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无污染大白菜,纯正蜂蜜,高山蘑菇……“高、精、尖”扶贫产品逐渐崭露头角,“文化底蕴、原生态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广告语慢慢渗入人群,越来越多的扶贫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但价格却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一颗白菜70元,一袋蘑菇100元,一罐蜂蜜200元……不看农产品品质,单从产品本身来看,是市场上普通农产品价格的两倍甚至三倍,扶贫产品不能只做“高精尖”,产品的包装能够打动人心一时,却不能持久。
扶贫工作是长久之计,要用市场经济来调节,未来能够让农民自己通过农产品的销售,满足自家的生活需要,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真正的扶贫。扶贫二字站在大众的角度,要做的是“扶”,扶是他人的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找准扶贫产品的消费人群,“高消费”人群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扶贫产品的消费者是普通大众。每一个扶贫产品都应该有单独定义的消费人群,2018年末我国贫困人口1660万,还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所以仅仅靠“高消费”人群的市场调节是不够的,在选择和定义扶贫产品时,就要考虑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减少生产成本,打造中端产品,让扶贫产品“接地气”,才能够经得起市场价格的考验,这才是扶贫产品的真正灵魂所在。
要经得起市场价格的对比,消费“情怀”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却不能长久,不能让产品的价格脱离价值。消费者会因为“情怀”购买扶贫产品,但如果发现味道、品质与市场上普通农产品相差无几,价格却虚高,那还会有二次消费吗?每一种生动的扶贫产品都有着文化底蕴的赋予,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同情心”,就会有购买冲动,冲动购买下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只是“文化”,还会有二次的冲动消费吗?为了能够真正地脱贫,我们的产品要经得起市场价格的冲刷,不仅仅依靠情怀,更要依靠产品本身的质量,让产品物有所值。
要借助宣传的力量,但不能虚标价格,让产品“朴实”起来。为扶贫产品举办的产销会,明星推介会等层出不穷,但产品价格却奇高无比,明星的带动,政府的宣传,确实可以让产品走出贫困地区,但明星的带动只是一时的热潮,品牌打出去以后的路如何行走,却倍加艰难,原始价格定的虚高,后期销路就没有保证。宣传是为扶贫产品说话最重要的渠道,要用好这个传播渠道,少一点包装,多一点朴实,会很大程度增加消费者的满足感。
扶贫产品要接受市场的洗礼,不是昙花一现,产品本身就很重要,“情怀”确实可以短期内抬高商品价格,但终究一日,价格和价值是持平的,大多数消费者也会根据“性价比”来比较这些产品,优胜劣汰,脚踏实地得做扶贫产品,就要保证价格“接地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