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以绿色优质为导向打造特色品牌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克勤 字号:【

  “淮水润良田,鲜美传千年”,江苏淮安在2018年推出了整市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首批授权的企业中就有我们熟知的“盱眙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知名品牌。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打造“4+1”产业升级版,着力发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和高附加值、高颜值“三特两高”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特色优先,走上“名特优新”好路子。淮安市发挥临湖优势特色资源,助推盱眙县连续18年举办龙虾节,创建省级小龙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小龙虾育苗专项攻关,创新小龙虾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5万亩。深化拓展“盱眙龙虾”大品牌效应,推出的“盱眙龙虾米”在上海一炮打响,先后获得全国首届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和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等殊荣,实现了“培育一只虾一个产业,带动一座城一方百姓”的独具盱眙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发挥地方畜禽独有品种优势,突出“淮安黑猪”作为农业农村部16个主推“地方猪”品种之一,肉质细嫩芳香特色,成立“淮安黑猪”产业联盟,依托南农大淮安研究院建成种质资源库,加大核心群的提纯复壮,引进秋歌农牧、温氏等企业扩繁、产业化开发,集种苗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一体的淮安地方特色猪“全产业链”体系正在构建形成。淮安种植养殖历史源远流长,青莲岗文化发源于淮安,5000多年前淮安先人就在此种稻捕鱼,挖掘农耕文化并赋予新内涵。“好水、好土、好味稻”“天下粮仓,淮米飘香”的“淮安大米”,先后在5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大米”。“淮安红椒”“金湖莲子”“金湖芡实”等地方特色产业产品不断被培育壮大,多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良好势头,齐心协力推动淮安农业产业走上特色化、差异化的名特优新之路。

  树牌创牌,吹响“品牌强农”集结号。截至2018年底,先后创建农业农村部地标产品8件,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0件,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品牌发展基础优越。基于此,从2017年起邀请专业公司创意规划,在2018年推出了整市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融入淮安千年人文、千年的农耕历史、千年的淮扬菜美味、千年流淌不息的河湖文化,提炼出“淮水润良田,鲜美传千年”品牌价值内涵,并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淮河水神“巫之邪”创意而成了IP形象“巫奇奇”,一经发布亮相就迅速走红全省全国。首批授权的四大类、11家企业,不乏“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知名品牌,利用“母品牌+子品牌”模式,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集中宣传,与中农垦、苏宁共建网上销售渠道,建成线下体验店3个,有效改变品牌“小而散”“各自为政”的局面,“淮味千年”及旗下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增强,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一个招牌。

  品质优先,打响“质量兴农”大战役。淮安市制订“三特”产业标准化生产规程120多项,用标准化守住质量线。特别是“淮安大米”全程标准化生产规程获省标批准,“六统一”标准化生产的稻米企业达153家,年大米产量140万吨,销售收入约70亿元。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APP上线运行,严格执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四个最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将高品质“管出来”。同时,利用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建设农产品田头市场、冷藏库,发展“洗剪吹”、粗包装等初加工,实施错季错峰销售,减少产后损失,由“卖原料”转为“卖产品”增值增收。大力招引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把产业链条延伸拉长至精深加工,先后招引农产品加工项目600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过2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06:1,淮安双汇、苏食、温氏和华石四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产品加工500强,还有两家企业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二十强”,39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拓展农业功能,拥有各类休闲观光经营主体629个,建成白马湖、马头镇“菜趣园、鱼趣园、兰趣园”、盱眙绿博园、涟水金鸡坨等多条精品农业旅游线路,美丽宜人景色让“农民不愿走,游客不想走”,农产品变成了礼品,农民就地成了导游,年接待游客559万人次,实现收入14.06亿元,一二二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形势喜人、前景广阔。

  生态优先,奏响“绿色兴农”主旋律。淮安市开展治土治水治废、控肥控药控除草剂,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和休耕轮作、深耕松地,资源化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常态化农业投入品、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七大”专项整治,从根源上保障产业绿色底色,将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产出来”。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922万亩次,应用率90%以上。引进紫山、淮香、朵朵等数十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建设秸秆收贮场100多家,农机补贴秸秆打捆设备购置,争取中央财政项目2个在金湖、洪泽建秸秆发电厂,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94.6%,根治了乱抛乱烧的难题。推广生态发酵床、全程无抗畜禽生态养殖新模式,深化“263”整治禁养限养,7个县区全覆盖争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率91%,资源化利用率达88%。推广应用滴喷灌、水肥一体化、物理生物防控、统防统治等绿色种植技术,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率65%,农药用量较2015年降了近10个百分点、化肥用量同期下降了9%,每年内河湖泊增殖放流鱼虾苗3亿尾涵养保护水资源,累计有效认证“三品一标”超1000个,活体小龙虾成功出口香港,淮安大米年销南京10万吨,绿色产业正转化成为绿色经济,绿色兴农主旋律唱响在淮安广袤田野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三农办)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