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位于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是一个典型的纯苗族聚居村。集体经济是村集体建设的重要抓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精准脱贫、迈向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五年多来,十八洞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与全体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既完成了脱贫攻坚的重任,开始了走向乡村振兴的征程,也成功盘活了资源要素,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可行道路。
抓产业整资源
实现多赢局面
产业优先,带动村民致富。作为偏远落后山村,只有先让村民增收,才有开发集体经济的基础,而要让村民增收,必须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产业脱贫规划,确定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劳务经济、乡村旅游五大产业,然后因户施策,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开展技术培训、进行市场对接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产业。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先后成立苗绣、黄桃、油茶、蜂蜜等产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进一步增收的同时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当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12128元,致富奔小康已成为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目标。
拓宽思路,发展“飞地经济”。十八洞村人多地少,且耕地也四处散落,难以集中利用,要想在本村发展规模农业可以说“难于上青天”。面对这一局面,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经过多次考察、磋商,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发展集体经济。2015年,十八洞村与花垣县农业龙头企业“联姻”,成立十八洞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流转土地1000亩,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专家的帮助下,种植优质猕猴桃。合资公司中,村集体占股份10%,村民以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合计占股份39%。2017年以来,已连续两年向入股村民发放产业收益金。2019年,猕猴桃进入盛果期,预计村民收益还会更多,村集体经济也将开始享受分红。
因地制宜,形成“水厂模式”。土地贫瘠,山高林密,是十八洞村曾经的写照,也是造成十八洞村“千年贫困”的重要原因,但换个角度,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山林资源也是十八洞村一直没有得到开发的宝藏。2017年4月,十八洞村与步步高集团达成协议,在本村投资建设十八洞山泉水厂,建成后日产量达8万瓶。在山泉水厂中,村集体享受15%的利润分配,并且以“50+N”的模式获得保底分红,即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每销售一瓶水再给村集体经济1分钱。这种“资源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也成为十八洞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在目前已经开始运营的十八洞旅游开发公司、特色民宿酒店、专业合作社等企业中,村集体均以相同方式参与企业发展。
整合资源,积蓄发展势能。2019年,村“两委”开始对全村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资产进行了整合:将全村旅游资源打包,与旅游公司签订协议进行开发打造;流转全村绝大部分村民田土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主要服务乡村旅游进行土地规划开发;注册或是收回了35大类超过50个小类的“十八洞村”商标,保护集体的无形资产。十八洞旅游开发公司于2019年5月正式开始运营,通过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让十八洞村的旅游服务水平大大提升。目前日平均接待游客在2000人以上,并已吸纳村民超过40人直接就业。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十八洞村实现了集体、村民、公司、游客“多赢”的局面。
统筹谋划,拓宽增收渠道。十八洞村的集体经济有三大支柱:一是乡村旅游。除了在旅游开发公司中占有分红,目前村“两委”也正着手筹备用既有集体资金开办集体餐厅和特色民宿,让更多村民享受旅游发展红利。二是教育培训。利用十八洞的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面向党政领导、乡村干部、青少年团体,分别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为集体增收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三是品牌授权。挑选优质企业,以品牌或是“资金+品牌”入股,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联合周边村庄,打造规模农业。
发展村集体经济
要把握好五对关系
资源与资产的关系。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资产,但资源开发必须服务于集体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解放思想,让资源加快向资产转化,同时也必须有序、适度,不能竭泽而渔,给子孙后代留下“负资产”;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壮大集体,让集体资源真正造福全体村民。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经济的发展应当与村民个人利益的发展相互促进。既要能够统筹全村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利益让渡调动鼓励村民个人的发展动力;既要始终发挥党支部举旗定向的战斗堡垒作用,又要通过民主议事吸纳村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受益范围和持续时间应当是发展集体经济时的重要考量。在确定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时,应当放弃只能产生短期好处、带动少数人群的产业,选择能够产生长期收益、带动多数人群的产业;在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牺牲部分短期利益,换取可靠的长期利益,增强集体经济后劲。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农业发展要有品牌意识,要先将品牌做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提高数量;要因地制宜,围绕本村优势、特色开发集体产业,不能“拿到盘里都是菜”,匆忙发展一些本村不适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
合资与合作的关系。合作是比合资更深层次的发展集体经济的要求。落后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借助外界的帮助,初期可能采取合资的方式来合作,但如果在合作过程中没有学到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方法,没有培养起本乡本土人才,那就只是浅层次的合资而不是深层次的合作。合资式的集体经济难以长久,只有合作式的集体经济才能形成集体发展的不竭动力。
延链条重品牌
促进集体产业提质升级
要加快无形资源向有形资产的转换。没有集体经济,村集体的各项建设就没有抓手。首先要充分利用既有品牌资源,深化村企合作模式,在合作中充分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要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将资源转化为资产,拓宽集体经济来源,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让绿水青山早日变为金山银山。
要围绕三产融合的目标优化集体经济布局。通过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留住利益链。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开发农业服务和乡村旅游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间的连接和桥梁作用,形成三次产业有机融合,“1+1+1>3”的良好效果。
要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集体产业提质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根本就是要让农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能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为发挥集体优势,做好存量文章,十八洞村将对已有集体经济产业进行提质改造,将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将产品种类由单一型、大众型向多样型、品质型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试水特色商品定制、高端旅游等细分市场,以更人性化的思路打造集体经济品牌。
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乡村治理中的“杠杆”作用。在做大集体经济收入规模的同时,十八洞村将完善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既要让集体经济成为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工具,也要让集体经济分配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以维护集体公共利益,维护村庄公序良俗。
(作者系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副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