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农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兴明 字号:【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务必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在发展乡村产业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注重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改革助推和科技驱动,重点发展特色高效产业,促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一要立足特色打造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在加工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发展,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接二连三”的联结点,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产业融合串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将产业基地与终端市场连起来,打造产销融合有机整体。二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创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构建产业化联合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要建立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体系,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可追溯管理机制,确保监管责任无遗漏、风险应对无缝隙,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追溯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紧扣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千方百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推动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结合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实际工作入手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见效,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当前,一是要突出五个重点,即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要加快农村厕所改造,对新建房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沿线及农家乐,鼓励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完成乡镇、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处理农村分散污水,鼓励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推行“户集、村收、乡运、区域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排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使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改造提升农村住房。建立农房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危房改造步伐,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建设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乡韵乡愁的乡村建筑,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别是畜禽粪污的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际工作中要避免千村一面、一刀切要求,要坚持因村施策,精准施策,分层分类推进。要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房前屋后、院坝、道路、溪河两岸“四个区域”,特别是门口、路口、村口、河口等“四口”节点,以基本消除白色垃圾、基本消除不规范的垃圾堆放点“两个基本消除”为阶段目标,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以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是要建立“省级主导、县市主责、乡镇主事、村社主体,农民主角”的责任机制,形成统筹合力,上下共同努力。尤其要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多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奖惩激励机制,推进民事民议、民建、民管。要探索建立受益村民适度付费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尤其是下乡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旅游业主、环保公益组织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坚持花小钱、少花钱,量力而行,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问题。

  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乡村绿化行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全面贯彻“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切实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模式生态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等措施,切实做好农业面源防治,助力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农田就是湿地公园、蔬菜就是绿地、果菜花就是花海、森林就是碳肺的新面貌。一是“绿山”。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减低效粮食作物、壮大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为路径,探索并推广“水中养殖生态鱼、江岸种植经果林”模式,让荒山变绿山,成为城市的碳肺和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二是“治污”。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耕地地力综合培肥,开展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加快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有机肥代替化肥。三是“改土”。加强污染源头治理,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的防控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开展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四是“净水”。加强水生生物生境的保护和修复,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推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引导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支持发展休闲观光渔业,把水产养殖场建设成为美丽渔场、水上景观。五是“减载”。严格畜禽养殖适养、限养、禁养区域划分和管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运行机制。推广“畜-沼-果(粮、菜、茶)”生态循环模式,形成种养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格局。坚持种养结合,以就近就地还田还地为主,支持畜禽粪便有效储存、收运、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紧扣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繁荣发展。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系统梳理“三农”改革任务,紧盯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一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二是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合理合法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水利设施产权及水价、供销、农垦等领域改革,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三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按要求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四是要稳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优选一批有坚强党组织领导班子、有资源禀赋、有群众基础的村,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各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按股分红。五是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其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实体。鼓励村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依托,以村为单位组建劳务服务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到2020年,80%的村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六是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开展“合股联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因地制宜推进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形成“大集群、小单元”,立足实际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必须把这个基础夯得实实的,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领导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重点是要建强基层党组织,选好带头人,整顿软弱涣散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与时俱进提高基层组织的建设质量。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农村千千万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着力从农村创业带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复员退伍军人、本土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中选拔一批村党组织书记,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全覆盖向贫困村、后进村分类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加强村后备干部培养储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始终把农民群众置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立足于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依靠农民群众促发展,与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切实加强实施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 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推进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强化基层战斗堡垒的战斗力,充分释放组织振兴第一牵引力的拉动效应。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务必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人民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滚石上山的精神,不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