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红壤六十载 “五有”铸就奠基石——国家土壤质量祁阳观测实验站建设侧记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龙科 字号:【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土壤肥力长期定位观测工作,随后,又陆续建立了种质资源、植物保护、农业环境等领域的观测站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为农业两区划定,稻飞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业病虫害预警、黄淮海区域中低产田治理、南方红壤改良和“一控两减三基本”重大政策制定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同时,也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农业科学观测研究队伍,塑造了令人钦佩的“祁阳站精神”,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期为您带来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只有扎稳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的‘营盘’,严格土地、机构、编制、岗位、经费为主体的‘五有’条件,才能确保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在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条件能力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座谈会上强调说。

  如何扎稳营盘是深入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科学观测打造“百年老店”“经典工程”的核心要点之一。在过去,农业科学观测工作依赖项目支持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远离城市喧嚣的观测实验站,常常因为机构、岗位变动频繁,人才培育断层等原因存在断断续续、不成系统的现象。被誉为“新时期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拥有60年历史的国家土壤质量祁阳观测实验站(以下简称祁阳站)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紧跟时代脉搏 传承奉献精神

  位于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的祁阳站,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是我国农业科学历史最悠久的农村实验站。

  祁阳站位于中南部红壤丘岗地区腹地,属中亚热带湿润丘陵常绿阔叶林-农业生态丘陵区,具有很强的区域代表性,集南方红壤地形特点,处于山、河、塘、低丘互为依托联通一体的区域生态系统中,是开展红壤综合改良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南方红壤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得天独厚的观测场所。

  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改良低产田”号召,会同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在祁阳县文富市公社官山坪大队建立了“低产田改良联合工作组”。1964年改为祁阳科学工作站,1980年命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改良实验站,1983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我国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担任实验站首任站长。2001年该站进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野外台站(试点站),2005年该站被列为原农业部重点野外科学实验站,2006年正式成为国家重点野外台站。2008年以来,祁阳站相继被列为产业技术体系、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共享服务站,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耕保中心祁阳区域监测站等多序列站点。

  60年来,几代祁阳站人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为改良红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祁阳站始终聚焦我国南方14省区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为代表的三代杰出农业科研人才,几十年如一日,经历了石头、木板上办公、实验的艰苦,潮湿、炎热的考验,把最美好的青春书写在“红土地”上。“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正是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薪火相传下,“红色沙漠”中绽开了科技创新的绚丽花朵:几十年长期连续观测记录首次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机理,解决水稻“坐秋”难题;首次提出绿肥提升稻谷产量方案;首次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方案;首次揭示“砷毒田”改良理论并提出方案;首次提出“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