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 磅礴伟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农”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编辑部 字号:【

  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用汗水和智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强势发展的70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113580亿元,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31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65789万吨。棉花、油料、糖料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12.7倍、12.4倍、41.1倍,肉蛋鱼、果菜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农业农村经济的强势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从挤破屋,到住平房,再到上楼房、住别墅;从出村小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柏油马路“村村通”;从信息闭塞到用网络与世界连接;从村头旱厕到卫生厕所……农民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发展的果实。

  这是亿万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7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长到14617元,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从2012年的2068元涨到2018年的4833元,农村医疗、农村养老、普及义务教育托起农民稳稳的幸福。

  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7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粮食作物已超80%,良种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成为现代农业新引擎,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亮眼的成绩单充分表明,农业农村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这是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70年。从率先砸破“大锅饭”、首创“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20世纪90年代主动“离土离乡”的“民工潮”,到如今带着资本、技术“上山下乡”的“城归潮”,生动的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刷新着农民的思想。他们立于思想解放的潮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勤劳智慧驱动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航船不断前行。

  70年辉煌历程,在中国一望无垠的千里沃野上,升腾起不断促发“三农”前进的磅礴伟力!70年“三农”发展积淀而成的宝贵经验,既有中国特色,也有世界意义。站在新的起点上回眸历史,70年“三农”发展犹如一卷书写在广袤田野上的壮丽史诗,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一、必须端牢饭碗,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远观华夏悠悠五千载,多少个封建王朝因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而造成社会动荡、人亡政息;近看20世纪40年代,粮食的极度匮乏造成百姓逃荒要饭、流离失所,成为几代中国人难以忘却的痛苦回忆。

  70年来,我们从饥饿到温饱,从“吃得好”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伟大的历史跨越,铸就了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个个发展奇迹。看数量,我国粮仓的根基日益牢固,粮食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5789万吨,比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了4.8倍;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72公斤,比1949年增长1.3倍。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米袋子”更充实,“菜篮子”更丰富,“果盘子”更多彩,我国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达到100%。看质量,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升级,提高了供给体系整体质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带动质量兴粮,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传统成品粮加工行业产值占比下降,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行业产值增幅分别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8和10.7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全国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

  70年来,从艾奇逊的“中国人吃饭问题”到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我们用连年增产打破了一个又一个洋预言。中国不仅没有出现严重粮荒,而且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其中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人不但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饭碗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构筑了国家发展稳定的“战略后院”。不管国际上风云变幻、波谲云诡,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只有牢牢稳住粮食,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推进我国经济的深度转型、换挡升级;只有牢牢稳住粮食,我们才能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争取时间空间,提供强力支撑。

  粮安天下安,不可等闲看。70年的栉风沐雨,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观”,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科学回答了多了和少了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国内和进口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认识到粮食多了和少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是库存和财政的压力,是战术问题,少了则是社会和整个大局的压力,是战略问题;我们认识到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稳定数量是提升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老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我们认识到中国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进口可以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但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我们认识到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调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多的减下去,缺的调上来,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端牢中国饭碗,关键在稳住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从“人拉牛犁”到全面机械化,从“皇粮国税”到种粮补贴,70年的砥砺前行,告诉我们要把手中的饭碗端稳,必须有地种粮、有技种粮、有人种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多年来,我们一方面稳定耕地数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完善法律法规抑制耕地面积锐减势头。另一方面,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6.4亿亩,改变“靠天吃饭”局面。“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多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教兴粮,粮食单产翻了几番,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中国好种打中国好粮。如今,播种收割有北斗卫星导航,施肥有测土配方,打药有无人机绿色防控,轻点鼠标就能种田,扫码就能追溯大米的“前世今生”,科技创新为粮食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多年来,我们一方面着力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另一方面,我们以解决“怎么种地”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同时,调整优化补贴方式,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促进增产又增收。

  一粟一粒,关系国家安危。“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70年的“三农”发展启示我们,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端牢饭碗,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二、必须重视土地,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

  “土地者,民之本也。”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是我国农村改革不变的主线。

  70年来,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到实现“耕者有其田”,从“大呼隆”“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为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路,为解决人民温饱和国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枷锁,实行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增加工业化发展原始积累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冲破重重阻力探索“大包干”,解决了出工不出力、种地糊弄人的问题,给了农民支配自身劳动时间,从事非农产业的自由,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八大至今,我们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顺应了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现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为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使我国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让农村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反之,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阻碍和破坏作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7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摇身一变,不断分化出流转经营他人承包地的“职业农民”,户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在城镇且有承包地的“农民工”,户籍、工作和生活都在城镇且有承包地的“新市民”。这给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带来新的重大挑战。周邦虽旧,其命维新。新形势下,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要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要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不变,来适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的活力。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讲的是所有权的权属问题,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是农村最大的制度;家庭经营讲的是承包经营权的权属问题,是实现方式问题,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稳定承包关系从发展的角度,讲的是未来、是预期,是给农民的“定心丸”。这些都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原则性和规律性认识,克服了部分土地私有制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陷入的发展困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自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面对新形势,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不断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关键在于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底线是不能损害农民利益。纵观7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次重大创新都是从农民利益出发,顺应民心民意,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有恒产者有恒心。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依法有效保障和实现农民土地权益,解决了一些地方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截至2018年6月底,31个省(区、市)均开展了承包地确权工作,确权面积13.9亿亩,超过二轮家庭承包地(账面)面积。我们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保护农民承包权的同时促进土地流转,截至2017年底,全部或部分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超过7000万户,面积达到5.12亿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37%。我们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232个试点地区农地抵押贷款已达390亿元。不久前,我们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允许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改变过去农村的土地必须征为国有才能进入市场的问题,直接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征地程序,强化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和关键。70年的“三农”发展启示我们,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与时俱进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土地制度保持生机活力。

  三、必须尊重农民,时刻把农民主体地位放在心上

  一部新中国的“三农”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史,写满了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奉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共和国70年农业农村发展之所以乘风破浪、成就煌煌,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在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凝聚起亿万农民的磅礴力量。

  农民有力量,农业农村就有希望。农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产品;农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农民投身社会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推动社会历史进步。70年来,农民迸发的力量和智慧,在太行绝壁之上劈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小岗村按下了突破僵化思想束缚的“红手印”,曾经创造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奇迹,如今又掀起了双新双创的时代浪潮……70年,正是农民,在不断燃起建设家园的激情,不断探索前行的路径,不断推动着中国乡村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新中国70年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是否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是衡量政策好坏的重要标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呼声回荡了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得以实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们听见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时而生;“不愁吃,不愁穿”,我们想到了,也做到了,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次次飞跃,农民梦想的一次次实现,是几代人胼手胝足拼搏奋斗的产物,也是农民意愿得到尊重的结果。“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始终把农民主体地位放在心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情溢于言,更是对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深刻把握。

  70年“三农”的巨大变迁,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变化最大的,也是农民。共和国70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农民的成长史。从一锄一锹地里刨食到坐在温控房里操控计算机作业;从自给尚不能自足到买全球卖全球;从出身决定命运到自由迁徙、自主择业;从集体化生产生活到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与凸显……70年来,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着自己。不断回应农民自我发展提出的诉求,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正是农业农村改革的方向所在。

  “使每个农民在经营自主、自由交往、平等交换机制的激励下,积极劳动,提高文化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善生存条件,为未来自身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这也意味着农民摆脱封闭性社会的约束,使潜藏的活动能量获得释放机会,走向现代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杜润生在回顾改革时如此总结。国家的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

  在赋予农民市场经营主体地位之外,让农民当家做主,获得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政治主体地位,是农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农村社会管理,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从革命年代的“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分田分地忙”,到今日的“村民自治”,让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农民的事农民自己商量着办,我们都能清晰看见,在共和国现代化的征程上,农民现代化的脚步并向前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必须相信农民,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顺应农民成长的规律,才能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这正是共和国农业农村70年发展的内生动力。

  70年来,我们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夺取了农业农村战线上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胜利。如今,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唯有始终尊重农民,时刻把农民的主体地位放在心上,才能把一张张美丽蓝图变为现实。

  四、必须依靠科技,把创新作为驱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生产劳作的真实写照。过去,技术缺、条件差,勤劳的中国农民汗珠子滚太阳,却只能在瘠薄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因为科技水平的提升而一路高歌猛进:从“人扛牛拉”到农机制造和使用数量世界第一,许多作物耕种收实现“机器换人”;从“一种难求”到良种实现全覆盖,让“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天空地”一体化让精准种植看得见摸得着……科技的全方位进步,让许多农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再到“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让广大农民实现了从富饶的土地上收获美好生活的希望。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科技几乎是“一穷二白”,面对“我们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家底和西方势力的封锁,中国人民的拼搏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1963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制定了《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3000多项研究课题。为了“能吃饱”,我国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潜心研究出水稻矮化育种及杂交玉米等众多科研成果。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3月18日,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通过了《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提高良种性能、实行科学施肥、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制高质量高效率农业械具等新要求和新任务。这一时期,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革命性品种”相继问世,我国自主研发的联合收割机、多功能一体拖拉机等大型农具悉数亮相,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农田水利得到极大普及,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一二三产融合”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要求,我们着重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动物疾病防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农之重器”大批涌现,丰收计划、跨越计划、“863”计划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层出不穷,“太空育种”“无人飞防”“植物工厂”等先进技术一一亮相,农业科技新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扎根土地,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籼型杂交水稻,还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人民楷模”李保国,一生奋战在科技兴农和脱贫攻坚第一线,先后培育了16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人民生产实际需求,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变成田间地头的现实生产力,少不了一群风吹日晒的农技推广员。正是这一支支推广队伍,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70年间,从推广“农业八字宪法”到让寿光蔬菜大棚火遍全国,这支穿梭在田间地头的队伍是新时代“教民稼穑”之人,创造了“农技兴,百姓富”的丰功伟绩;从“线断人散网破”的重大冲击到“一主多元”的融合共赢,这支肩负着重大使命的队伍已由散乱走向高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推广体系。70年,我们让农业科技成果有了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认真履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及农业灾害监测预报等各项职责,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

  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根据农业科技发展实际需要推动制度创新。从科技计划和管理体系重构到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从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到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从几个农业试验场到完整的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系统,一系列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直击痛点、招招给力,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搭建起干事的广阔舞台,让广大农业科研人员活力持续迸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开启,每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科技都提出了迫切要求并作出全面部署,激活科研机构、激活科技成果、激活科技人才,让农业现代化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70年的“三农”发展启示我们,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的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农业发展后劲才能更足,“第一动力”势能才能更强,战略支撑才能更稳。当前,农业正在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必须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有力杠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五、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

  人类与自然,相荣则共生,相害则俱损。回眸历史,众多辉煌夺目的文明发祥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最终因严重的生态破坏而衰落。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原因之一就在于始终秉承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念。

  从历史中走来,承受着历史的馈赠,也背负着历史的重担。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紧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面临着比许多国家更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作为自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生态系统,一直承担着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艰巨任务,肩负着描绘发展底色的历史使命。

  “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我们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更加具体、鲜明和科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一理念,不仅汲取了传统智慧的精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丰富与再发展。这一理念的形成,不是出自哪一个人的苦思冥想,而是成于70年的艰辛探索,也来自于共和国农业农村70年的发展积淀。

  2017年,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农业部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紧接着,我国首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浮出水面,未来十几年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的四梁八柱搭建起来。追本溯源,我们发现,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是新中国农业70年的坚持。

  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体现在始终注重生态保育,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农业生产与自然息息相关。老一辈革命家,对处理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关系,有着超前的认识。1956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他还提出以兴修水利、保持水土的方法治理水涝灾害。邓小平则提出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理论,他指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生态保育并非易事,更非一年一载之功。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截至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9%提高到近23%,农田林网控制率也达到78%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5%以上,田园、草原、森林、湿地、水域生态系统持续改善。

  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体现在节约资源,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自然界是天然的资源场,是历经长久形成的天然财富,但绝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肆意掠夺开发,最终危及的还是我们自身。70年,共和国在成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也越来越大。我们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始终关注环境问题,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7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依靠着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截至2017年,我国耕地质量水平和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548。

  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体现在注重环境友好,让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农业和环境最相亲、最相融,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都是“生态之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中国农业一直致力于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以治理农业环境。江苏的田娘农场,每年消化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数十万吨,产出有机肥培育优质大米上百万斤,把污染包袱变成了致富产业,获得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颁发的“中国绿色责任奖”。2017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化肥利用率达37.8%,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体现在注重产品质量,提升绿色供给能力。增加优质、安全、特色的农产品供给,是中国农业不懈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如今,中国农业正在实现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在加快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旗帜,理念就是方向。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是发扬优良传统,也是一场观念上的深刻革命。只有把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向深入,我们才能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守住祖国的一片青山绿水。

  六、必须注重改善民生,始终做到不丢掉农村这一头

  “哀民生之多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00多年前面对难解的国忧,掩涕之中发出一声叹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世王朝兴衰更替中,这似乎也成了老百姓的宿命。直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在历经近百年屈辱后不但以独立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而且从此踏上了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生是国家依存之本。1949年,全国约5.42亿人口,近5亿生活在农村,人均收入不到27美元,绝大多数处于饥饿状态之中。农村民生何其艰!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百废待举,内缺资源、外少支援,十分有限的资源需要面对十分繁重的建设任务。农村民生建设何其难!

  农村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大一块。农村不稳,国家不稳;农民不安,国家不安。重视和改善农村民生自然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心。

  重视和改善农村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树立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并一直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始终。1925年,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新中国缔造者们在议定国名时,特别郑重用上了“人民”二字。邓小平提出了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着眼点就是有利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并且将“坚持人民主体性地位”作为党和国家所有政策和所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鲜明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决不能丢掉农村这一头,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映鉴,体现着党和国家对农民一以贯之的尊重和情怀。

  重视和改善农村民生,是国家对农民所作奉献的一种认可。不能忘记农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和推进改革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农民在党的带领下,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挤出十分有限农业剩余支援国家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农民不但首先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而且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坚实资源要素保障,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积极发展生产,全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70%,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决不能丢掉农村这一头,这是历史逻辑的使然,是现实需求的必然。

  重视和改善农村民生,体现在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实践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我们努力调配好有限资源,以实现最基本生存权为出发点,建立了优抚和救助体系,通过加强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基本民生保障,特别是发展了150多万名“赤脚医生”,在落后条件下有效解决了农村人看病问题。这一时期,尽管生活水平整体很低,但广大农民群众觉得生活有价值、有目标、有尊严。每一位农民,不管多穷都能挺起胸膛做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以发展经济支撑民生改善,先后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面向农民建立起农村医疗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逐步构建起现代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这一时期,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走向小康、奔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大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特别是针对农村民生的难点——8249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决不能丢掉农村这一头,这蕴含着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伟大实践的时代逻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首次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乡村振兴的总方针。我们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坚持把新增财力向困难民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不断破除制度性障碍、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难题,增加投入、加强建设,努力使农村这一头发展得更快,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无小事,民生无易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70年的“三农”发展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农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检视我们农业农村政策的“试金石”,都要把为农民谋幸福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能不能让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我们“三农”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我们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七、必须繁荣乡村文化,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的软实力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对文化的解释直指本质:以人文教化天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基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乡村的必由之路。

  费孝通先生曾经有言,泥土是乡人的生命。这个泥土就是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和传统价值观的乡村文化。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村文化的根不能断。根断了,我们就找不到“三农”的魂魄了,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有效治理也就没有了持续动力。回望来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文化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精神支撑。

  70年来,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乡村“塑形铸魂”,就是守住乡村文化的“根”。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进一步巩固执政基础、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大规模的农村扫盲识字运动通过冬学教育等“适应广大群众需要的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着的教育方式”蓬勃开展,为广大农民学习各种文化与技能提供了必要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破除农村旧习、树立社会主义新乡风的热潮。改革开放后,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党和政府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党的十七大的“四位一体”,直到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拓展的“五位一体”,文化建设始终是其中“一体”。特别是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乡村文明建设摆到了愈发重要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科学论断、出台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政策措施,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或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其中一个振兴就是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文化,在调节社会关系中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从乡村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为乡村德治提供了内容源泉,是提振农村精气神的宝贵财富。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弘扬,70年来,我们始终注重深入挖掘、继承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赋予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转化为提振农村发展的精气神,为乡村治理有效、“三农”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比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它作为一个鲜明的传统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既传承弘扬了祈盼丰收、欢庆丰收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统,让农民以节为媒,释放情感、寻找归属,又推动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提升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提振农村精气神提供了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70年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守护住乡村文化这个根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优秀文化不断提升农村精气神,我们的乡风文明才会蔚然成风,乡村振兴才会朝气蓬勃,“三农”事业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八、必须完善乡村治理,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乡村怎么管理历来是关系民心向背、国运兴衰的大事。几千年来,乡村社会一直奉行“皇权不下县”,主要靠乡绅自治,这种秩序直至近代社会被打破,虽然晏阳初、梁漱溟等曾掀起乡村建设运动,但难阻农村衰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何重建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发展广大乡村,重任落在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身上。

  从土地改革开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作为新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正式拉开帷幕。1950年,政务院颁布《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全面加强和规范乡村政权建设。1954年11月,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到1957年农村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9.9%。1958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农村逐步建起“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农民从“一盘散沙”中组织起来,凝聚起建设新中国的强大合力。

  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我国乡村治理也迎来新变化。从1980年2月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尝试村民自治,到1980年6月四川广汉市向阳镇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从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村民自治”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一步步探索前行,广袤田野重新恢复和焕发勃勃生机。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治理真正开始成为一种执政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但却凸显了我们党在社会领域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治理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大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建设平安乡村等都作出了系列部署。今年1月,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搭建起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四梁八柱”,引领广大乡村进入活而有序、活而有力的状态。

  我们看到,浙江诸暨“枫桥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到新时代发展为“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享”;我们看到,因在1965年兴修水利、改土改田中成为一面旗帜而得名的四川成都郫都区战旗村,近年来不断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党员干部跟群众更亲了,党组织成了群众信赖的主心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正是新中国70年来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从中央的决策部署到基层的创新实践,广阔的农村社会迸发出强大活力,呈现出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

  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就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农村发展稳定,也影响国家治理的高度。良好的乡村秩序,不会凭空而来、从天而降。乡村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治理。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既是目标要求,也是重要基石和保障。因此,要不断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就要始终不渝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70年来乡村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凡是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搞得好的村,都有好的带头人和强有力的党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支柱力量,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

  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就要不断创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 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乡村治理得以不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创新。从“村社合一”到村民自治,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行政手段到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等等,无不体现了创新的力量。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及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乡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一些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最核心的一点,是要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共同推动乡村善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70年的“三农”发展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

  九、必须坚持党管农村,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重农崇农的农业发展史。我们党始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加强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铿锵前行。

  从“耕者有其田”到“包产到户”再到承包地“三权分置”,从“生产队、记工分、分口粮”到“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再到“种地有补贴、流转有租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回溯70年来的历程,农村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变化,都凝结着我们党带领农民群众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

  新中国成立时,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了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迫切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首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短短几年,农业经济快速恢复,不仅解决了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也为国民经济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从社会主义改造到人民公社,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大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尽管历经波折,但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作了不懈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从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搞“大包干”,到20世纪80年代中央连续发布5个有关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农村改革一步步走向深入。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工进城打工、废除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接踵推出,广袤的乡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提升到历史新高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在响鼓重锤的政策引领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阔画卷加速展开。

  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我国农业从基础薄弱到展翅腾飞,农村从凋敝落后到繁荣强盛,农民从节衣缩食到富足小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其发展速度之快、变革程度之深,可谓前所未有,举世瞩目;其理论创新之要、实践启示之深,亦是弥足珍贵,催人奋进。

  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办好农村的事情,同样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大原则,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最关键的是坚持明确的政策导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守农村改革的底线,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最核心的是坚持鲜明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把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三农”问题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变化快速,既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引领,更离不开实践的探索试验,必须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业农村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释放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回望70年,我国农村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农村面貌之所以能发生喜人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展望未来,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历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农村发展新蓝图。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定能书写出大国“三农”的辉煌新篇章!

  (撰稿人:雷刘功 魏登峰 徐刚 杨勇 姜玉桂 王翔 刘月姣 王琦琪)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