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绣花一样做农业——探寻台湾精致农业的奥秘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雪梅 字号:【

  最近,记者随全国“十佳农民”团组赴台走访参观“小而精”的台湾现代农业,即人们常说的“精致农业”。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对其深入探访中,处处展现出来的那种精益求精,把种地这种粗活当成绣花一样的艺术来创作;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心经营、追求极致的精细化管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湾人多地少,三分之二面积为山地与丘陵,现有农业人口296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2.8%。这和大陆南方一些省份的情况很相似。

  提起“精致农业”,大家都很熟悉,大陆现在也正在做,只是台湾早发展了20多年。从客观层面看,台湾通过发展“精致农业”,依托“新农业运动”等系列农业政策调整,以及“三生”“三力”等政策的全面推行,不仅较好地保全了农业不可撼动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形成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地区竞争力都达到较高水平。从具体感受看,台湾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从实地比较看,两地农业有些差距,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差距,更有理念、思路方面的差距。

  小而美——

  “农地+创意+文化+教育”

  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位于素有“山之城、水之乡、花之都、艺之镇、健之邑”的台湾南投县浦里镇。

  这座占地13公顷的农场集合花卉造景、自然生态与悠闲住宿休憩于一体,走进农场,不难发现园内设计概念是将花卉、植物融进建筑、屋顶、墙面,就连卫生间也在一片绿荫丛中……置身其中,每一个小角落都会有不经意的花花草草与你偶遇,仿佛欣赏了一场小型花博展。

  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前身“台一种苗场”,1991年由台湾神农奖得主张国桢创建,起步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苗圃,以培育花卉和蔬菜的种苗为主。2001年开始发展观光农业。2002年,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站;2003年,设计了充满浪漫和新奇感的水上花屋;2010年兴建南芳花园宴会厅,推出花餐养生料理。在这个占地13公顷的大花园里,花卉造景、自然生态与悠闲住宿,从赏景看花到体验农事,让几十万游人乐在其中。

  “从一粒种子观察生命的奥秘,用花粉装扮多彩人生”。台一的这一服务宗旨,得到了充分验证。

  然而,台一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在花卉乐园的基础上继续向高深挖掘。

  台农张国桢这样说,休闲农场卖的是什么,休闲农场不光是让游客过来到你的农场玩一玩、住一住的农家乐,休闲农场还应该卖头脑、卖创意、卖文化。

  于是,台一引入了教育的概念。他们凭借农场生态体系,建成了科普生态教育馆,成为台湾第一家教育农园。仅“自然生态教育”这一项,每年就吸引4万台湾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成为很多台湾学校户外教学的固定基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生态养蜂场是最有人气的场馆之一,学生可以现场观察蜜蜂采蜜的过程以及蜂蜜制作过程,深受家长与学生的欢迎。

  台一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农场有多个专业解说员带领你深入探索和体验多项精致DIY,甚至聘请了多位艺术文化顾问,添设了一批融生态、艺术为一体的典雅设施,提升了休闲品质及文化教育内涵。

  通过创意引领、文化充实、产业链拓展,借力使力、“借题发挥”,台一将一个小小的种苗场经营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知识性观光企业。台一农业的成功转型,得益于追求极致的不懈努力,是台湾创新农业的一个缩影。

  走近台湾休闲农场,给“十佳农民”留下深刻印象。“近年来,大陆休闲农业发展很快,催生出了一批休闲农场,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亮点。但一些农场经营理念还是盲目追求高大上,动不动流转几百亩上千亩地,形式大同小异,文化挖掘不深,缺乏竞争力。台湾休闲农场各具特色,不刻意追求农庄的面积、规模,却从细节入手,不一定每个功能都很齐全,但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特色,让游客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美和乡里亲情的暖。”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合作社理事长张亚利深有感触。

  台一休闲农场用“自然生态教育”成功摆脱假日经济之忧,在炎炎夏日仍然游客爆满。这让湖北省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辉深受启发:“发展休闲农业绝不是种几亩地、盖几间房、做几顿饭那么简单。我们合作社占地54万平方米,从一产的果蔬种植,到二产的深加工,再到三产的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均有涉足。今后发展要做减法,把农场当作艺术品去经营,重点放在挖掘土家族文化、打造风土人情上。”

  小而精——

  “从吃菇到赏菇、玩菇”

  “蘑菇不仅是蘑菇,它还能成为漱口水和面膜等日用产品。”走进台湾彰化县埔心乡埤脚村魔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颠覆了“十佳农民”对蘑菇的印象。

  建造这个“蘑菇王国”的主人是神农奖得主方世文。

  推开菌菇生产厂房门,云雾缭绕,沐浴在雾状渗透水的粉红菇、杏香菇、黄金菇和银耳,色彩缤纷。“菌伞像五块硬币大小就能采收”,方世文一边向“十佳农民”解说,一边伸手将成熟的杏鲍菇放入篮中。

  “这个只有十平方米的菇舍,15天一个周期,可生产7000包,每包30元,创利21万新台币(约合4.7万元人民币),一年可有24次收成。”在菌王“黑美人”生产车间,方世文用数字印证新科技带给蘑菇产业的价值。

  魔菇部落前身原为“大村农场”,主要是从事菇类的菌种供应及栽培,最早是采取传统菇舍的栽培方式。方世文几次赴日本、荷兰考察,他惊讶现代化栽种所带来的效益,便从海外引进无尘室设备,研发创设了“生产、采收、包装全程无尘”的科技农法,不用农药,采用生态养菇法,针对不同菇类的生产特性、人工调节生长环境,从光照到温度再到湿度,菇类需要什么环境就提供什么环境。目前农场菇舍全部采用物联网控制系统,达到了农业4.0版本水平,生产八大类菇,供应台北最大餐饮业集团,还外销香港、新加坡等地超市。

  不仅仅满足于“吃菇”,随着农场的转型,方世文不断在“赏菇”“玩菇”上做文章,做精菇产业,深挖菇价值。

  通过学习与技术攻关,引入现代化的工业技术,掌握了菇类萃取技术,从各类蘑菇中提取相应物质,点菇成金,开发了系列深加工产品,包括银耳面膜、护手霜、精华乳、化妆水、酵素液等,还开发了菇酱面、杏鲍菇香肠、蘑菇泡菜等多种多样的蘑菇产品,这些吸引了大批游客。

  通过改造旧式农场,转型为主题农场,结合亲子休闲、生态教育和乐活美食,开发了太空包生产过程和菇类种植供游客参观,让游客在轻松游玩之外,也能对菇类的生态有所认识,形成了“一菇多吃”的格局。

  从钻研蘑菇自动化栽培、菌种技术,到开发菇保健养颜产品,再到推广农场生态教育,魔菇部落用绿色理念,结合菇菌产业上下游,致力于科技创新,不贪大求全,而是以精细管理和精深加工来收获利润。创立10余年来,建立了以魔菇部落为中心,辐射周边100余亩的蘑菇生产基地,每年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游客。

  “十佳农民”纷纷为“一菇多吃”的探索点赞。“一个原本很下游的蘑菇生产基地,因为不断创新,建立了技术智能化生产,最终改变了蘑菇种植单纯农业模式,发展成了立体化以菇为媒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不得不佩服台湾农民把‘小而精’做到了极致。”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万富感慨颇多:“这几天我边学边思考如何把台湾农民这种精雕细刻的发展理念与我们公司正在研究的宋茗茶博园概念性规划及经营策划方案结合起来,打造成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品牌硅谷’。”

  小而专——

  “不求一味做大,只求做好做长”

  “台湾农业小而专,专在持之以恒,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不求攻城略地,只求持盈守成。”来自西藏江孜县、在内地求学11年、从南京农大毕业后带领藏民从事青稞生产加工的小索顿在宏基蜂蜜生态农场,听完一家四代经营“蜜蜂”事业的故事后,有感而发。

  南投埔里的宏基蜂蜜生态农场是台湾最有名的蜂蜜产地。在农场的生态导览馆,随着解说人介绍,在短短十几分钟,就让人们对蜜蜂的社会结构、生活习性、蜜蜂产品有了直观的认识。这个现代气息十足的农场,背后却是一段漫长的故事,一个兢兢业业的家族、一段延续50多年的传承。

  宏基这个品牌,是由赖朝贤创立的。他子承父业,成为蜂农世家第二代养蜂人,在1992年获得了神农奖,在与蜜蜂相伴的50年里,对大自然的敬重与对蜜蜂的钟爱,让他领悟出“产量不等于质量,卖产品不如卖生活”的观念。

  原为以散养蜂为主的农场,后逐渐发展为以体验为亮点的休闲农庄。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主人的独特品位和人生风格。

  “我们的蜂蜜是一种纯天然的能量体,顾客去体验它,在补充生命能量的同时,也是体验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为此,赖朝贤印刷在精美宣传册上的,不是他的产品,而是蜜蜂的分工、蜂巢的结构和他本人的人生感悟。

  现在农场的经营者是赖朝贤的女儿赖晓莹,像许多传统的台湾家庭一样,迫于生计,祖辈不得不从事农业生产。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到了赖晓莹这一代,尽管家族企业仍与农业有关,摆在她面前可以选择的路却有很多。父亲年事已高,赖晓莹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协助父亲守住养蜂的初心。目前赖晓莹的孩子也在学习养蜂,一家四代人传承与努力,共同为“蜂”事业打拼。

  父辈的责任与情怀,加上年轻人的创新意识,构成了这个家族“传承”二字关键所在。关于养蜂、关于农业,赖晓莹有着自己的思考。

  在接手蜜蜂养殖产业之后,赖晓莹将农场转型为休闲观光农场,不仅继承了养蜂取蜜的作业,更规划了多项主题展馆。蜜蜂生态导览馆,成为学生户外教学的好去处,除了设置烘焙馆制作多种美味的蜂蜜糕点,还有许多DIY的体验项目。此外,观光农场还有一条特别打造的百万蜜蜂隧道,让民众可以与160万只的蜜蜂“亲密接触”,此项目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

  如今的宏基蜂蜜生态农场,每年有10多万人在这里度过一段寓教于乐的好时光。宏基产出的蜂蜜占全岛的三分之一,是台湾地区唯一打进欧盟市场的品牌。目前,农场每个月收入100万元人民币,每年缴税200万元人民币。

  “宁愿把蜂蜜卖给800个客人,也不要让一个人买走800罐”这句话是父亲传给她的“生意经”,也是赖晓莹必须面对的行销课题,身为第三代养蜂人,她的责任不仅是生产端的品质稳定,更要注重末端的品牌传播。

  “每一个典型的成功背后都孕育着坚持。我惊叹几代人坚守一件事,更惊叹于有些为了保持风格不扩大生产规模。坚持品牌并非仅仅为外部收益,更多的是企业的内在追求。”云南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美秀敬佩有加,这种“不求一味做大做强,只求做好做长”的价值观,才得以守住一个品牌,延长“保质期”。这种坚持,对于整个社会都有意义,保传统、守信誉才能产生恒久力量,才会沉淀社会的富足,拓展发展的动力。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台湾农民那种几十年如一日,把从事农业当作毕生的梦想和事业,坚韧不拔、追求极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七天的参观访问,共参访了桃园、苗栗、台中、彰化、南投、嘉义、台南、云林等台湾西北、中南部8个县市16个点,“十佳农民”每到一处都要刨根问底、虚心问策,从初来的兴奋,到深入的思考感悟,他们纷纷表示要细悟台湾的成功经验,见贤思齐,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