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灵活、敢闯敢拼,这些品质在“85后”的赵文鑫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新加坡留学归国,他放弃了优渥的城市工作,这一决定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在大城市发展不好吗,回来当农民能有啥出息?”面对质疑,他坚定初心,怀着对农业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的热爱,返乡创业,他要带领家乡农民共同致富。
赵文鑫不拘泥于传统的农业模式,将农业与旅游业、养老业融合发展。他计划开发农事体验区,市民、游客可以体验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他引进了羊驼、梅花鹿等可爱宠物,打造一个可以让小朋友近距离与萌宠玩耍的乐园;他计划在园区内建设意大利风情奥特莱斯休闲购物小镇,给周边居民带来异域风情的购物体验……
扎根农村,田园综合体的拓荒者
2012年,赵文鑫成立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创建鑫诚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新型田园综合体。面对全新事物,赵文鑫考察学习国内外知名示范项目,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规划设计,他要找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受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欢迎的新路子。
园区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是集现代农业种养、农产品深加工、智慧物流、健康养老、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六大板块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项目已投入资金7亿元,设施农业观光区、科研管理培训区、加工交易物流区、林果苗木繁育区、设施农业生产区和品种繁育推广区等多个功能区正在建设中,林果苗木区、设施农业、瓜果采摘园、鹿小森亲子乐园等项目已初步建成。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综合集成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农事体验、休闲旅游、亲子教育、健康康养等功能,展现乡村独有的美丽和魅力,打造别具一格世外桃花源,实现城市居民田园梦和农村居民的致富梦。该项目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田园综合体、山东省十佳观光果园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示范作用。
创新引领,智慧农业的弄潮儿
乘坐游览车穿行在鑫诚田园综合体内,现代农业的新元素让人目不暇接:通过水培方式种植的韭菜,温度、湿度和养分都实现了精准控制;实施“自然农法”繁育培植的“新梨7号”,全程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园区自主培养的优质馨蜜系列甜瓜,糖度达到23.4%,打破世界纪录。
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现代农业,要有一颗强劲有力的“科技芯”。赵文鑫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亲自挂帅公司技术总监,坚守生产与科研一线,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动力。大力招才引智,与3个院士团队开展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1处;与全国十几所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牵头成立滨州市果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滨州市接骨木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申请专利8项,研发18项高新技术。
园区建成了3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配备可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调解设备与喷灌设备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智能温室实现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安装有黄色粘虫板,实现了果蔬绿色、有机种植;占地400余亩的日光温室大棚中安装有远程监控系统和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温室内空气、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的监测。
公司创新质量控制流程和技术,严把农产品生产质量关。种苗选择、肥料使用、病虫害治理、农残检测等各环节都建立质控程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建立种植操作档案,严格记录种植过程,全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种植;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等生物、物理的方法灭杀害虫,严格禁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建立农残检测室,不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自检;使用大数据、二维码对公司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追溯,责任到人,真正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公司的生命线。
反哺农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鑫诚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前,村民在家种粮食,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钱;如今,把土地流转给园区,还可以到园区打工,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了解,公司流转周边土地9000余亩,涉及15个自然村、4000余人。通过土地流转,有4个村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流转土地的农民人均增收1500余元。土地流转后,周边农民大部分聘入园区务工,每年有近8万人次到园区务工,人均每年增收2000元左右。
通过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用公司市场及产业优势,选取适合瓜菜种植的村庄,向农户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带领农户成立合作社,利用订单种植的模式供应“粤港澳菜篮子”“京津冀菜篮子”和大型商超。周边2600多户农民通过特色种植,走上致富之路。
2016年起,赵文鑫通过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先后投入帮扶资金70万元,帮扶615个贫困户、近1400贫困人口。此外,他还多次进行慈善募捐,2018年向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万元,公司被授予希望工程爱心企业称号;2019年,向贵州省纳雍县捐款1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2020年向惠民县慈善总会捐款50万元。
阅尽征程好风光,更有胜景在前头。如今,赵文鑫带领全体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扎根广袤的农村大地,坚守、执着、创新、奉献,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秀人才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创业兴业。
(本刊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