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安徽绩溪尚村和潜山万涧村的调研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宾 万晨 龙文军 郭金秀 字号:【

  传统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修缮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宅古建筑,而应该是将村庄社会治理、文化资源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把村庄的生活环境建设好,把村庄治理得更加和谐有序。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不可再生的农耕文明遗产。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从2012年起,国家先后公布了5批共679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拟对这些村落进行重点保护。但多数地区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中更多的是从城市人(外来人)需求的视角,关注建筑和空间本身的建筑学或历史价值,而对生活在传统村落里的“人”的因素考虑较少;仅仅把当地的传统民俗、仪式等作为满足外来游客观光(猎奇)需求的“表演”,而忽视对传统民俗的进一步挖掘和发展。这样,民俗、仪式等传统元素也就不断丧失其内在精神,越来越与当地人的生活疏离,使得传统村落徒具传统之形而难行传统之实。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过度商业开发和“乱打造”现象,造成了对传统村落的破坏。

  两村试点项目的创新价值

  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组建联合团队(以下简称:“联合团队”)在安徽省绩溪县尚村和潜山市万涧村探索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试点。联合团队认为,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传统村落中的人都应该成为主体,发挥好作为村庄所有者和文化传承者的村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传统村落中的人如何使用这些建筑和空间,从来都应该是建筑和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首先需要将建筑和空间这些物的因素放到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在村民生计、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岁时节庆的大背景下考察建筑和空间的意义。传统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修缮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宅古建筑,而应该是将村庄社会治理、文化资源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把村庄的生活环境建设好,把村庄治理得更加和谐有序。基于这种理念,两村的试点项目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之路。

  这两个村庄都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尚村村落整体形态完整,保存清代老屋50余栋,独立祠堂6座;万涧村保留着400多年历史的杨家老屋、杨家祠堂、杨家花屋等古建筑。从人口和经济的角度看,这两个村如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空心化”程度比较高,青壮年大量进城,村庄更多扮演的是家属区的角色,平日里安静冷清,缺乏生机,只有在清明、春节等重要节庆日,村庄才会热闹起来。这表明传统村落在“空心化”表象背后,因血缘和地缘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从来就没有消失。

  动员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只有充分调动常住村民和离家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保护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为此,联合团队在两村探索建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经济合作社,作为村落保护和产业培育的实施主体。截至2018年12月,尚村有133位村民加入合作社,并吸引多位村民回乡创业。万涧村成立了“回味乡愁”传统村落经济合作社,有81户以现金入股、42户以房屋入股到合作社,流转了土地30余亩。为了规范和指导合作社发展,尚村德高望重的长者、自然村小组长等成立了尚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村落保护工作。为充分尊重和吸收村民意见,两个村分别安排一位驻村工作人员,与村民长期共处和沟通,了解村民真实的需求、愿望并反馈给规划师与建筑师,同时将规划师的设计、想法传递给村民,让村民从宏观层面对于村落的发展有更多的理解。联合团队全程指导规划的具体落实,尽可能使古建筑不被拆除、损毁或买卖,让村民享受村庄的保护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传统村落保护必须和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否则难以激发村民保护热情。为此,两村充分挖掘村落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手工艺等产业发展。为了将尚村传承千百年的民间手艺保护下来,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利用老屋被建立起来,为传统手工艺提供展演的舞台,既让村民传承了技艺、增加了收入,同时又提升了游客的现场体验感。停办多年的板凳龙表演恢复,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参与感、认同感,增加了村民的旅游收入。在改造老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坍塌废弃场地上的黏土青砖、老小青瓦、石头、未辅修的木料等建筑材料铺设墙面、地面,用当地特产的竹子搭建顶棚,设计幽篁里公共活动中心,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万涧村的“回味乡愁”经济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金丝黄菊,以产业发展的效益来反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乡村规划、文物保护、乡村产业培育等多个部门,只有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是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推动力量。两村试点坚持“四主”原则,即“政府主导、村干主抓、村民主体、合作社主营”,让各方力量都参与这项工作。潜山市成立多部门联合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天柱山管委会副主任任组长,两名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及龙潭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潜山市成立建设和融资平台,设立拯救老屋专项资金对现存老屋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潜山市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明确50万以下村落环境整治项目不需招投标,村委或村民理事会可直接根据要求组织村民自行施工,政府先行垫付部分资金,验收合格以后发放所有资金。鼓励村民成立村级施工队,鼓励老匠人参与古建筑维修工作。两村均筹集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00万元,安徽省保护维修经费16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00多万元,中规院投入项目资金70万元。

  注重引导乡村传统治理资源。早在1913年,尚村九姓共同设立了以粮济贫为宗旨的民间组织——积谷会,采取以姓氏人口实力摊股出谷和九姓以股享权共管的议事方式。尚村人采取全村粮食统筹的办法,确保所有村民不因饥饿贫困而影响社会稳定。尽管100多年过去了,积谷会也曾停止过活动,但其精神仍然在传承。2014年,尚村恢复了积谷会的活动。积谷会几位核心成员在村民中的威望高,号召力强,他们自己出钱出力,组织村民上山修路、保护村庄环境。积谷会已成为保护传统村落的中坚力量,通过积谷会组织带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若干思考和启示

  对于农民来说,村庄是生计所在,是生活家园,也是寄寓人生意义的最重要的社会空间。与普通村落相比,传统村落往往保留了更多更丰富的传统元素,如比较严格的家族组织和家族活动,比较完整的岁时节令民俗。但与普通村落一样,在市场经济和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村落中保存的传统元素也正在走向碎片化和衰落,保护传统村落刻不容缓。借鉴皖南传统村落保护案例,我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物质投入,更需要创新理念和机制。

  规划先行,精准施策。传统村落保护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传统村落保护无法离开村民生活而独立存在,首先要在深入调研并与村民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订村庄保护规划,指导村庄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不仅仅是修房子,而是要在尊重村落文化的基础上,把规划师的设计理念引入乡村,制定系统、全面的规划,包括古建筑修缮、文化传承保护、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不仅要修房子,更要让房子妥善使用,要让传统村落的各类要素真正活起来,在活态中实现可持续的保护,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一个安全、友善、富有生命力和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施策,不宜简单地将传统村落的资源整体出让给企业经营。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落,可以鼓励其适度发展旅游和康养等产业;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意义特殊、区位条件不太好的村庄,可以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兜底保护;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条件可以适当改善的村落,可以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村庄保护和建设。目前,国家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只有6799个村庄,建议与脱贫攻坚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样,对这部分村庄建档立卡,综合评估其区域和资源情况,发挥其优势,制订让传统村落村民都能接受的、合理的保护规划。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传统村落的保护最终需要人,为了防止出现“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在推进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要关注村庄发展中各类人群的需求,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首先要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其次也要满足从村庄走出去的人的需求,他们希望家乡既要建设好,也要留得住乡愁。从尚村和万涧村的案例看,很多在外创业的人有浓郁的乡土情结,他们虽然不在村庄居住,但对保护村落、改造家乡充满热情,只要有畅通的渠道和机制,他们普遍愿意为村落保护工作建言献策、筹资筹劳。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妇女,不能把他们当作村落保护的包袱,他们守的是传统村落的“根”和“魂”。在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当地老年人熟悉家乡、了解发展历史的优势,做到在房屋和公共场所的改造和修建过程中修旧如旧;发挥村民勤劳、善良的优势,带动大家参与到村庄的公益事业中去;重视在外工作人员关心家乡发展的热情,在村庄的改造中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让所有的人在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都能参与和受益。

  加大各方支持力度。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当地农民、村集体和地方财政难以负担,需要上级财政和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调研中了解到,被列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有一些中央财政资金扶持,被列为市县级的传统村落通常地方财政也会有一些投入,最尴尬的是被列为省级的传统村落,既没有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没有配套政策,成为传统村落保护最为薄弱的部分,同时这部分村落的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建议统筹现有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特别是要加强省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鼓励各地的爱心企业家、社会资本、艺术家等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参与方。另外,由于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工匠,每个民房的建筑风格都不太一样,项目建设公开招标成本高,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推进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任务的落实。

  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村落保留的多样民族文化,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作为活着的传统精神载体和表现形式,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村民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复制的灵魂厚度。嵌入传统村落的传统手工艺、民俗及价值理念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村落的魂魄。要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元素,发挥独有优势,把活的文化融入保护和利用全过程。要注重打造公共空间,提升村民和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注重保护特色文化元素,唤醒村民的共同记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作者单位:王宾、万晨,农业农村部政策改革司;龙文军、郭金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