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 文化铸魂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振伟 字号:【

  关于乡村人才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2018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增加到8.3137亿,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59.58%。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优秀人才及青壮年人口流向城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行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一些短平快项目,如“招才计划”“农民工返乡创业计划”等,都是有益的,必要的,可以短期发挥作用。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需要着眼长远从基础抓起,需要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支撑。

  (一)“常青藤”人才培养

  深化农业(林、牧、渔、农机、水利)职业教育改革,疏通正规教育向农业农村输送人才的通道,为农业农村培养“常青藤”人才。

  全国涉农(含林、牧、渔)高等本科院校466所,年招生13.4万人,独立设置的高等本科农林院校39所,年招生19.5万人,其中涉农专业5.7万人,占29.4%。全国本科高校涉农专业中,农村学生占比58.4%,其中39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农村学生占比为55.4%。全国涉农中职学校270所,占中职学校总数的2.53%,年招生18.89万人,占全国招生总数的3.24%。涉农高职院校38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2.74%,年招生6.06万人,占全国招生总数的1.73%。每年农业高中专招生合计45万人,生源从5%下降到2.12%(2017年)。

  长期为农业输送人才的涉农职业教育,现在处于“办亦难,不办亦难”的窘迫境地。不办,农业农村有需要,办,怎么办?招生难、教学难、就业难,就业后待遇低、地位低、跳槽多。农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首选就读普通高中和普通大学;其次是进入非农大中专院校;无法选择的学生只有“华山一条路”,进入涉农职业学校。近些年,随着就业便利化、自由化,大批农村初高中学生直接选择进城务工跳“龙门”,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涉农院校招生困难,涉农专业日渐萎缩,涉农毕业生大量脱农,乡村振兴人才岌岌可危。

  对现行涉农职业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从招生、课程设置、教学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就业激励、政府支持等方面全方位调整改革。农业比重大的地市,在已有涉农高职学院或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开办乡村振兴学院。涉农职业学校已并入其他综合性学校的,加挂乡村振兴学院牌子,设置乡村振兴相关专业课程。鼓励非农大中专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管理营销、文化旅游等)开设面向乡村振兴的专业。针对涉农专业生源大幅度下降的现实,免除涉农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对困难学生给予助学补助。职业学校的财政经费应依法逐年增长,涉农大中专职业学校人均经费标准,应高于非农同类学校,提高涉农专业学生国家奖学金额度。支持职业农民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采取弹性学制,并对年龄适当放宽,学费纳入国家助学政策实行减免。改革涉农专业教学模式,打通中职进入高职通道。对涉农职业学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建立激励机制,比如:符合乡村振兴方向的创业,其融资享受政府补贴的金融服务;建立优秀乡村振兴人才档案,由人力资源或农业相关部门管理,允许“县(市)管乡聘”,在编制、待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设立政府乡村振兴人才奖励基金,鼓励社会各界、知名企业捐资设立助学、兴业基金,允许税前减计扣除;在乡村服务达到一定年限,在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时放宽条件;优秀的乡村振兴人才还可定向特招直接进入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队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团组织领导机构中,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应有相应名额。定期评选表彰乡村振兴优秀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改革,规范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化、职业化的农民群体,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坚,是专业技能型、生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人才,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办人以及各类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人才。

  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起步较早。原国家科委1986年启动了旨在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引向农村的“星火计划”;原国家教委1988年启动了旨在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向农村普及实用技术的“燎原计划”;原农业部1990年启动了旨在培养农村科技应用带头人的“绿色证书工程”计划,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职业技能鉴定”;原农业部、财政部2004年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计划,2006年启动了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计划等。各地兴办的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以及原农业部主办的农业广播学校,都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奠定了一定工作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质量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91.8%,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

  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持之以恒做下去,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政出一门。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协调机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自成体系,培训资源、资金分散浪费,形不成合力。全国要统一规划,统一编写教材,统一协调布局培训资源,统一组织实施。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财力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给予保障,落实职业农民免费培训制度。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工园区、示范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以回乡下乡人才流动带动资金、信息等要素回流农业农村。三是加快农民职业教育专门立法,或者通过修改职业教育法,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

  (三)统筹城乡人力资源

  统筹城乡人力资源,激励和约束并重,畅通城市人才下乡通道。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教育、卫生、文化、规划、建筑、园林等)到乡村和涉农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制度,建立城市卫生、教育、科技、文化、财会、经营管理等专业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并将此作为一项约束性条件,并与发展机会和待遇挂钩。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和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鼓励公职人员回乡任职。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护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倾斜(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建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定向交流机制。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地区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广大农民的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乡村文化振兴的任务主要有:

  (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人们要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宪法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也是处理国家与公民关系、公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道德和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农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教育要融为一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融为一体;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要三管齐下;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村民道德评议会要共同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要经常化、具体化。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乡村优秀教师、医生、人民讲解员评选活动,都是看得见的抓手,要坚持不懈。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诚信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教育手段,也要利用好。

  (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另一重要目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方式,是农耕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与大自然作斗争形成的“聚族而居、守望家园”的居住方式,造就了农耕文化顺应天时、尚德守法、以和为贵、善良淳朴、诚信重礼、宽容节俭、团结互助、规范秩序的价值取向。农耕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本理念。农耕文化是包容、多元的文化,科学技术、农政思想、物候天象、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等都是农耕文化的组成部分;北方文化、南方文化、汉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充实着农耕文化宝库,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延绵千年。现代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发源的,优秀的农耕传统文化不能丢。

  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划定乡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乡土博物馆、民间曲艺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把优秀农耕文化遗存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学生教材和农民教育课程中,增加反映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政治、文化、社会工作者,应深度挖掘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振兴乡村传统工艺、文化旅游、重塑乡村生态文化结合,会产生旺盛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和国家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信仰、宗旨、旗帜是共产党人成功的法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条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乡村振兴。要把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