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呼伦贝尔,一望无际,绵延的油菜花海为草原涂上了金黄的色彩,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扎兰河农场里,农场职工周小宝专心地聆听老鲁给他讲解“无巢础、无铁线”的养蜂秘籍。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皮肤黝黑的大汉便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蜜蜂专家”鲁树泉。
从十多年前开始摸索试验,到如今发展起“甜蜜事业”,年产蜂蜜60余吨,增收300万元以上,鲁树泉的一小步带动了扎兰河农场转型发展的一大步。而这只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呼伦贝尔农垦广袤的土地上,近年来,这个大草原上的农业国家队以绿色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向特色产业要竞争力,向三产融合要效益,趟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释放出新时期农垦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从“老五样”到“新花样”,实现“一亩园百亩田”
山林环绕、水网密布,素有江北水城、芸豆之乡之称的古里农场如今因中药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50岁的任淑华是大兴安岭地区第一批尝试中药材种植的人,是古里农场远近闻名的“药材西施”。采访任淑华时,她正在田间给种植户讲解种植技巧,她拿着刚挖出来的白鲜皮,介绍该种类中草药的生长习性、管理办法和市场行情,忙得不亦乐乎。经过14年的探索,已基本摸清中药材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术,每年纯收入超过50万元。2012年,她牵头成立合作社,目前有种植户95户,每年产销各种中药材120多吨。
任淑华说:“过去只知道埋头种地,不知道抬头看市场,自从我开始研究中药材种植,才知道中药材的亩效益要比大豆、小麦等作物翻好几番,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好项目。”
大兴安岭垦区将种植中药材列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导产业之一,几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以扶持中药材种植。“这些中药材的亩效益是大豆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真正让职工群众看到了一亩园百亩田的发展前景。”古里农场党委书记张柏清告诉记者。
为了加快农场的转型升级,从2015年开始,格尼河农场积极打造大豆、青贮玉米、杂粮种植生产基地、木耳种植基地和肉牛羊养殖基地,积极推进良种种植和养殖,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两年我们也在尝试种些杂粮。等这片高粱熟了,加工后就直接运往四川宜宾的叙府酿酒厂,属于订单农业,预计亩产1100多斤,总净利润可达400万元。”格尼河农场场长张思军说。
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了越来越多新花样。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喜说,过去产业结构单一,以小麦、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老五样”为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农业领域的“大块头”,集团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扩大中药材、牧草、马铃薯、甜菜等特色作物种植,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体系,打造现代农牧业的大基地。目前马铃薯突破15万亩,中草药突破30万亩,认证有机小麦、有机杂粮、有机肉类等产品41个。一幅绚丽多彩的兴垦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基地到“淘园”,百姓捧上金饭碗
听说过认养大米,你听说过认养灵芝么?在牙克石农场的生态园“市外淘园”,认养灵芝成了刷爆朋友圈的爆款产品。
在生态采摘园里,各式各样写着不同名字的灵芝别致可爱,来自北京的王先生刚刚为自己精心挑选的灵芝写下了名字,“只需要80块钱,就可以认养一棵灵芝,管理员会随时在微信上上传灵芝的生长动态,方便又便捷,等长大后免费给我们邮寄到家可以作为盆栽,这个创意太好了。”王先生说。
牙克石农场生态园距市区不足10公里,占地170亩,近年来以生态采摘特色产业为基础,完善了生态旅游业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在花海观光、休闲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了采摘、餐饮和农产品销售一条龙,2017年就盈利了20万元。
宜里农场四连的民俗文化驿站,也是近年来游客的“香饽饽”。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非物质文化艺术品,选购到农垦生态健康产品,体验美丽乡村生活。
在剪纸艺术展厅,以剪纸艺人张晓慧为核心,展出了包括剪纸、相纸溶刻、丝薄磁力动漫剪纸、烙画等艺术种类的作品,让游客在观赏风景之余,从作品中可以欣赏领会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农垦文化、知青文化、民族文化等。
在农垦生态健康产品展厅,蜂蜜皂、猴头菇、松子等各式特色农产品让人应接不暇,而这些都是宜里农场独具特色的“宜品健客”品牌产品,原生态、绿色、安全、健康,让您深刻体会到舌尖上的农垦,别样的滋味。
“呼伦贝尔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区位、生态资源文化优势独特,国内外知名度影响力巨大,已成为呼伦贝尔市主导产业。在呼伦贝尔共有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农垦还有军垦情怀、农耕文化、工业生产、品色小镇、乡愁寄托等独特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呼伦贝尔农垦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贯穿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值转型的必要因素。通过一二三产融合,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促进集团农牧业、加工业等产业的提档升级,增强旅游产业的带动能力。”张天喜说。
据了解,目前呼伦贝尔农垦与中科院合作编制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专家评审,列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大盘子,与相关旗市区进行了旅游工作对接,达成了共建共赢意向。
从地头到餐桌,绿色底色护航发展
呼伦贝尔地域辽阔,水草丰美,农畜产品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加之丰富的林下资源,可谓占尽“绿色”的天时地利,这也一直是呼伦贝尔引以为荣的“资本”。
绿色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呼伦贝尔农垦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绿字上做文章,点绿成金。
特泥河农场的生态采摘园里,农场政工部长丛明给我们摘下了刚成熟的黄瓜,让我们品尝。“这个采摘园里的果蔬都是用我们自己的有机肥种出来的,让你吃到小时候的味道。”丛明说。
丛明口中所说的有机肥厂离采摘园不远,该厂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以上,以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作为原料,保证了油菜等作物的品质。
这只是呼伦贝尔农垦探路农业绿色发展的举措之一。从巍巍兴安岭到茫茫大草原,一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绿色革命正在推进,为农业生产筑牢绿色之基。
与中科院合作稳步推进生态草牧业示范区建设和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共完成32万亩天然草原保护建设,退化草原改良效果显著。64.5万亩高标准土地整治项目全面实施,节水灌溉建设突破百万亩大关。
在生产环节,呼伦贝尔垦区建立了合理的轮作耕作体系。以免耕、秸秆还田为重点,将免耕播种技术同深松整地、秸秆抛撒、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相结合,实行四年一循环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即第一年深松整地休闲,第二年播种小麦、收获留茬、秸秆抛撒覆盖,第三年创茬播种油菜,第四年地表处理(耙茬)、播种大麦。通过使用发酵秸秆还田,为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三河马场、特泥河农场、谢尔塔拉农牧场,为了实现油菜高产高效试验,垦区试验示范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效果明显。油菜滴灌区亩产493斤,较非滴灌区增产368.4斤,增产率达295%。该技术不仅已在垦区推广,还辐射到了周边农村地区。
“不仅成为大粮仓,更要成为大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农头工尾。”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兆民说,“农业生产从总量不足转变为供求结构性矛盾,集团应该发挥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加优质多元产品供给,打造农业产业化航母。”
发展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更需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呼伦贝尔这座以大草原而闻名的城市多了一张新的名片——“中国芥花油之都”。
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用油的需求逐年递增。瞄准这一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食用油的分析,呼伦贝尔农垦加大对高品质食用油的研发,开发出了“苍茫谣”芥花油。经过在市场上的试水和检验,该芥花油凭借呼伦贝尔独特的生态环境、物理压榨的生产工艺和营养健康参数,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全国唯一的“春油菜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我们精选绿色种植基地双低油菜籽作为专用原料,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物理压榨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绿色无污染、无任何添加剂,确保产品绿色、纯净、健康。”公司董事长储静彦说。
“集团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中,加快农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全面推广绿色植保、精量播种、精准用药、精准施肥和水肥药一体化等先进技术,逐步实现绿色、增产、高效。”胡兆民说,目前,集团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种、自养、自加、自销的全产业链模式。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消费者通过扫码产品,可以追溯到产自哪个农场、哪块土地。还可以了解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施了什么肥打了哪些药,什么时候浇过水……
目前,呼伦贝尔农垦绿色有机农业进一步发展,总监测面积达到484.6万亩,小麦、大麦等27种产品获得绿色和有机食品证书,16家企业成为农业农村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单位。
从靠天吃饭到“钢铁战士”,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这是目前最大最重的三河牛,重量高达1.5吨。”在谢尔塔拉农场,我们见到了中国最牛的牛,红白斑点相间,体型庞大,格外“俊俏”。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品种,获得了呼伦贝尔市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一等奖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河牛具有耐粗饲、耐高寒、抗病力强、宜放牧、乳脂率高等特点,是个乳肉兼用的品种,非常适合我们饲养,远比其他的品种好养,挣钱!”牧民朋友格日图高兴地说起了三河牛的饲养好处。
作为“三河牛”的故乡,谢尔塔拉农场通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培育专业技术团队,建设了三河牛繁育科技中心,积极发展繁育壮大三河牛核心群。截至2018年末,谢尔塔拉三河牛繁育科技中心累计销售特培小公牛200头,销售冻精细管38767支,为发展壮大周边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户经济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助力现代农业,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实现了高产高效。
谢尔塔拉农场十年九旱,然而这已不再是农场人的烦心事,在成片的大豆田里,记者看到一排排自走式灌溉机正在大田里劳作,工作人员只需要每天开启机器,设备就会自己运行。
“我们克服了连续三年的大旱,这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机械化和节水灌溉。”谢尔塔拉农牧场场长刘爱荣介绍,2011-2018年,农牧场共安装铺设田间输水管道400公里,购置安装大型自走式喷灌设备439台(套),新建蓄水池17座,水浇地面积由2014年前的2.1万亩增加到25万亩,水利覆盖率已达到80%。
面对连续三年农业受灾的严峻现实,呼伦贝尔农垦全力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目前全口径有效灌溉面积超100万亩。据了解,目前凡是有节水灌溉覆盖的农田地块,基本上都能够保证单产、总产不减,经济效益稳定,这证明了垦区现代节水灌溉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前景。
在特泥河农场,一排排“钢铁战士”帅气亮相,播种机、收割机、割晒机等大型农机设备一应俱全,让人感叹现代农业的魅力。“使用这些大型现代化机械,600万亩耕地可以在一周之内播种完毕。”丛明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呼伦贝尔农垦拥有世界先进的大中型机械设备5万多台件,总动力74.2万千瓦,80%以上耕地集中统一耕种,实现了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田间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科技实力雄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0人,农业科技贡献率71.38%,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累计为国家生产粮豆油3750万吨,肉90万吨,奶670万吨。
“下一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将以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一批农畜林产品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释放农垦体制机制改革活力,朝着打造现代农业航母目标努力。”张天喜说。
(图片均由本刊记者许雪亚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