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牵红线 智力帮扶助脱贫——青岛农业大学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带动农民致富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孙军 杨宗玲 周维维 字号:【

  自2012年起,按照山东省委部署,青岛农业大学先后选派3轮15名“第一书记”,分别在枣庄山亭区、菏泽牡丹区开展驻村帮扶。“学校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学校党委书记李宝笃说,农业院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更能够发挥“红线”作用,将学校新成果新技术和农业生产一线的现实需求精准对接,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多学科联动,新成果扎根

  2017年3月,在菏泽牡丹区开展帮扶的丛鹏、杨健、韩成刚3名“第一书记”经过调研,打算整合3个村土地和资金,在沙土镇房庄村建一个新型、高标准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当时园艺学院分党委书记刘培利、杨延杰教授等专家学者马上来把脉问诊,帮着制定生态园规划方案。”杨健说。

  在学校的指导下,当地制定了特色食品小镇的发展思路,决定走食品深加工产业的路子。很快,学校花生、红薯、玉米、食用菌等多个领域的育种、栽培专家来农村进行详细作物种植指导,种什么、怎么种,真正让农业科技的力量围绕产业需求协同运作。

  一年时间,当地整合资金12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0余亩,生态观光园拔地而起,一期已投入使用。2017年底,3个村每村分红3万多元,项目还带动了5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找到家庭脱贫致富的路子。

  7年“造血”,深度帮扶激活第一生产力

  枣庄山亭区徐庄镇是“穷窝窝”。2012-2015年,学校先后选派肖传强等9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人才、技术、专业等资源引入当地,达到“造血式”智力扶贫目标。

  “造血,首先要改换思维。”为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整体认识,“第一书记”联络青岛农大教授分批次授课,为全区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和合作社人员、技术农民1000余人,并组织60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镇村干部到学校集中培训。

  在徐庄镇,“第一书记”累计争取各类资金、物资1600余万元,实施村庄道路改造、水利设施修建、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66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大学生“三下乡”等惠民活动4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00多项。

  “治贫先治愚”,点燃希望

  “第一书记”李冰所在的枣庄山亭区米山顶村小学,受地域、师资待遇等因素制约,无法保证专业师资配备到位,教育资源匮乏。李冰利用节假日和暑假为当地学生补习文化课,开展科普宣讲,他的课被学生和家长们亲切地称为“青农大山村课堂”。

  在菏泽牡丹区,丛鹏争取建设资金120余万元,为村里新建了一所小学,并争取4名大学毕业生来当教师,提升了当地基础教育水平;韩成刚为驻村小学操场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建设争取资金28万元,完善了基本运动设施,并利用小学原有房屋进行装修改造,新建一所幼儿园,解决了本村孩子上幼儿园难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