着闹离婚,看到地里苗齐长势好,这才平息风波。李洪文对此也深有感受,他说每到一个新地方推广,印象最深的就是老百姓站在田间地头质疑的场景,直到现在仍然有些老百姓认为保护性耕作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是“懒汉种地”,种不出好地。
实际上,保护性耕作虽然“颜值”不高,但却很有“实力”。一是给秸秆找了个好去处,让秸秆“化作春泥更护花”。二是蓄水保墒,苗齐苗壮。秸秆覆盖地表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雨水渗透和蓄水能力。辽宁省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说,正是因为实施了保护性耕作,保水效果明显,在2018年大旱之年他们的玉米亩产仍达到了1500斤以上,较传统地块高出300斤以上。三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蚯蚓大量增多。四是节本增效。梨树县卢伟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从一垧地的作业成本来看,包括起垄镇压、播种施肥、中耕培垄、清理秸秆在内的传统种植方式需要2000元,而保护性耕作减少作业次数,比传统种植模式节省1000到1400元,这还没算上节省肥料费用和粮食增产收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护性耕作抗灾稳产技术优势在今年充分显现。7月份辽西北、内蒙东四盟等地持续干旱,一些地块因干旱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而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玉米抗旱期延长了10~15天左右。9月份黑龙江、吉林的台风强降雨,使得一些传统耕作地块玉米大面积倒伏,而保护性耕作地块由于玉米根系扎得更深、土壤较为紧实,抗倒伏效果明显。可以说,今年保护性耕作实施地块成功抵御了春寒、夏旱、台风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产量受影响程度较小,实现了粮食保产稳产。
为了普及保护性耕作,加快转变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今年春节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线上技术培训,采用蒙汉双语解读政策、技术模式和工艺流程,听众达1000多人次。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通过组织开展视频讲座、现场演示会和举办培训班,共培训技术人员、农牧民和农机手12000多人次。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也都各显其能,在宣传培训、示范引领、技术指导方面下足了功夫。
“年考”已过,“奋战”仍在进行时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共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758.93万亩,是目标任务的108.4%。”
“辽宁省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808万亩,完成了800万亩目标。”
“吉林省实施保护性耕作1852万亩,超出国家任务552万亩。”
“黑龙江省实施保护性耕作1330万亩,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1200万亩目标任务。”
推进会现场,东部四省(区)均交出了超额完成的年度答卷。这份沉甸甸的答卷中凝聚着各级政府的心血。
站位高度决定推进力度,重视程度决定实施进度。四省(区)高位推进,火力全开,都制定了本省(区)2020-2025年行动方案和2020年度实施方案,成立了由省(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挂帅”的推进行动领导小组,辽宁、吉林两省还自我加压,将行动计划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督导事项。这一切,为保护性耕作答卷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组织领导作保障,资金补助也不缺席。在当前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财政支出原则下,中央财政仍然“给力”,今年安排了16亿元支持完成4000万亩年度任务,吉林省财政还单独安排了2亿元。农户、农机手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作业补贴。
此外,在技术指导服务、作业监测质量、实施效果监测等方面,四省(区)也绝不含糊,攻坚克难,不断向前推进。
在24日上午的座谈交流会上,四省(区)的参会代表们不仅交流取得的成绩,更探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推广人才缺乏、实施质量需要提高……这些是困难,也是动力,激励着保护性耕作往更高层次的方向推进。
实施保护性耕作保护东北黑土地,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需要抓紧抓实,久久为功。对于之后的工作,张桃林在推进会上提出了五点要求:要狠抓组织推动、要狠抓观念转变、要狠抓实施质量、要狠抓机具保障、要狠抓政策协同。尤其是针对实施质量问题,张桃林强调,要坚持“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一方面做到标准明确,能少动土就少动土,能多覆盖就多覆盖。至少要坚持春季播种后秸秆覆盖率30%、动土量不高于50%的底线。对于秸秆全量覆盖的地块要减少动土比例,尽量避免旋耕;对于秸秆部分覆盖的地块要尽量做到零动土。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风沙干旱区实施效果最好,农民接受程度最高,要坚持和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播种的技术模式,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的行动自觉。玉米高产区由于秸秆量大,为营造好种床环境,播种前可对秸秆进行必要的处理,但不能动土过宽、过深。冷凉区域、粘重土区,要首先立足于点上示范,着力打造样板地块,形成成熟可推广的模式后再逐步扩大面积。
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梨树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保护性耕作必将成为东北适宜地区的主流耕作制度,黑土会越来越“黑”,环境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