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旱作农业推动旱区绿色发展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天金 字号:【

  我国旱地面积超过10亿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旱作区地域广阔、物种多样、光热充足,是粮经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旱作区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发展滞后,多属老、少、边、穷地区,是扶贫攻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主战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立足特色,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动旱区绿色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旱作农业的新使命、新任务。

  我国旱作农业历史悠久、成效显著

  旱作农业是指在缺乏灌溉条件的干旱缺水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经历了传统旱作、探索发展、集成创新、大规模推广等阶段,初步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表现为“四个明显”。

  旱作技术集成推广明显加快。以传统旱作的精耕细作、抗旱保墒为基础,探索形成针对性强、简便实用的六大技术模式:西北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西北、华北、西南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的半膜覆盖技术;西北绿洲灌区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河西走廊灌区的垄膜沟灌技术;黄土高原及南方丘陵旱区的集雨补灌技术;东北、华北春旱区的抗旱坐水种技术。技术集成推广促进了旱作区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避灾转变,由广种薄收向高产稳产转变,由传统抗旱向现代节水转变。特别是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率先突破,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旱作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节水增粮”行动等重大项目,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9亿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七五”至“十三五”,旱作农业一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展抗旱品种、节水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研发,形成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700多个,示范面积1000多万亩,带动每年单项技术应用面积超过4亿亩次。

  旱区农业种植结构明显优化。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力求作物生长期和降水期同步。甘肃夏秋作物比例由44:56调整为31:69,陕西在陕北推行压杂扩薯,宁夏中部干旱带大力发展马铃薯和地膜玉米。山西谷子、燕麦、荞麦等小杂粮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010至2016年谷子产量增长110.4%。在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镰刀弯地区,逐步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200万亩,推广抗旱品种2700万亩,扩大雨养150万亩。因水种植、以水定产的种植结构正在形成。

  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旱作农业重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连续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粮食、蔬菜水果采用节水技术每亩分别增产70~100公斤、300~500公斤,亩节本增效80~140元、600~1000元。“十二五”期间甘肃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6742.3万亩,累计生产粮食3837万吨。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1140.6万吨中旱作农业贡献704.7万吨,占61.7%。陕西年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2000万亩次,带动主要作物单产增长10%,苹果产量达到1100万吨。马铃薯采用水肥一体化亩增产3000~4000斤,近10年种植面积增长26.7%,总产量增加50%。

  旱作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亟待绿色转型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按照提质增效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尽快由总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加快推进旱作农业绿色转型。

  旱作农业作用更新变革。旱作区是我国贫困高发区,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旱作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北方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比重由1980年的41%上升到2014年的56%,温饱问题有效得到解决。当前我国农业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业提质增效、旱作产业兴旺、旱区乡村振兴成为主要任务,旱作农业的作用由“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推动旱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就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为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旱作与灌溉区域融合交互。传统的旱区和灌区是相互独立,截然分开的,现在逐渐显现出融合交互的新趋势。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传统旱区很多地方具备了一定的灌溉条件,用水保障大大加强。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灌溉区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出现无水可灌的现象,局部灌区有向旱作雨养农业回归的趋势。如华北地区每年超采地下水近50亿立方米,形成了12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河北省大量关停机井,通过财政补贴推广“一季休耕、一季雨养”种植方式,以旱作雨养支撑节水压采。旱区与灌区融合交互发展,促进了旱作农业范围拓展和手段丰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旱作生产技术转型升级。地膜覆盖作为操作最简单、成本最低廉、农民接受度最高的旱作农业技术,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用量达到150万吨,对提高旱作区粮食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地膜特别是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白色污染”的问题。据典型调查,新疆绿洲农业区及内蒙古西部亩均地膜残留13公斤左右,西北黄土旱塬区、东北风沙旱作区及华北北部亩均地膜残留7公斤左右。农田残膜破坏土壤结构、阻碍水肥运移、影响作物出苗和农机作业,危害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旱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现有技术,构建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又一次绿色革命。

  旱作农业产业蓬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变化,人们更加重视杂粮的健康保健作用,旱区优质、绿色、健康特色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产业越做越强。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2012年提出振兴小杂粮产业计划和实施工程,积极构建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推进杂粮、干鲜果、草牧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使全省小杂粮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据统计,目前杂粮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超过150家,年加工量为全省杂粮总产的1/5以上,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有效带动旱区农民增收致富。以有机旱作农业支撑优质农产品生产,带动旱区特色农业、功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准确把握有机旱作农业的科学内涵

  有机旱作农业,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农耕历史文化提出的新理念。这里的“有机”不能简单等同于有机食品的“有机”,应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有机旱作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环境的生态性、生产的绿色化和产品的有机型。

  旱作区自然环境的生态性。旱作区大多地处偏远,工业不发达,相比其他地区土壤洁净、水质清洁、空气清新,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保持了最初的绿水青山。旱作区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日照时数2000~2800小时,白天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积累,农产品品质优良。水资源是制约旱作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同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既要重点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又要兼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我国旱作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依靠蓄积自然降水和增加有机肥投入,培育农田自然生产能力。可以说,旱作农业具有天然的绿色生产特性。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干燥冷凉气候,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投入量较低。据2016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西北旱作区马铃薯亩均农药成本为8.96元,远低于华北地区的40.97元和14.1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化肥投入上,甘肃省2016年亩均化肥用量16.3公斤(折纯量),比全国亩均21.9公斤低25%。有机旱作农业就是要充分发挥其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特性,把过高的水土资源消耗降下来,把过多的化肥农药投入减下来。

  旱作区农产品的有机性。有机旱作农业的有机是“大有机”的概念,是指绿色、营养、健康和生态类型的农产品,切忌狭隘、偏颇地理解。旱作区物种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是谷子、高粱、绿豆、荞麦、莜麦、燕麦、糜子等多种小宗特色作物的主产区。由于生长环境特殊,杂粮一般产量不高,但品质优异,其产品特征表现为自然原生态、绿色无污染。

  抓好五大工程,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健康发展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旱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旱作区基础设施水平。

  抓好旱耕地培肥改良工程。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培肥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常态化,充分利用测土结果,补充土壤匮乏元素。抓实有机肥替代技术,分区域、分作物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积极推进农田残膜减量,严格用膜标准,探索保水剂、秸秆覆盖等替代技术,开展多功能地膜、全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减少残膜污染。

  抓好节约高效用水工程。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集中力量开展以抗旱保墒、集雨蓄水、高效用水为核心的节水抗旱技术推广应用。做好旱区墒情监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因地制宜建设软体集雨窖等小型集雨补灌设施,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

  抓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充分利用测土手段,实现作物氮肥实时监控、磷钾肥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的因缺补缺,构建有机旱作农业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打造一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效果。

  抓好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重点示范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完善主要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精准预报。因地制宜,发展应用新型植保机械,利用无人机等开展全区域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构建四大体系,强化有机旱作农业机制保障

  强化生产体系构建。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加快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区域特色,调优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开展轮作休耕,集成绿色生产模式。强化农业人才建设,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服务能力。

  加快技术体系创新。建立区域协作攻关机制,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深挖传统技术精华,准确把握前沿方向,形成有机旱作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以绿色生态和提质增效为导向,探索建立有机旱作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推动产业体系发展。树立品牌强农理念,强化有机旱作农业品牌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效益。挖掘特色杂粮等农产品的天然绿色营养价值,利用农交会等展示平台,扩大市场知名度。引导树立“粗粮进城”营养均衡观念,扩大城市消费。

  支持经营体系构建。旱作区地形复杂,地块零散,要健全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市场机制和政策,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鼓励创办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社等,探索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健全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农机作业、节水灌溉、统防统治、精细加工、物流仓储、农业电商等环节开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作者系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