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有战斗力 乡村发展增实力——2020年春节返乡调查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孙静茹 字号:【

  “小时候老家的公路还没完全开通,户户出门都是土路,下雨后不穿靴子都没地方下脚。城里人回农村都不穿皮鞋的,否则擦都擦不干净。”家乡一位80后朋友如是说。为了解近年来家乡农村的新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感受,借春节返乡之际,笔者深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山东省聊城市侯营镇了解情况,结合所见所闻,简要描绘一幅侯营掠影。

  侯营掠影

  侯营镇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南近郊,村庄密集。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高速主干道和城区道路在此地纵横交错,是市里重点建设的高铁新城核心区。我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实地走访时,笔者重点选取了侯营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党支部”——苏庄村进行调研,将村干部和农民近年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切身体会总结如下。

  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得更好了。苏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里每月要召开2次村委会,1次党员大会,研讨重点工作,开展互谏互议。为了促进集体增收,村里推广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平整清理盘活废坑塘等土地20余亩,开展土地流转、果树和油葵种植,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村干部注重家庭教育,为村民树立良好榜样,培养的子女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苏庄村520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就有45人。

  基层便民服务和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快了。为减轻村民办事压力,苏庄村强化了村级代办员职能。代办员受理村民需要办理的事项,按期办理,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到代办点询问情况或申办手续,接待人员必须及时给予答复、办理和解决,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为便于村民走法律程序,及时寻求律师帮助,村委会悬挂带有律师照片和联系方式的律师公示栏。每半年对村“两委”成员、调解员、村民进行法律培训。村级法律顾问每月不定期在村委会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遇到紧急事务,律师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群众解决问题。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村里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已经结束了历史使命,新的水泥路平整敞亮,村民出行方便,农产品运输也更加便利。侯营镇村庄环境整洁,每条街上都安放了垃圾桶,村委会专门聘请环卫工人定期打扫卫生,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每户门口都有矮篱笆围起的观赏树和花卉,相信在春夏之际,更是美观。为了便于村民外出,侯营镇将水泥地、砖地覆盖了所有居民点。苏庄村党支部书记说:“我做村书记30多年来,眼见着这个村从贫困村变成了现在这样,过去很多危旧农房,房屋建设标准也低,现在我们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升。”如今,侯营镇已实现道路、路灯、网络、天然气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也更高了。

  乡风文明水平提升了。为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侯营镇多个村庄大力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侯营村在给“好媳妇”发放牌匾,以示表彰的同时,还会向其娘家送去写着“教女有方”的牌匾。通过良好家风带动良好村风,让孝老敬老之风代代传承。为了给村民打造一个精神家园,苏庄村搭建了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道德大讲堂、戏台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并且结合庆典节日、民间特色节日、扶贫日等,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倡导乡风文明,促进邻里和睦。

  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出现了。苏庄村书记回忆,1994年,他想在本村推广大棚蔬菜,当时很多村民不理解,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带领村民去山东寿光学习大棚种植,村民学习后慢慢接受了这一想法。如今,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村里发展农业经济、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除了传统的蔬菜、瓜果种植外,乡村旅游等新的产业项目已在苏庄村落地。2019年,苏庄村提出了社区化建设、片区化发展、景区化打造的思路,结合高铁新城建设和土地增减挂政策,形成近郊乡村发展规划。为发展近郊观光农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里投资打造了观光采摘温室大棚、休闲垂钓荷花池、生态观光景观带、乡村风味农家乐等功能区。

  “疫情防控墙”筑牢了。“大爷,给您送菜和生活用品来了,最近身体咋样?还有口罩吗?有啥需要记得给我打电话,我给您送来!”侯营镇党委机关干部在给贫困老人上门送生活物资时说。疫情发生后,侯营镇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小组全体成员大年初一就取消了休假,驻村排查,逐户宣传。镇党委发出《致武汉来侯营镇朋友的倡议书》《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引导群众有效防控疫情。各村党支部响应镇党委号召,纷纷组织党员开展抗“疫”工作,严格村庄进出排查,积极向群众宣传,杜绝走亲访友和人群聚集,义务帮助村“两委”每天对村内公共区域实施“消杀”。党员自发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热心群众也陆续参与进来,协助村“两委”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排查。党员义务为贫困户、孤寡老人院落进行消毒,每位扶贫帮包干部入户给贫困户送去口罩和消毒用品,为他们讲解消毒方法。为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侯营镇严格监督、落实垃圾清运和运输车消毒、村内垃圾桶消毒等工作,中转站每日消毒。为加大宣传力度,侯营镇政府自1月底便在全镇范围内通过村级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播出山东快书《一定打赢这一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方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捐赠新鲜蔬菜、口罩、消毒用品等给贫困户,共同筑起了抗疫“长城”。

  有关问题

  看到侯营镇展现出来的乡村新形象,看到村民们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笔者仿佛看到了中国乡村的美好未来。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距离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人才振兴等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有待完善。调研时发现,某村建设了供农民学习、休闲的场所,设施齐全、宽敞明亮,但图书室里的书很少有被翻动的迹象,说明看的人很少。由此,笔者想到,在当前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学习渠道多元的背景下,很多农民也更新了学习方式,与阅读纸质图书、报刊相比,广播、电视和手机移动端听书、阅读更受大众青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有改进空间。“厕所革命”如今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环境问题,有利于营造卫生的生活环境,但一些技术手段还有待完善。比如,调研中发现,某村厕所排污系统水管外露,北方冬季气温降低时水管里的水被冻住后,给抽水带来了不便。

  乡村发展距离产业兴旺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近郊区域农业种植难以实现规模化,农业科技水平低,缺乏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导致传统农业收益低。在此背景下,近郊区域为发展经济,大多会在工业发展上着力,即使是这样,距离产业兴旺的目标还是有着不小差距。

  农村缺乏乡村振兴带头人。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绝大多数年轻人毅然选择到城市工作,到县城购房安家已成为新动向。某位村党支部书记说:“现在我们村里老人和孩子居多,45岁以下的青壮年还是会选择去城里打工,因为挣得多啊!而且现在浇地地头都有井,施肥可以外包,也用不了多少人力。像我现在快60岁了,身体特好,倒也能干农活儿!”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建议

  结合笔者调研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现就加强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方式。在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应有效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及其传播方式,比如,在农村同时开展“好公公”“好婆婆”“好丈夫”“好媳妇”评选活动,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同时化解家庭纠纷、引领乡风文明。再比如,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图书馆的同时采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听书等方式传播先进文化,同时兼顾宣传时间和内容,比如,在工作日,面对留守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村里播放的歌曲、书籍读物应从他们的喜好和习惯出发。

  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现阶段既要兼顾全国面上的工作,确保逐步推开,也要兼顾发展质量,中国幅员辽阔,东北、西北、西南、华东等不同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一,因此,在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等方面应做细做实,因地制宜。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逐步推开。此外,有的地区年长的农民不适应新厕所,宁愿去地头也不在家上厕所,类似这种情况,建议相关负责人员做好农民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

  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选取重点产业进行培养,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培育电商,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增值收益,让好产品种得好、卖得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乡村仍面临着缺人少人的现实制约,尤其缺乏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包括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归根结底需要人的现代化。因此,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学习能力好的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其他成员和农村党员骨干等,提升他们的发展理念和乡村治理、致富带富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新时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通过培训和实践,让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发展产业的本领,有协调资源的能力,有忠诚善战的队伍,有诚信厚道的口碑。一个村子,如果有几个或者是十几个这样的高素质农民代表,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配合推动乡村有效治理,那么乡村振兴的实现指日可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农村在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要补齐,只有补齐了这些短板,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农民才可以真正地走在幸福大道上。

  (作者单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