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初心润麦香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赵树丛 字号:【

  几个月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不时爆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各种消息。许多国家停止粮食出口。有人问我,我国粮食安全不会有问题吧?我说不会!国家有几十年重中之重的三农政策,还有一批堪比钟南山的农业科学家。安徽农业大学的胡承霖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胡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年少时家境贫寒,靠父亲在坝上街菜市场摆摊度日。饥饿,曾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常说,他这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梦魇,就是中学时期饿得头昏眼花心头发颤的感觉。他考大学那一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河山再造,日月重光。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农学院,立志干一番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大事业。

  在南农读书时,他的导师是中国现代小麦科学奠基人金善宝教授。金教授为新中国培育了若干个小麦良种,特别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帮助农民提高栽培水平,因为育种和栽培是麦作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胡承霖不负恩师厚望,选择小麦栽培学作为主攻方向。江淮大地绵延麦田最终成为他书写初心丹青的“宣纸歙砚”。

  认识胡教授时,他已经76岁了。但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始终充满着青春般的激情和梦想。2003年,安徽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夏秋两季农业不济,粮食总产只有430亿斤,经过2004年的上下齐心发力,跃上了500亿斤台阶,达到历史高产水平。安徽是黄淮平原主要粮食产区,中央对安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寄予厚望,接下来,粮食生产的路子到底应该怎么走?我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

  2005年4月,胡教授给我寄来一封3600多字的长信。在信里他提出从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培训,建立高产示范田等几个方面主攻单产,实现全省小麦增产50亿斤的目标。这封信让我眼前一亮,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进而提高全省粮食产能的思路形成了。我和胡教授以及农委的同志们一起调研论证,形成了《安徽小麦高产攻关实施方案》。时任安徽省省长王金山肯定、拍板、批钱,凡是一把手的“资源”,他总能想到小麦高产攻关,总会向三农倾斜。

  方案出台了,增产50亿斤的口号喊出来了,省委省政府支持,原国家农业部充分肯定,上上下下也都赞同。但是,如何确保增产目标如期实现,我和胡教授深感压力山大。

  小麦是全球性主要粮食作物,是一个古老的广受欢迎的粮食品种。一般认为,小麦原产于中东地区,后传入中国。但近些年来,许多考古发现,中国也是野生麦驯化的国家,是小麦生产源头之一。不管怎样,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少说也有几千年之久了,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

  安徽淮河两岸,是我国小麦主产区,种小麦是当地农民的传统。民间有“走千走万,淮河两岸,大米白面”的说法。但是,就淮河流域麦产区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而言,安徽的单产是最低的,2005年,比全国平均亩产还低20斤。胡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没有突破传统套路。

  小麦是历经秋、冬、春、夏四个季节的粮食作物,生产周期230多天,传统生产的重点是两头。说白了,就是前期靠苗,后期靠天,深秋看墒抢种,三夏看天抢收。这是农民种麦的老路子,特别是到了“盖楼靠打工”的时期,撒一把种子就走了,到了麦黄的时候才回来,生产管理相当粗放。

  胡教授反复讲,决定小麦产量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贯穿于小麦生长的全过程。之所以小麦能产出如此珍贵的碳水化合物,就是在230多天里吸收了大自然光、热、水、肥的能量。所以,他和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的马传喜教授,在制订小麦高产攻关技术方案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农民对小麦生产的全周期进行技术管理。

  从播种开始,胡教授就坚持把用种量降下来。皖北农民为了多出苗,亩均用种量都在三四十斤,有的甚至达到50多斤。农民认为,种多才能穗多,穗多才能收成好。胡教授坚持,一定不能超过20斤。他在田头讲,到省电台讲,指导农机手作业他还讲。种少才能穗大,穗大才能粒多,粒多才能收成好。一亩少用15到20斤种子,单产能提高100斤以上。但是,淮河两岸,有些农民兄弟总是那么的豪放自信,不撞南墙不回头。怀远县有一个农民老孙,白天当着胡教授的面,一亩播了18斤种子,到了晚上还是不放心,又带着家人趁着月光,到田里偷偷补了10多斤,到了麦收时,别人家的田块比他家一亩多收200多斤,老孙懊悔不已。这成了胡教授的典型案例,当然老孙也成了胡教授的铁杆粉丝。在蒙城县,一个农民不信老孙的故事,胡教授说服不了他,硬是在田头和这个农民签了一份合同,如果少播种造成减产,全额赔偿。胡教授有个黑提包,里面装着四件“宝物”,手机、水杯、小铲子,和写满麦农、种粮大户、农机手、村干部、县乡农技人员的电话号码本,那时还没有微信,手机短信是他和农民的唯一联系方式,他的电话号码在省电台发布,淮河麦区农民都知道。那些盼着小麦高产的农民像追星族一样追着他。

  每到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我常常邀请胡教授一起去麦田里看看,学习他的技术管理思路,也和他交流怎样把复杂的技术要求,用简单的话语讲给基层干部和农民听。主攻“大县、大片、大户”的“三大”思路,就是我们在下乡途中讨论出来的,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时任亳州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马露,是一个极具责任心和三农情结的女同志,作风雷厉风行。她和胡教授一起,策划把涡阳县打造成安徽第一个小麦亩产千斤县。他们把农机手作为技术普及的主要对象,把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高产创建主体。他们总结陆杨村“测土配方施肥、深耕、供种、播种、植保、收割”六统一的经验,在涡阳全县推广。胡教授还研究改造播种机的漏斗,从技术源头上实现精播。真是喊破嗓子不如管住漏斗。一年之后,精播技术全面推行,覆盖了全省大部分麦区,仅少用种子一项就节省3.6亿元,成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在他的指导下,涡阳县实现当年小麦平均单产过千斤。随后,亳州实现了全市小麦单产过千斤。

  一般来说,大学教授学养深厚,总是能把技术问题讲得深奥复杂。但胡教授和农民打交道,总是能找到农民喜欢的语言,去推广他的栽培技术。他对小麦的管理呵护,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细致入微。出苗、分蘖、起身、拔节、孕穗、扬花、灌浆,每个节点,如数家珍。小麦拔节期是胡教授特别关心的一个阶段,他说小麦拔节是有声音的,像人的青春期一样,标志着性成熟,是能量集聚的重要时期,要特别注意给水给肥。2008年秋天到2009年春天,淮河流域遭遇罕见的秋冬春大旱。快到拔节期了,长势普遍不好,我和胡教授在怀远、五河一带察看苗情。他提出了“水肥齐攻”的救苗思路。他掰着指头算账,从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三点来看,只要一个麦穗多一个麦粒,一亩地就能多产30斤。如果浇一遍水,施十斤复合肥,就能增产100斤以上。他看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就又说了一遍。在他讲完第二遍之后,我脱口而出:“一遍水,十斤肥,百斤粮!”在场的农民日报记者夏树说,这是一条好新闻啊!

  那年,中央提高了小麦收储价格,我和省财政商量,给农民提前发放当年的种粮补贴和农机补贴。这个做法把农民抗旱保粮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千里淮河平原,“小白龙”随处可见,各类灌溉机器,各路抗旱人马,男女老少,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到了三夏的时候,淮河两岸喜讯频传,单产总产均创新的纪录。

  胡教授培育小麦就像对待孩子,对待农民就像对待亲人。有一年粮食收购过程中,我和相关部门的同志去皖北调研,县里同志介绍,邻省的一个县,国储收购比我们每斤高一分钱,我们的粮食都卖到外省去了。大家都知道,每到一地调查小麦产量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农业部门报的数、农调部门的统计数和粮食收购数量、农机用电用油、农发行收购贷款量等关联指标,进行比对,千方百计把情况搞准,把数字搞实。我们悄悄到邻省那个粮食收购点,看着长长的售粮队伍,我问那些售粮的农民是哪个县、哪个村的?确实,多数是安徽的。在返回县城的路上,我接到了胡教授的电话,他说有农民给他打电话,政府要制止到外省卖粮,那可要不得啊,一斤多卖一分钱,一亩地就多收入10块钱,农民高兴,这里有种粮的积极性啊!我挂了电话,心头一热。当即对县里的同志说,农民卖粮自由,站点自选,无论卖到哪里,我们政府都要搞好服务。后来,胡教授还专门就这件事到我办公室,说农民很感谢你,很感谢政府。我说,这是对我的一次深刻教育,增加收入是农民最根本的所盼所求,我们天天说这个“化”那个“化”,不管什么化,农民不增收都是“空话”,我不仅懂了“一斤一分钱”对于农民的分量,也悟出了常走麦田才会少走麦城的道理。

  2009年,胡承霖教授准备出版他的新书《安徽麦作学》,这是胡教授的第二部小麦学术专著。算起来他从事教学科研五十多年,只写过两本书,确实不多。但他有一箱又一箱的农民听得懂的培训讲义,有一稿又一稿的在田间地头广为散发过的小麦管理规程,有人说,他几十年观察小麦生长和科研数据用的纸片可以装满一卡车。在长途汽车上,农民一眼就认出来,他就是那个“泥腿子教授”,因为,成千上万的农民在田间课堂听过他的课。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皖北大地上。2010年,皖北农民和农技人员上书省政府,为他请功。胡教授说,我们一起搞了几年的小麦高产攻关,你给我这本书写个序吧。为大学教授的科技专著写序,我还是第一次。后来,这篇序言整理成《学习胡承霖教授,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农民日报》一版发表了。

  安徽小麦高产攻关的第一轮目标,是五年增产50亿斤。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统计,2006年,全省麦区平均单产600斤,到2010年达到680斤,“十一五”期间全省小麦增产79.7亿斤,超过攻关目标近30亿斤。自开展小麦高产攻关之后,我们又总结经验,陆续开展了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而且一直坚持下来了。

  今年,胡承霖教授91岁了,身体依然健朗,我离开安徽也已经十年了,但我们都还非常关注安徽的粮食生产。令人欣喜的是,安徽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粮食总产从2005年的520亿斤,提高到2019年的810亿斤,跃居全国第四位。

  其实,安徽的小麦单产跃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只是全国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部持续在全国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产量连续五年超过13000亿斤,中国人饭碗里装的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大米白面。行下春风望春雨,采来秋果避冬霜。正是有着像金善宝、胡承霖、马传喜这样一代又一代为国家粮食生产默默耕耘的农业科学家,无论国际粮食市场怎样变幻,不管新冠病毒如何捣乱,我相信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吃饱饭,吃好饭,是没有问题的!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