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千万工程” 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林健东 字号:【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于2003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一项伟大工程。15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下,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建成了千万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带来了万千农民群众的幸福笑脸。

  坚持全域乡村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完善城乡空间布局。按照“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要求,确定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1.6万个保留一般村的村庄布局,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推动多规融合在村庄落地,实现了保留村规划编制全覆盖,构建起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注重具有乡愁记忆的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加强农村建房管控,用好地域性农房通用图集,努力做到村庄建设保留乡村肌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全面环境整治打底。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2014年起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作为农村“垃圾革命”的主攻方向,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全面推行“四分四定”,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到61%。2014-2016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三年投入资金350多亿元,2.3万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510万户农户生活污水实现截污纳管,规划保留村覆盖率、农户受益率分别达到100%、74%。全面推开农村劣V类水剿灭战,全省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创新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滩长制,启动治污泥歼灭战,统筹实施清水河道治理等工程,全力清除农村河湖库塘污泥,2016年以来完成河湖库塘清淤2.5亿方、整治排污(水)口33万个。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生态化改造,目前全省每个建制村都有1座以上公厕。统筹开展农户改厕工作,全面消除露天粪坑,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98.6%。针对“两头美、中间乱”的现象,2017年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规划设计引领、卫生乡镇创建、“道乱占”治理、“车乱开”治理、“线乱拉”治理、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等六大专项行动。目前,全省已有1000多个小城镇完成整治任务。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确保生产生活安全,当年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019处,完成综合治理项目1860个。

  坚持全景美丽创建塑形。在加强环境整治的同时,坚持把全省乡村作为一个大花园、大景区来打造。全力推进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全面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圆满完成“一控两减三基本”任务,集中清除田园各类积存垃圾,改造提升和美化农田大棚、生产管理用房等设施,清理、合并田间电力、广电、通讯等各类杆线,优化田间作物空间布局,推动农业发展同步实现内在美和视觉美。围绕建设具有乡土气息、江南味道、浙江特质的“浙派民居”,坚持规划先行和有序实施,落实全面改造和重点保护,努力使每一个村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深入实施“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无违建县、乡、村”创建,全域推进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特色精品村、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示范县联建联创,建成特色精品村3000多个、风景线800多条、美丽示范乡镇300个、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示范县12个,初步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特色”的大美格局。

  坚持全力涵养文化铸魂。广泛开展“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和“好家风”建设,倡导“家家有家训”“户户亮家训”,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立训立规100余万户。按照“五有三型”标准,推进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文化礼堂建设,全省已累计建成1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大力保护历史古村落,从2013年开始,每年启动40多个重点村和200多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已开展七批304个重点村、1483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及时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实施《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整理好、挖掘好、讲述好乡村故事,让村庄更有灵气、更有文化底蕴、更有乡愁记忆。

  下一步,浙江省将以推进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为契机,以打造乡村振兴排头兵为追求,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全力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努力在全国乡村振兴征程中创造更好的浙江经验、提供更优的浙江方案、贡献更多的浙江智慧。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