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定地 上设施 统收费——北京市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掠影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锐 字号:【

水,生命之源。资源性缺水,是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17年7月,为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城市发展原则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北京市形成集水务、发改、财政、农委等十个相关政府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围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方面,统筹开展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科技节水,专职推动北京市农业高效节水工作。

北京市“两田一园”高效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人员王茜告诉记者,《北京市推进“两田一园” 高效节水工作方案》确定了“细定地、严管井、上设施、增农艺、统收费、节有奖”的节水新模式。即:细定地,落实“以水定地”,实现农业用水总量负增长,总量控制在5亿立方米左右,划定粮田84万亩、菜田62万亩以及鲜果果园100万亩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严管井,对农业灌溉机井实施严格用途管控、严控机井数量、严格水量管理、严格计量管理等“四严”管理;上设施,对籽种、蔬菜、果树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不同种植结构采用不同节水设施;增农艺,采取农田集雨保墒、蓄水保墒、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统收费,根据各区实际情况确定农业用水水价,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节有奖,根据用水户节水工作开展情况及节水数量、考核结果发放节水奖励资金。

减少耗水作物种植,增加节水灌溉设施

2018年11月底,冬风已至,北京郊区大地一片荒芜。在顺义区赵全营镇万亩立方米示范区,10厘米高的冬小麦为大地增添一丝绿色。这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大规模示范麦田。

北京市以“调结构、转方式”从源头上对大水漫灌进行控制,对大水漫灌易发的高耗水冬小麦等大田粮食种植区,围绕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综合治理,持续调减种植面积。据统计,2017年,北京市粮田种植面积100万亩,比2013年减少74万亩,减少43%;2017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4.2万亩,比2013年减少30多万亩,2018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约为10万亩左右。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万亩立方米示范区流转土地种植冬小麦、夏玉米,已经给冬小麦浇过上冻水,指针式喷灌机停止了工作。在理事长陈领看来,大田节水设备的使用,让种田变得更简单、更省力。“像眼前的140亩小麦地块,人工浇水的时候需要3个人浇5天,而有了喷灌机,一个人只要打开喷灌机就自动浇水,最快四个半小时完成。同时,与传统大水漫灌、人工施肥相比,根据根系长度喷灌施肥,减少了肥料的渗漏,保守说可节肥50%以上。”陈领说。

北京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马志军介绍,北京市推动农业高效节水工作,在大田种植上推广喷灌,设施种植上推广以微灌为主。在小麦种植的地块,根据地块不同配套指针式喷灌机、地埋伸缩式喷灌、移动式喷灌机等不同的喷灌设备。一套指针式喷灌机设备30万元,虽然一次性投资高一些,但使用寿命非常长,可达二三十年,核算到每年的费用就不高。原来一亩小麦耗水需要180立方米,用了喷灌机亩耗水不超过百立方米。

“顺义区划定‘两田一园’高效节水面积31.77万亩,2018年施工10万亩,投资2.8亿元,已经安装了500多套滴灌、喷灌节水设备。”顺义区水务局农业节水项目办公室主任殷成福说。

在北京市“两田一园”办的调研报告中发现:对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小麦种植区,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600亩麦田采取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固定管道式喷灌,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1312亩麦田采取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移动管道式喷灌,顺义区赵全营镇新天地农业合作社1000亩麦田采取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固定管道式喷灌、移动管道式喷灌,有效控制了大水漫灌现象的发生。

精准灌溉显现成效,节水节肥降低成本

当前,以“两田一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载体,北京市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精准灌溉技术。

北京炫美种植基地的花卉种植温室里,迷你玫瑰、迷你仙客来等小型盆栽花卉在苗床上生长,暖意融融的温室飘着缕缕花香。有着多年花卉种植经验的王浩看着现代化的种植条件深有感触:“前些年种植花卉,一个个花盆都在地上摆着,浇水、施肥用水枪一盆盆浇,大部分水都流到地上,水流失严重。水里带着肥料,基地种植了1.1万平方米的花卉,仅肥料一项一年就损失5万元。”

2017年,“顺义区2017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项目”为基地新建的两个温室配套建设了节水灌溉设施,包括潮汐板和移动苗床、自控设备、电磁阀、雨水收集池等。

“现在,基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潮汐灌溉方式。水肥进入苗床,漫过床底5厘米高,以潮汐方式洇湿花卉,花卉浸泡五六分钟,水又回到水肥池里,一次水肥工序只需十几分钟。而且,以前一盆花每次浇水200克,而现在只需100克。不仅如此,以前在地面上盆栽种植花卉,留出过道方便工人作业,有20%-30%的使用面积损失。现在花卉搬上了可移动苗床,只需要留出一条过道,增加了土地使用率。”王浩说。

根据测算,2000平方米的花卉种植温室,每天浇水需要4个人,现在只需1个人就可完成农事作业。按照设施用水一亩地500立方米水的限额,基地一年用水指标是1.5万立方米,预计全年用水量在6500立方米。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孟凡玉告诉记者,2018年,北京农业节水紧扣绿色生态这一主线,围绕节水提质和节肥增效2个核心目标,集成示范推广3种模式16项农艺节水技术,100个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区共节水256.4万立方米。其中,设施农业示范以微灌施肥为核心,配套地膜覆盖、高效灌溉制度、灌溉自动控制和设施膜面集雨补灌等技术的微灌施肥技术模式,80个示范区亩均节水73.1立方米;生态粮田示范以喷灌施肥为核心,配套节水品种、高效灌溉方式、抗旱抗逆制剂、测墒灌溉等技术的喷灌施肥技术模式,12个示范区亩均节水37.5立方米;旱作农业区示范以抢墒播种为核心,配套抗旱品种、长效(缓控释肥)一次底施,深松保墒、集雨补灌、(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的综合节水技术模式,8个示范区亩均节水23.2立方米。

北京市设施农业、矮化密植果园、大部分观光采摘园以及集中连片粮食作物生产主要采取微灌、喷灌或小管出流等灌溉方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701提高到2017年的0.73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行水价综合改革,创新用水建管机制

在传统观念里,农业用水是免费的,只花电费就行。

水务部门建,农业部门用,建与用之间有脱节的现象;多个部门修建水利设施,各管各的,出现了“九龙治水”的情况;水是免费的,到底有多少水资源被浪费了,没人计算过……

诸多问题摆在眼前。2014年,房山区作为全国80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建立了“农业水量总控、提补奖相结合”的改革创新模式。新模式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总量封顶、限额管理。每年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下达到乡镇,通过农业用水管理平台,分解到村、到户。二是协商定价、超限额加收水资源费。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限额内每立方米不超过1元),全区260个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定价,超限额的一律按每立方米1.5元收费并加征水资源费。三是“三补一奖”、鼓励节水。智能计量设施安装由政府补贴;区财政安排700余万元补贴农业节水设施基本维护;改革1100名管水员队伍,创设片级和村级两级管水员制度;限额内每节约1立方米水奖励1元。四是科技支撑、精细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建成农业节水智能管理平台,全区2861眼农业机井计量设施全面上线,指导农户实行精准灌溉。

“水价综合改革重点解决了用水计量和后期管理。”房山区水务局总工程师于占成介绍,水价综合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水量计量,时时监控。在机井管道上安装超声波流量计,采集水量数据,通过远程传输数据到农业节水灌溉智能管理平台,综合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数据、地下水动态及机井抽水量,实现对农业用水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高立娟是顺义区木林镇王泮庄村的一名管水员,她每天的工作是查看村级农业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平台运行情况、在平台上填报数据、巡查机井房、查看管道设备。“平台可以监控到村里的54眼农业灌溉井,哪一眼井是哪个用水户用,用水多长时间,用量多少,一目了然。”高立娟说,顺义区农业用水的指导价是每立方米0.65~1元,王泮庄村“一事一议”,按照规定将限额内水价定为每立方米0.8元,超出限额的大田用水征收每立方米0.08元水资源税,设施和果树征收0.16元水资源税。在限额内节约一立方米水奖励0.3元。

2017年,王泮庄村收水费39万元,用水51万立方米。截至2018年11月22日,王泮庄村收水费23万多元,用水量38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总量逐渐减少。

在推进农业高效节水过程中,顺义区创新机制,实施“两田一园”农业节水建管一体化PPP模式,皆在构建投资主体多元、设施产权清晰、管理责任落实的现代化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同步实现节水效果持续、地下水采量压减、农民收益提升等目标。

2018年2月,顺义区水务局将“两田一园”范围内已建成的11.36万亩节水设施运营权移交给北京京顺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窦猛介绍,项目公司根据北京市相关运维标准,编印项目维护手册,在杨镇、北务镇、赵全营镇分别设立项目部,每个项目部配置管理和技术人员,建立常用物资储备库。设立24小时运维服务热线,随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

“2018年,项目公司完成了10万亩高效节水面积的建设目标,明年预计建设4万多亩高效节水地块,力争在明年年底提前一年完成项目建设总目标,使得顺义区‘两田一园’划定空间全部实现建设、运营、管护一体化。”窦猛说。

2017年,北京市农业用水5.0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2.8%,已经提前实现2020年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5亿立方米左右的目标。与2013年相比,农业用水总量下降了2.25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下降了1.47亿立方米。

到2020年底,北京市在“两田一园”范围内将构建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运营体系;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覆盖;全面实施农业灌溉用水限额管理,实现全计量、全收费;“两田一园”灌溉新水总量降至每年4.5亿立方米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5以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