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治理模式 让群众气顺、心齐、劲足——陕西汉阴县以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陕西汉阴县突出抓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建立“三线” 联系机制,强调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建设村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村监委会、村级经济组织、社会组织“ 六位一体”的治理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新了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陕西省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总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常年外出人口6.3万人。辖10个镇、141个村、9个社区。过去,全县镇村干部仅有1300余名,难以直接联系服务26万农民群众。为解决乡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力量薄弱、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2014年在双乳镇双乳村开展试点,探索推行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村级治理平台为依托的“三线两化一平台”(简称“321”)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三线”联系机制

  搭建服务群众桥梁

  党员联系群众。通过年初承诺、日常践诺、年终评诺,对农村党员全年实行积分制管理,重点把上级政策宣传到户,把支部决议传达到户,把公益活动发动到户,把意见建议征求到户,搭建了党组织与基层群众的桥梁,密切了党员与群众关系。双乳镇三同村党员刘武林动员联系的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加入合作社,有效带动246户贫困群众增收。目前,全县有2123名农村党员与群众建立了帮联对子,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在各村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将每周三定为“选民接待日”,每季度召开选民座谈会,收集民意、分类交办,年终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切实增强人大代表公信力。2016年以来,全县629名各级驻村人大代表,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4100条,全部回应解决。

  中心户长联系村民。全县由群众推选中心户长2354名,协助镇村做好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治安联防、重点人群帮教等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群众危难急事,构筑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推行“两化”管理服务

  织密联系群众网络

  管理网格化。村内进行网格管理,村级为一级网格,村民小组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按20~30户、70~120人划分若干三级网格,全县共划分三级网格4876个,各网格长由“三线”人员担任。矛盾纠纷、环境卫生、代办事项等全部纳入网格,将网格内人员、资源、服务事项信息化,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全覆盖”。

  服务精细化。依据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类别将村民划分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由“三线”人员分别实施绿色、黄色和红色管理。在此基础上,建成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综治维稳等七方面于一体的“321”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和“三线”人员手机APP,依托信息系统和手机APP提供精细化服务,实现信息多跑路,干群少跑路。

  建强基层治理“一平台”

  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积极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主体、村委会为执行主体、村监委会为监督主体、村级经济组织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六位一体”治理平台,构建以德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治理体系,汇集推动乡村振兴合力。

  建强支部发挥领导作用。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把“三线”人员作为培养村干部的重要途径。建立“三联三管强核心”工作机制,县级领导联镇、部门联村、干部联户,纪委监委延伸触角管住村干部权力,村财审计管好项目资金,持续扫黑除恶管住违法行为。

  强化德治发挥示范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依法制定村规民约,逐村制定,逐户签约,开展评议,监督落实。大力推广优良家风家训,征集优选家风家训200余条。

  建立两类组织发挥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经济组织,全县共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1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8家,互助资金协会116个,促进农民人均增收超过9%,2018年带动4435户农户增收脱贫。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全县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80余支,红白理事会、文体协会等社会组织300余个,筑牢党支部统一领导,村委会、监委会和各类组织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开展民主协商发挥主体作用。出台村级民主协商议事制度,推行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工作机制,依托院落会、小组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对村里公共事务、复杂纠纷等广泛开展民主协商,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

  “321”基层治理立足农村“熟人社会”,创新工作理念,实现了乡村由管理向治理、由传统到现代,人口和资源由散到聚,村级集体经济由空到实,农民群众由穷到富,整村由小美到大美的六大转变。通过健全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提升了村民自治组织化和规范化水平;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了德治落地生根;通过民主协商,将群众对村集体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通过“三线”人员与服务对象拉家常、增感情,拓宽了群众的诉求渠道,能及时发现、掌握矛盾纠纷隐患,有效预防了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家庭失和、情感失迷的“五失”人员恶性案件的发生。2018年,全县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321”基层治理模式使群众的气顺了、心齐了、劲足了,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陕西汉阴县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