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起来 农民富起来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沈立宏 字号:【

  江苏扬州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农业产业基础雄厚。围绕打造华东地区“中央厨房”,让农产品“生产得优、加工得好、销售得旺”,扬州涌现了一批产业振兴新亮点,建成了宝应生态有机产业、高邮鸭业、邗江水产水禽等六个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为推动农产品供给侧与华东地区需求侧更加契合,我们实施了‘31113’工程,到2020年建设300万亩优质粮食、100万亩绿色园艺、10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3000万羽家禽健康养殖基地。”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顺圣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56家,年销售额达700亿元,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59元,连续11年超江苏省平均水平。

  不久前,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在扬州召开。扬州的实践证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黑钻石”全产业链富民强镇

  黑莓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第三代新型特种果,在欧美被誉为“生命之果”“黑钻石”。

  2011年,仪征市马集镇合心村67户农户联合成立了守林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黑莓种植。2013年,为做大做强黑莓特色产业,合作社与百汇园集团合作,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目标,进行黑莓种植、深加工、农事体验与观光旅游运营管理。

  “我们坚持把产业留在乡村、把利润留给农民的联农带农理念,发展采摘农业、亲子体验等新模式,让当地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百汇园常务副总方芳说,百汇园黑莓产业园是打造黑莓特色小镇的重中之重,基地计划从2019-2022年再扩建3000亩,同时带动马集周边农户扩建4000亩,实现种植总面积1万亩的目标。

  目前,百汇园联合本地合作社,带动周边96户农民种植黑莓500多亩。通过“统一免费发放种苗、统一免费技术培训、统一保价订单收购”等措施,与种植户签订3000元/吨的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农民的收益。同时将黑莓种植纳入当地特色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多重保障让农民更加放心。

  据统计,自2016年黑莓产业园投资建设以来,一产方面,一期种植的700亩黑莓均已达到盛果期,每年可产出优质A级果3000余吨,并以每年2000亩的速度扩大种植面积。二产方面,深加工基地占地面积50亩,于2018年全面投产,可实现年加工产能约8万吨。三产方面,先后举办四届黑莓采摘节,吸引游客8万人次,成为国内最大的以黑莓为主题的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基地。

  种上“摇钱树”拓宽致富路

  长塘村是“甘泉爱情小镇”的所在地,从过去水源匮乏的丘陵山区,到如今浪漫风情的爱情小镇,长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长塘村总产值4.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万元,先后荣获“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扬州市首批特色小镇”等称号。

  “长塘村的变化始于樱花。土地流转规模的加大,促进了规模化种植,其中代表的就是种植樱叶樱花。”长塘村党委书记周邦杰说。樱叶樱花加工成食品半成品,出口到日本。而田间管理、樱花采摘、车间加工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给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千亩樱花园是全国最大的樱花、樱叶种植和加工基地,目前核心区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同时吸引40多人返乡创业,带动1000多名村民参与樱花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其他村300多户农民种植樱花近千亩。

  “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樱花占日本进口量80%,樱叶占日本进口量30%,每年出口创汇450万美元左右。”周邦杰告诉记者。

  长塘人围绕樱花特色产业,推动千亩樱花园从传统种植和加工向文化旅游延伸,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樱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201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樱花节,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

  产业的发展激活了长塘村的自然资源、集体资产、人力资源,农村闲置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闲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空置房屋升级改造成了农家乐和民宿,农民富余资金集中投入村合作社助推产业开发并实现年终分红,最终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乡村产业革新,年增收3275万元,人均增收超万元。

  “除了樱花产业,长塘村还有一项强村富民的法宝。”周邦杰说。作为扬州琴筝主产地,村里充分利用产业基础、乡土人才、文化传承等优势,琴筝制作、琴筝文化、琴筝创意、琴筝旅游等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琴筝产业,长塘村盘活农村宅基地,打造琴筝产业园区。农民从原来的老屋旧宅中直接搬进了三层联排别墅,保留下来的房屋经过改造,变成了琴筝商品街。农民进入企业务工或者加入村集体组织的产业后勤保障服务队,纷纷实现再就业。

  2018年启动的琴筝文化产业园已吸引金韵、中昊等近40家知名琴筝企业入驻园区,集聚了一批琴筝制作能工巧匠。

  中昊乐器是由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扬州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贾洪流创办。贾洪流从事古琴古筝研制及琴筝文化培训传播30多年,产品入选中国优质名牌产品、中国十佳创新产品,年销量近3万台,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

  长塘村周边有着近百名从事琴筝产业的乡贤能人和返乡大学生,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近2000人,带动农民增收过亿元。

  老字号打造“酱菜产业联合体”

  扬州酱菜历史悠久,有“鲜、甜、脆、嫩”四大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酱菜产业。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广陵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农带农的一个缩影。

  “我们通过持续降本增效、创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让老字号不断焕发新活力,去年入选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蒋凯介绍。公司年产1万吨酱菜、1.5吨腐乳、1万吨酱油、1000吨酱和3000万只速冻包子的生产能力,通过开拓网上销售市场,让酱菜、腐乳、速冻包子、酱油、调味酱等远销国内外,2018年实现总产值2亿元。

  为推动酱菜产业的融合发展,公司牵头成立了三和四美酱菜产业化联合体。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线上平台”的发展模式,与江苏、安徽、宁夏、黑龙江等多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建成生产基地12家,联系合作社5家、种植大户10家,带动农户2万多户、种植面积4万亩、腌制存储池位容量3万吨,推进了酱菜产业的融合发展。

  蒋凯告诉记者,三和四美现有企业职工600多人,70%以上是来自周边乡镇的农民。多年来,基地实行蔬菜标准化生产,通过“三统一”“四保证”模式,年收购农产品1.8万吨,增加农民收入近6000万元,实行订单种植的农户比普通农户亩均收入增加800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