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要强,产业必须强,发展才有动力;农民要富,产业必须旺,增收才有保障。2018年,云南省提出要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蔬菜产业是8大重点产业之一,也是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一个产业。“云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的现状如何?下一步如何推进“云菜”产业跨越式发展?近日,记者对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平华进行了专访。
选产业,调结构,从资源优势着手
记 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了,亿万农民才能就业增收,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地区千差万别,云南在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方面是如何做的?
王平华: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就是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找准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产业,走出一条带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聚焦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8大重点产业,就是从我们云南省的实际出发,发挥气候、环境、资源、品牌等优势,确定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蔬菜产业,云南在气候资源上有优势。云南省地域广阔,包含了热带、温带、寒带以及中间类型等七个气候带,地形、土壤类型多样,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形成了作物多样性的“立体农业”,为蔬菜生产“四季常青”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云南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据清朝李元阳纂《嘉靖大理府志》,嘉靖四十二年就有菜菇之属三十八;据《昆明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昆明就有芸苔、苤蓝、豆类、瓜类、茭白、葱、韭、蒜等数十种蔬菜栽培。第三,云南蔬菜种质资源丰富,共有1800多个品种,居全国第3位,并拥有大量珍稀和野生品种,民间经常食用的野生蔬菜就有100多种,蔬菜产业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我们以目标市场为方向、以销定产,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种植区域,把全省划分为三大优势产区:滇东及滇东北为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区,利用“天然凉棚”优势,以娃娃菜、菜心、芥蓝、西兰花、花椰菜为主打品种;滇南、滇东南地区为冬春蔬菜优势产业区,充分利用冬春热量充足的“天然温室”优势,以黄瓜、辣椒、茄子、番茄、无筋豆等为主打品种;滇中地区为常年蔬菜优势产业区,以生菜、油麦菜、青蒜苗、香葱等速生蔬菜为主。目前,全省蔬菜产区逐步集中,布局日益合理,不仅形成周年生产,全年供应,还通过提升最佳优势区的蔬菜品种竞争力,切实将自然优势转化成拳头产品,蔬菜产业实现了零星分散到规模发展的重大转变。
“健康、绿色、生态”的代名词是如何炼成的?
记 者:现在,云南蔬菜越来越多进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商场和超市。有人说,“云菜”正在成为“健康、绿色、生态”的代名词。请问云南是如何做到的?
王平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质量兴农之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农业农村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这是立足当前实际、破解突出问题、推进农业加快转型升级作出的工作安排。云南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上也一直坚持绿色化、品牌化、高效化。
一是大力推进基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绿色化种植、产业集约化发展。目前,云南省蔬菜“三品一标”累计认证产品 367个、面积297万亩,已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21个,12个蔬菜产区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建成24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和3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运往G20峰会的生鲜蔬菜让泸西蔬菜迅速知名,泸西蔬菜生产是全省叶菜生产的一个缩影,实现了蔬菜产品身份有标识,源头可追溯,蔬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全链条质量跟踪,让绿色云菜全程有保障。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做强龙头引擎,增强产业带动力。云南省从事蔬菜生产产业化组织1248家,其中从事蔬菜生产加工的企业506家,规模以上蔬菜加工企业269家。全省蔬菜加工产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4.7%。已基本形成了通海蔬菜集散地和蔬菜外销初加工地、昆明蔬菜批发和精深加工地等多个产业化组织集聚区,龙头企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度明显提升。祥云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从常见的2~3万亩夏季蔬菜生产,快速发展到如今的15万亩,县内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州级龙头企业22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
三是用品牌赢得消费者,促进产业高效发展。推进公共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三驾马车”同步建设工程,云南省蔬菜实现了标准园“园园有商标”、重点县“县县有公共品牌”、主要企业“户户有产品品牌”的格局。元谋冬早蔬菜、罗平生姜、高山娃娃菜,晨农恒兴、麒麟“堂生”、师宗“彩云”等深受消费者青睐。“云菜”品牌已成为云南蔬菜外销出口的名片,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消费者用购买力为绿色“云菜”强劲代言,进一步推动了云南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是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实现循环发展。云南省大力推进蔬菜绿色化种植,减少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增强土壤休养生息,力求与环境生态融合。玉溪市通海县蔬菜精耕细作40余年,菜农坚守对土地“取舍有度”,全面推进废弃菜叶转化有机肥,有机肥还田提升地力,2018年杞麓湖水质明显好转,综合评价达到V类。
2017年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1627.21万亩,蔬菜产量达2077.76万吨,产值446.7亿元,占全省农林牧业产值的11.8%,位居特色经作产业首位。一棵小小的蔬菜,通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擦亮了云南绿色食品的金字招牌,带领万千农民走上致富路,更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可以说,云南蔬菜产业正在绿色生态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记 者:展望未来,如何谋划云南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
王平华: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总体部署,我们通过集中有限的资金、成熟技术集成转化、要素集中聚合及模式创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产业发展进程。一是深入推进绿色化发展。着力加强和健全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进出口农产品监管、市场监管、质量追溯、生产环境监测等体系、平台和机制建设,研发推广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耕地轮休制度,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产业化发展。以健全全产业价值链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仓储、冷链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增值增效,推进云南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化进程,以全产业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推进营销模式创新。瞄准目标市场,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全国前二十强蔬菜果销售、加工、流通企业2~3家,加强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范式推广,加强市场开拓与培育,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蔬菜产品营销新模式。四是不断加强“云菜”品牌建设。加强“云菜”系列区域品牌建设。通过适度集中、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逐渐形成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通过品牌聚集吸引天下客商。加强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的扶持。通过大品牌带动大销售、促进大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