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一篇颇具争议的微信热文刺痛了我的神经。《一个博士生春节返村亲历:家乡终成鸡肋》中写道:“对于像他老家这种不靠近中心城市,没有产业支撑,环境差、缺水,未来没有可变现的‘绿水青山’资源的很多农村,将会因为年轻人的快速真空而变得越来越鸡肋。”因为一些类似的现实情况,乍一看,我也有些失落。
但事实如此吗?这次春节回乡,我利用探亲访友的机会,重点观察了解了我的家乡山西省介休市连福镇东狐村“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金才伯伯拿到了“安心证”
这些年,村子里的人口越来越少。金才伯伯一辈子在村里,没有配偶,膝下没有儿女。一生勤恳,却迫于慢性疾病等原因,收入较少。眼看年龄越来越大,干体力活越来越不行了,未来的生活谁看了都担心。
这次见到金才伯伯,我才发现他整个人的状态里外透着“安心”两个字。伯伯今年虚岁67,养了十几只羊,种着六七亩地。村里谁家有事需要帮忙,他总是热心地赶去。
他的“安心”不只来源于此。伯伯告诉我,6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村里都给申请了“五保户”,每月能有三四百元的生活补贴,补贴金额年年都上涨。
伯伯口中的“五保户”,也就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正是政府对于特困人群的这种兜底保障,让这位本就勤恳热心的孤寡老人,面对未来也有了“安心”的底气。
“政府给我们发了‘就诊卡’,我们看病不花钱,不能自理的还有专人来照料。”谈及“五保”中的“保医”,伯伯说来,底气满满。
患有脑血栓的三虎、得了精神疾病的建民、患有脑梗的秋禄……伯伯口中同一个村里这些因病致贫的村民们,也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扶贫政策和贫困人口医疗保险政策的关照。
我查阅介休市政府网站了解到,针对贫困户、农民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共四大类人群,介休市推出了健康扶贫政策。2018年,介休市全市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贫困人口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建设市乡村一体化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和有关临床专科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加大财政支持、社会救助力度,努力使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使贫困人口健康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扶贫兜底,让农村最困难的这部分人群,有了安心活下去的底气和可能。
老人用上了抽水马桶
“把厕所改了,安装了坐便器,脚踩冲水,方便多了、干净多了!”数月前,爸爸妈妈就在电话里频繁提起“改厕所”这个发生在自家的大新闻。
如今到家,眼见为实。两个金属冲水脚踏,两个白瓷色的坑位,一个可坐、一个可蹲,地面铺上了简约花色的地砖,足够清新整洁。爸爸告诉我,地砖是自己采购的,其余的所有材料、人工,基本上全部免费。
改厕所虽是好事,推进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爸爸妈妈告诉我,有的人家不愿意改,还是靠先行者带动,大家切实看到了改厕带来的各种便利,才开始逐步报名实施。
查阅得知,2018年初,介休市立足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提出了改厕万户的目标,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全市已完成改厕1.2万余户,这在晋中市、山西省,都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介休市在推进这项工作中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由党员干部现身说法,宣传农村改厕带来的各种便利,从而引导周边群众自觉地进行旱厕改造,支持好农村改厕工作。
改厕工作需要真金白银。介休市对全市100个重点村实行百名干部包村、百户企业联建,企业家真金白银投入乡村振兴,为改厕工作提供机具、资金支持,2018年上半年全市100家联建企业已经无偿投入帮扶资金达3000万元,不仅减轻了乡村振兴资金压力,而且更多地唤起了大家的共建意识和社会责任。爸爸妈妈口中的“费用基本全免”,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助力乡村振兴的联建企业。
不仅有“万户改厕”,在东狐村,垃圾集中治理也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村里雇了两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作为村里的街道清洁工,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村里的生活垃圾实现了定点集中堆放,由垃圾清运车定期收走。垃圾治理的管理责任直接归到市里的环卫部门,经常性的检查让这项工作稳扎稳打地开展起来。
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方案出台近一年,在东狐村,万户改厕、垃圾集中治理都已经成为爸爸妈妈和村民们看在眼里的实打实的变化。
产业发展期待破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对于乡村振兴的分量不言而喻。
但是,不同于相邻的村镇有招商引资的项目和新的种植项目,在介休230多个村庄里,东狐村在产业发展方面表现平平。多年来,村里都是以种植豆麦两季作物为主。和长年务农的伯伯、姑父们聊天得知,这些年村里对于农业生产没有太大的动作,就只有几种国家下发的作物补贴。村里的年轻人很少参与农业生产,大多数集中在厂矿上班,更多的人选择了去县城和大城市工作生活。由于区位、资源等限制因素,目前还没有什么企业、资本愿意来村里。
在东狐村,“产业兴旺”仍然期待着破题。
后记
有人说“家乡终成鸡肋”,但对于那些一辈子扎根于故土,暂时没有能力或者不曾打算离开的乡亲们,他们所在农村,就是他们每个人的“家园”。那些留下来的人,以及像我们这样虽然离开却一直牵挂着的人,正是这些乡村“家园”的守望者。
静下心来看看,在这暂时还未能足够欣欣向荣的“家园”里,我们国家扶贫政策所给予弱者生存下去的底气、人居环境整治所带来的实打实的变化,以及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的脚步……这些,都一直在给予乡村“家园”的守望者们,比过去更好的今天,和终将比今天更好的明天。
家乡并非鸡肋,而是守望者们的家园。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