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在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兼任吉林省委农办扶贫办主任、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向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驻村帮扶的三年多时间里,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真抓实干,带领向阳村提前3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获得吉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
于勇,浓眉大眼,标枪般直挺的身板,他是吉林省委财经办在2015年底派驻到靖宇县向阳村的“第一书记”。“本以为扶贫与贫困户们的目标一致,开展起来会顺畅,但还真没那么简单。”回想起过去几年的扶贫工作经历,于勇说。进村第一天,向阳村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向阳村的“下马威”
向阳村曾是靖宇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18户270人中,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占比均超过三成。村民住的是泥草房,走的是沙土路,种的是低产地;普通村民日常生活全看“老天脸色”,贫困村的帽子一戴多年。民风也很差,打官司、上访告状、打架斗殴比较多,是个被称为“老大难”的落后村。
进村对接的第一天,向阳村就给扶贫干部们来了个“下马威”,村党支部牌子因为几个闹事的村民故意毁坏而躺在垃圾堆上,而村干部告诉于勇说是要换牌子,过去很长时间他才知道实情。于是,于勇便在村党员大会上立下誓言“要让村党支部的牌子立起来、让党旗在向阳村飘起来、让党员站出来”。
刚开始扶贫时,许多老百姓对扶贫干部不信任,有的还故意出难题。在研究产业项目时,村民们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有的还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你说东,他偏说西。但为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于勇和扶贫工作队只能耐心做思想工作。
“让村党支部的牌子立起来”
于勇进村后,经过调研,制定了因地制宜脱贫发展的工作方案。向阳村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蓝莓种植。很快,村里种上了600多亩的蓝莓,成为“精准脱贫蓝莓产业基地”。“向阳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我们就研究实施什么产业。”于勇说。
每个产业项目实施前,都做3个以上工作方案,与村民充分协商论证后选择最佳方案实施,把风险降到最低,让群众利益最大化。每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前,都会按照村长远发展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充分考虑百姓的长久利益。比如,在建设围栏过程中,直接将边界向里腾退1.5米,预留出绿化带,经过于勇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村民虽然答应了,但心里仍有意见。可当按照总体规划建设好后,尤其是绿化带里种上既美观又有经济收益的果树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于勇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3年多来,于勇和扶贫干部共为向阳村谋划实施了21个具体项目,涉及村容村貌整治和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方面,争取资金740万元,完成了村内等1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由破败不堪的贫困村向绿美宜居的小康村大步迈进;在产业发展上,争取资金165万元实施了蓝莓种植、金谷鸭养殖、能繁母牛养殖3个产业项目,使每个贫困户脱贫致富都至少有两个项目的双重保险,户年均可增收1万元,让贫困户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有了更加牢固的保障。
截至2017年底,向阳村已通过贫困村脱贫摘帽16项指标验收,实现了脱贫出列。过去,一提起向阳村,村民都感到抬不起头,现在都自豪地说向阳村是靖宇县的“小台湾”、长白山下“小香港”。
“让党旗在向阳村飘起来”
于勇带领扶贫工作队用三年时间,兑现了进村时的誓言。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对村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要求,确保了项目保质保量实施好。“在广场施工中,施工方负责人找我谈,想要随坡就坡,广场平面保留5度倾角,这样就会节约很大成本,我没有答应,当时我的反应就是,老百姓能答应吗,我怎么能够拿百姓的利益做交易?还有黄牛购置时,销售方找我谈,我给他们确定了原则,到村里来谈,而且要‘两委’班子成员都在场,如果有人干预,找我说情,项目就免谈。”于勇坦承,在这方面可能得罪了一些人甚至是对他有过帮助的当地干部。但是,赢得了民心。
单位为支持扶贫工作专门配了一台商务车作为扶贫用车,往返长春和靖宇县途中,于勇以身作则,与工作队员一起乘坐客车,只有在为向阳村考察项目、实施项目、组织村民培训时,才启用这台车。
在驻村工作中,于勇不怕风吹日晒、天寒地冻,始终亲力亲为,经常行走于泥泞的田间地头、炎热的施工现场以及百姓的门前院落,以实际行动和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赢得了百姓的信赖与支持,彻底转变了向阳村老百姓对驻村干部固有的偏见,由原来的处处唱反调变成了积极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扶贫有苦也有难”
在长期驻村工作中,因靖宇县高寒山区的环境和工作的劳累,于勇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拄着双拐依然坚守在扶贫第一线,村民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拿着鸡蛋、罐头等到驻地去看他。
曾经有一段时间,于勇拄着双拐乘客车前往驻地,客车司机每次都会搀扶他上下车,并把最后一排座位都给他,让他躺着。对他说,“你这又何必呢,向阳村又不是没你不行,在省城养病多好”,可于勇告诉他,“向阳村目前处在谋划项目、实施项目的关键时期,我作为第一书记怎能缺席?我走路费劲,但脑袋没问题,我可以出思路、把方向、抓落实,如果我不在现场,我怕有些细节他们把握不好。”
病情严重时,双膝肿得不能弯曲,但于勇依然坚持驻村工作将近两年时间。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些事,有些贫困户都止不住落泪……
如今,按照吉林省里规定,已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的贫困村,因机构改革原驻村人员撤回,于勇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于勇说,扶贫工作经历,是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说实话,扶贫工作其实挺苦,但从中能够品味到坚守初心后让百姓信赖的苦中之乐;扶贫工作其实挺难,但难中也能体会到践行使命后,为百姓破解难题所获得的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