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返乡笔记要守住真实底线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何勇 字号:【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非虚构写作的火爆,每年春节前后,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知识分子”回乡后纷纷撰写各类返乡笔记,颇受欢迎。目前,有不少网络媒体、自媒体平台推出了返乡笔记、返乡非虚构写作的征文活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返乡笔记。

  从前几年网络上爆红的返乡笔记来看,虽然每篇返乡笔记都打着非虚构写作的旗号,但实际上其中不少返乡笔记是虚构写作,实质上是进行文学创作,只不过以非虚构写作的噱头来欺骗读者,博人眼球罢了。比如,火爆2016年春节的三篇返乡笔记:《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上海女孩除夕夜逃离江西农村》等,经过调查鉴定,均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就在近日,刷屏朋友圈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也被人质疑其真实性,创作团队回应称只是在细节处进行修改。

  非虚构写作、返乡笔记,虽然不同于严肃的新闻报道,但真实性仍然是非虚构写作、返乡笔记的核心原则,这一点不能逾越和突破。因为在广大读者看来,非虚构写作、返乡笔记写的都是真人真事。这决定了创作者不能为了博人眼球,制造噱头,引人关注,增加流量,追求“10万+”,把非虚构写作的返乡笔记写成“知音体”,甚至在里面贩卖社会焦虑,这就背离了起码的社会责任。而且,这类打着非虚构写作而进行实质性虚构写作的返乡笔记,不但不能让大城市的人正确认识农村,反而会加剧人们对农村的误解、误读,更加不利于抹平城乡之间的鸿沟。

  乡村振兴,离不开城市人的支持和关注,撰写返乡笔记,把真实的乡村生活、农业现状、农民状况展现在城市人、大众面前,这确有必要。在此,笔者呼吁撰写返乡笔记的人,一定不要使用虚构手法写返乡笔记,要写真实的返乡笔记。在这一点上,不妨学习费孝通老先生当年撰写《乡土中国》那种深耕乡村的精神,而不是看一眼就一篇返乡笔记。同时,网络媒体、自媒体平台要加强自律,对进行虚构写作的返乡笔记及其创作者,要给予“拉黑”“封杀”等处理,倒逼人们撰写返乡笔记守住真实的底线。

  (山东省临沂市)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