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中药材写出扶贫大文章——记山西省屯留县新型职业农民贾忠汉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40多年前,贾忠汉怎么也想不到一辈子都跟中药材打交道。当年那个家境贫寒的村里娃,不仅自己通过种植中药材富裕起来,还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投身种植中药材

  贾忠汉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河神庙乡圪套村,小时候就常常跟家里大人上山采中药材。成年后的贾忠汉不满足于每天采集中药材带来的不稳定收入,便开始自己琢磨种植中药材。

  1996年贾忠汉承包了乡里的小房岭农场,先利用小房岭农场的100亩土地,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试种了生地、柴胡、黄芩等品种,但是由于缺乏技术,连续两年种植失败。但他坚信,只有坚持才能尝到胜利的果实,所以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请专家进行专门指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贾忠汉种植的几个中药材品种终于成功并且取得了收益,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贾忠汉暗自决定,一定要把中药材种植坚持到底。

  在各地积极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际,贾忠汉在2002年组建了“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进行现代新型绿色农业实践,带动了屯留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积极参与产业扶贫

  经过多年的种植,贾忠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己有了收益,他就想着把周边的农户都带动起来,不仅让大家一起致富,而且要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更要建立当地的药材品牌。

  起初,他带领公司职工到农户家中做中药材种植的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并提供大量技术资料,随后又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中药材栽培技术。贾忠汉通过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农户签订合同,为他们提供产前垫付生产资料、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上门收购“一条龙”服务,与农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经过不懈努力,他的中药材事业受到了农户的肯定与追随。

  公司还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产业扶贫模式:第一,带资入企。公司与屯留县河神庙等7个乡镇,157户贫困户签订了产业精准扶贫帮扶协议书,对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对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机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将屯留农商银行提供的资金入股,可享受每年6%的现金分红收益。第二,连翘基地管护产品回收。公司与基地所在村委签订连翘品牌基地建设管护、产品回收协议书,公司负责提供种苗、劳务及相关费用,村委配合在种植区域内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种植,赚取工资;连翘种植后需持续管护,由公司和种植户共同管护。每年年底,公司把钱支付给村委,村委再发给贫困户;连翘挂果后由村委组织贫困人口按照指定的采收标准和时间进行采收,合格产品由公司全部回收。第三,劳务扶贫。公司根据需要,与贫困户签订合同,每月支付工资。第四,基地委托管理产品回收。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基地委托管理产品回收协议书,负责给贫困户租赁土地、购买种子、化肥等,并负责生产全程技术服务,合格产品全部收购,按当年市场价格进行回收。通过实行这四种途径扶贫以来,共带动当地千余农户实现脱贫增收。

  如今,公司由以前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长治市中药材种植开发的龙头企业。中药材基地面积也由最初的550亩发展到目前的30000亩,并带动屯留县及周边地区11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 1800余户农户致富,直接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脚踏实地获赞誉

  十几年来,贾忠汉用辛勤和汗水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种植,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公司2010年被长治市农业产业化领导组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11年被中共屯留县委、屯留县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贾忠汉本人也获得了“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奖状,被评为 “十佳青年创业带头人”“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连任五届屯留县人大代表、中共长治市第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谈及未来,贾忠汉说,在中药材种植上,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公司已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继续将种植中药材作为当地农业重点调产作物,延伸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力争“十三五”末,发展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增加农户 3000余户(其中贫困户 80余户),辐射带动万余户农民增收致富,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千余人就业,农民亩均增收 1500元,实现更大面积的脱贫致富。

  多年来,贾忠汉凭着敢为人先的魄力,坚强的毅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中药材产业在长治做大做强。等待他的也将是更加广阔的未来和灿烂的明天。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