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贫困户解忧愁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湖南省南县青树嘴镇益丰垸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青延 字号:【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我是湖南省南县广播电视台一名即将退休的副科级干部,2017年元月初,自告奋勇,要求到贫困村去驻村帮扶。广播电视台党组经过研究,批准了我的请求,几天之后,我带着被子行李,来到了青树嘴镇益丰垸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两名帮扶队员一道,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青树嘴镇益丰垸村是湖南省南县40个贫困村之一。该村位于青树嘴镇北部,与大通湖相连,全村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80人,1234户农户,五保户54户,低保人数1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贫困人口247人。由于该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致使该村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我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以后,协同村支“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找上级公路、交通与财政有关部门的“关系”。我和村总支书记邹丽平,瞄准了时间找到县财政局局长,邀请他派人到村里了解交通落后与闭塞的情况,勘察有关地方的路基。几天过后,他亲自带人下村进行调查,回单位经过讨论后决定用“以奖代投”的政策,帮助村里修建2.5公里的公路。

  2017年以来,我和工作队员会同村支“两委”一班人,通过找“关系”,已投资为村里修建了20公里长的村级公路。如今,村里已组组通上了宽敞的水泥公路,汽车和摩托车来往穿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工作队帮扶的益丰垸村,与大通湖仅一堤之隔,地势低洼,水量充足,全村公路通了以后,非常适合发展稻虾共作产业。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积极引导村里的党员、干部和贫困户,成立伍友合作社,大规模发展稻虾产业,并从上级农业部门请来专家,在村里开办稻虾共作产业培训班,给村民讲授稻虾共生技术课,引导农户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到目前为止,1.1万亩耕地,已发展稻虾8000多亩,成为南县发展稻虾产业最多的村,年纯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尤其可喜的是,村里还有三十多个贫困户,通过培训以后到千山红农场和安乡县承包了1300多亩稻虾养殖基地,年收入300多万元。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是我们帮扶工作队干部的职责与目标。自从驻村帮扶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以后,在走访贫困户中发现有的贫困户家中有残疾人,可以通过体检,颁发二等以上残疾证,获得政府残疾人补助。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没有人引导他们去残联部门登记与办证,一直没有得到残疾人补助。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找到县残联,一一向他们说明情况,并和村干部带着6位残疾人,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随后再到残联进行鉴定,为他们办理二等以上的残疾证,争取到了政府补助。

  可以说,扶贫干部在驻村帮扶的工作中,能力有大有小,只要尽职尽责就好。在两年多的扶贫工作中,贫困户有什么难处,我和工作队员都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力争去解决。去年初春,村里有一位贫困户,嫁接的几百株黄桃树苗,卖不出去,我便帮他找“关系”,最后在邻县一位朋友的种桃基地上找到了栽种园地。

  老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尽管我在贫困村当一个扶贫队长,不算什么官,但在村里的老百姓眼中,也是上头派来的干部。对于老百姓的信任,我在驻村扶贫工作中,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去年初夏,我帮扶结对的一户贫困户,居住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养鸡条件,在走访中得知他家也想依靠养鸡发家致富,便打电话找外县养鸡的朋友,免费给他家送来了200只乌鸡苗。

  对于驻村扶贫干部来说,帮扶的途径有多种,需要用心去想办法。其中,消费扶贫就是帮扶中一种很好的办法。去年年底,该村贫困户王正文,自产的一些鲜鱼没有找到销路。我了解到这一情况,积极帮他家找“关系”,最后通过一位老领导,找到一家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他家的鲜鱼。

  消费扶贫是贫困户一种脱贫致富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两年中,该村贫困户中,大量的稻虾米囤积在家里,我和两名工作队员,想方设法找“关系”,联系酒店、学校,为他们的稻虾米找“婆家”,与此同时,还为他们的小菜,找定点单位供应,为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难题。

  两年多的驻村扶贫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尽心尽力一定会让贫困村尽快摘帽,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