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影响下的那些人、那些事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斯烈 字号:【

  我的家乡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2015年以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抓住生猪规模养殖向东北地区转移的机遇,大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大北农、伟嘉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养殖企业纷纷投资落户。今年过年返乡期间,与亲朋好友聊天时发现,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再结合2018年突然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小城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都带来了诸多改变。

  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

  辽宁省是发现非洲猪瘟最早的地区,也是疫情相对较多的地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辽宁省严格落实生猪调运监管和移动监管措施,跨省外调和省内调运都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严格控制。但辽宁是生猪调出大省,年调出生猪达千万头,兴城也是生猪调出大县,调运禁令造成了生猪市场极大波动。走亲访友时不少人提到,2019年1月初,县里一个规模较大的超市,普通猪肉价格最低为4.6元/斤,大部分菜市场的价格也仅为4.8~5元/斤。即使在过年期间,猪肉价格上涨到6~7元/斤,也明显低于很多蔬菜价格,出现了“肉贱菜贵”的现象。他们说,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这么便宜的猪肉了。

  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下跌,聊起原因,不少人从肉贩处听说生猪疫情导致禁运,本地肉多了所以价格便宜。但是基本没有人对非洲猪瘟有清晰的认识。一些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较高的人过年前到农村找熟悉的人家买百十斤的土猪肉,肉价比市场高50%左右。他们认为这样的肉既安全又有营养,是过年居家团圆的首选。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也不关注非洲猪瘟疫情,极少有人由于害怕传染而放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生猪养殖受到严重影响,但“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户收益。2017年底,家里的一个远方亲戚(简称“A”)在村里找了块地,准备发展规模养殖,并向我咨询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结合规避养殖市场风险和龙头企业到东北开展业务的相关情况,当时建议与龙头企业合作,按照“公司+农户”模式养猪,风险低而且收益稳定。随后,A与县里畜牧部门相关人员沟通后,与伟嘉公司达成了合作养殖协议。A负责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伟嘉公司的要求和规范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总投资140多万元,设计年出栏量2000头。2018年9月,圈舍完工后A与伟嘉公司签订了第一批代养协议,由公司提供仔猪和相关的兽药、饲料等物资,他负责仔猪育肥,公司统一按照协议价7.9元/斤回收。

  到A家拜年的时候,第一批出栏的生猪刚好全部卖掉。他如释重负地说,养猪的4个多月,每天都如履薄冰。期间刚好周边县市发现非洲猪瘟,他的养猪场甚至周边范围内的养猪场一旦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的疫情,就可能面临全部捕杀的风险,损失就太大了。而且就算躲过了非洲猪瘟,也刚好赶上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跌,如果只是自己养,这次要亏惨了,多亏当初与伟嘉公司合作采取这种“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生猪出栏的时候,市场生猪价格只有3.5元/斤左右,而伟嘉公司依然要按照当初协议规定的7.9元/斤回收生猪。扣除投入的农资和生产成本,这一批猪就挣了20多万元。按照这样的效益来测算,两年时间就可以将养猪场的全部投资收回。见到回头钱,他也终于可以安心过个好年了。

  过年后,A还准备养第二批猪。虽然还要重新签协议,协议价格还不确定,但只要有龙头企业在这里发展,他就有信心把养猪的事业做到底。

  生猪无害化处理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非洲猪瘟的出现却意外地保障了处理场的正常运行。随着不断扩大的生猪养殖规模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很多人看准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广阔商机,纷纷投资其中。一个朋友的亲戚(简称“B”),投资700万元左右建设了一个生猪无害化处理场,于2018年初开始投入使用。前几年,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安排了相关补贴资金,总额为80元/头,一般在年底统一核算后拨付。这个标准相对较高,即使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不能完全到位,处理场也有一定盈利空间。

  但是2018年底,B按照惯例去县畜牧和财政部门协商补贴资金的相关事宜时才发现,中央财政关于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补贴政策转变为切块下达,全市处理11万头病死畜禽的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约207万元,折合约18元/头,加上市县财政配套资金难以全部落实到位,企业开展生猪无害化处理的物化成本都不能完全覆盖,“处理一头亏一头”,前期投资更难以收回。尤为关键的是,在年底前他根本不知道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一年下来亏损金额较高。

  对于B而言,非洲猪瘟的出现却给企业带来了一丝转机。下半年,受非洲猪瘟扩散的影响,地方财政安排资金对普通猪瘟进行扑杀并处理,每头补贴80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的损失。虽然如此,但地方财政给予的补贴资金能否持续依然是个未知数,他并不能将处理场的前景全部寄托于此。

  目前,B正在多方了解和咨询2019年生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变化情况,再决定这个小小的无害化处理场还能否正常运行下去。

  相关政策建议

  对带动农户效果好的龙头企业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当前,东北地区的养殖龙头企业受到疫病、市场、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业绩面临巨大的下滑压力,其中很多企业属于上市公司,业绩披露和盈利要求更高。但这些企业依然坚持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保持规模养殖户的发展动力和积极性。如果没有这些龙头企业的支撑,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大量小规模养殖户根本无法承受这次非洲猪瘟导致的市场价格波动,停产、破产将会成为常态。这不仅会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也会影响全国生猪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带动农户效果较好、数量较多的龙头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帮助他们带动规模养殖农户共渡难关,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加大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支持力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属于政策性较强的业务,养殖农户一般不愿意花钱专门去处理,所以财政补贴资金对处理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调研了解到,该处理场建成以前,本地病死畜禽大都就地掩埋处理,既不卫生、也不环保。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同时,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