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振兴之名 为乡镇崛起筑基——江苏省南京市竹镇与句容市白兔镇走农业产业强镇之路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开栏语: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强镇被赋予重要的战略使命,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支点、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行政机构,上连县、下带村,具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性功能。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定位乡镇为实施载体,可以有效聚合政策、资金、要素等资源,弥补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打造一批乡土经济活跃、乡土产业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强镇,能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发挥平台或支点的关键作用,通过产业兴旺实现以产兴村、产镇融合的发展格局。

  为了展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实施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总结相关经验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政策的实施,本刊开辟“农业产业强镇”栏目,敬请关注。

  阳春三月,位于江苏省六合区竹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生机盎然。三五成群的工人们或忙着植树造林,或修建水渠设施;南来北往的游客或驻足赏景拍照,或走进农家林园内购物采摘;数万亩平坦连片的苏南大地上铺满绿色,恍惚间让人顿生非在江南,倒像是走在漠北草原上的错觉。

  竹镇,位于苏皖边界的这个农业主导型乡镇,近年来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先导、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乡村振兴实施为机遇,创出了一条在现代生态农业主导下、三次产业融合突破的“绿色崛起”之路,发展势头可谓风头正劲。在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四块“国字头”牌子基础上,2018年再添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招牌。

  “我们竹镇山水生态禀赋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当下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的农业产业强镇。”竹镇副镇长张有恒说。

  竹镇:产业融合让传统乡镇“绿色崛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需要有产业作桥梁。多年来,竹镇在产业融合助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取得诸多突破。

  “2013年,我包了100亩地种桃树,因为效益还不错,后来陆续扩大种植规模。到现在,除了300亩桃树外,还种了100亩的草莓。”说起自己的创业项目,果子王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叶国强很是看好,“每年的5月底到11月摘桃子,11月后到来年的5月摘草莓,一年四季不会闲着。”

  据介绍,44岁的叶国强是烟墩村村民,之前在南京桃花岛打工,在种植和销售方面有一定经验。后来因为竹镇的生态旅游发展快速,当地政府政策上有很多支持,于是就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如今,叶国强的果子王生态农业园,每到节假日都会迎来大批南京及周边城市的游客休闲度假,桃子年产量达50万斤,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万元,2018年被认定为南京市示范家庭农场。

  品牌农业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竹镇生产的农产品品种繁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地的示范园区注册了“多彩竹镇”集体商标。果子王鲜桃成为首批获得“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的八家使用单位之一,并与苏宁易购、云厨1站、良心农夫、碧桂园社区门店等渠道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在巴布洛农展馆的一楼购物区内,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包装盒上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而且使用了“多彩竹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前都是靠亲朋好友的推荐,现在使用了公用品牌以后,有政府帮忙宣传,知名度不但提高了,销售额也增加了不少。”售货员告诉记者,两种品牌都可以使用,政府不会限制只使用公用品牌。

  打造“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挖掘乡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是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多业态复合发展模式,构建农村产业融合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竹镇距离六合城区30多公里,是南京长江以北唯一的建制镇。曾因偏远闭塞,6万多人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老少边穷”的苦日子。到2009年,竹镇人均年收入还不足7000元,青壮劳动力长期在外打工,很多村成了“空心村”。从2009年起,六合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竹镇是南京第一个试点镇。

  通过“拆迁流转”,竹镇将辖区内村庄、窑矿等进行土地集中整顿合并,流转土地6万多亩,目前每年仍有1万亩土地在进行深度整治。集中整合连片土地资源后,竹镇引进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用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竹镇致力于三产大融合的农业产业强镇之路,释放出了强劲的“生态+”叠加效应。

  花海、亲子游、动物喂养、森林探险、漂移卡丁车、真人CS……作为竹镇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巴布洛拥有各类游乐体验项目60余个,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很难想象,刚建设时巴布洛只是作为养牛羊的牧场,如今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竹镇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巴布洛是一个探路者。

  江苏永鸿巴布洛生态农业公司最早是一家食品企业,2012年到竹镇拿地,初衷是建牧场养牛养羊。建设过程中发现,单纯农业后劲不足,光搞休闲游又遇到“潮汐瓶颈”,怎么办?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巴布洛开始转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围绕“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购”,精心打造现代旅游观光葡萄产业园、现代都市牧场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园、房车营地等农旅融合园区项目。现在已发展成为占地1.5万亩、集游购娱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性主题园区。以农旅融合为基,巴布洛又扩展深加工,建设6座“中央厨房”,打造南京人的新“菜篮子”。目前,“中央厨房”标准化系列产品通过遍布全市的240多家“云厨1站”,直达南京市民餐桌。

  产业融合,关键在带动“小农”。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就要创新利益联结模式,示范带动小农户发展并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金磁社村“蝶变”是竹镇变迁的一处“缩影”。

  金磁社区过去人称“南京的西伯利亚”,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贫困户多。近年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居住农户1071户。土地整治面积达19100亩,净增耕地2700多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近2000亩。修剪果树、生态园设施建设……仅一个巴布洛生态谷项目就“造”出700多个岗位,如今,金磁村几乎所有村民都集中住上了楼房,拿到租金工资,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在金磁,不少本地大学生跳出“农门”,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农门”。90后小伙岑超从扬州大学草业专业毕业后,曾在一家从事草坪养护产品的公司工作。2016年,岑超回乡创业,承包了20亩土地,做起了多肉种植生意,2017年线上线下利润达到10万元。

  在竹镇,当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产业振兴的“面孔”也越来越年轻,已俨然呈现出一幅现代田园乡村的美丽画卷。

  面朝大泉湖,烟波浩渺,湖水澄碧;远眺止马岭,绵延不绝,层林尽染,这里是“大泉人家”农家乐所在地。日前,一则名为“止马岭——许你一片层林尽染、秋水天长”的消息曾刷爆朋友圈。初冬时节,水杉渐红,色彩斑斓的止马岭已成南京“网红打卡地”。以止马岭、桃花岛、巴布洛、“大泉人家”茉莉花园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点蓬勃发展,竹镇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现在政府办事效率高,政策又好,对我们办民宿给予很大的支持,这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48岁的农家乐老板仇家玉告诉记者。之前在饭店打工,学了杀鱼做菜的手艺,仇家玉回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每年的三月份开始忙,一直到十月国庆后。每逢周末节假日客流量最多,游客多是一家几口或者亲朋好友组团来的,就是为了体验田野山村的清新气息。”

  从竹镇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通过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和水平,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不但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尽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且为当今农业农村发展培育新动能,带动乡村经济繁荣。

  如今的竹镇,农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有人说,“在竹镇,有个奇特现象,很多企业你说不出是几产,就是能创造好的综合效益,发挥出较强地产业协同效应”。据相关数据显示,竹镇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11:51,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这对于一个传统农业镇来说,几乎是个奇迹。

  白兔镇:四季鲜果助草莓小镇上演产业传奇

  句容,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了草莓生长的乐土。位于句容市东郊的白兔镇,是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素有“中国鲜果小镇”的美誉。

  1983年,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在白兔种下了第一颗草莓苗,开启了当地的草莓兴农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当地草莓种植实现了露地草莓到竹架大棚草莓,再到钢架设施草莓的转变,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温室高架、超高垄模式。

  “我们生鲜平台现在主要做微商,草莓最贵的时候卖到一颗10块钱。”句容市兔子的农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老板束晨阳告诉记者。

  因为家在草莓之乡,90后的束晨阳上大学那会儿,每逢假期都会给同学们捎带草莓,深受欢迎。毕业时,同学不禁感叹:“以后谁给我们带草莓呢?”这让束晨阳有了创业的想法:“以后你们想吃草莓还可以找我。”

  2015年,束晨阳在淘宝开店,尝试销售草莓。“情人节”期间,她策划推出的情人节礼盒草莓套装,99颗草莓售价990元,在网上被抢购一空。挣到“第一桶金”后,2016年,束晨阳注册公司平台,正式开始创业。“旺季时候,草莓收购价格在三四十元左右,淡季时,草莓收购价格在10元左右。为了保护草莓种植户的利益,我们的收购价格一般稳定在20~25元间,不分淡季还是旺季。”束晨阳说。2018年,她卖出的草莓突破1000万元销售额度。

  近年来,白兔镇将草莓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以引进草莓新品种、新技术为抓手,加快形成草莓科研、品种选育、种苗繁殖、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完整的草莓产业链。目前,白兔镇草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亩,草莓亩产量达2吨。在这里,更是有着国家级劳模、省级劳模、市级劳模、县级劳模“四级劳模种草莓”的佳话。

  全国劳模纪荣喜、江苏省劳模王柏生、镇江市劳模张冬才、句容市劳模纪雪宝,一个镇出了四位劳模,也许不算稀奇,但四位劳模都出于一个产业——草莓,这就让人不得不惊讶一番。

  据介绍,纪荣喜从1990年开始从事草莓种植,积极钻研先进栽培技术,并且毫无保留地把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传授给周边农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2015年,纪荣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全国劳模后,他进一步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白兔镇在草莓田间建立了第一个草莓种植示范党支部,他作为党支部书记,将“草莓课堂”搬进了大棚田地。每年来这里参加学习的莓农超过1000人次。

  如今,在劳模们的带领下,白兔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万山红遍”、江苏省名牌产品“柏生草莓”,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知名草莓“云兔草莓”等知名品牌,同时,白兔镇积极打造“莓好白兔”等公共品牌,在质优上下功夫,摆脱“大路货”,走上精品化路线。

  “自从前两年的一次采访中,知道这里的草莓不但好吃,而且干净健康,就把这里当成了休假的好去处。”鞠申时是在南京上班的一位媒体人,这天跟两家朋友又相约来到纪荣喜的草莓基地采摘。中午时分,三个孩子六个大人提着果篮到前台称重。她告诉记者:“每周末,我们几家人都会带上孩子来这里采摘,完了再吃下农家饭。这里环境好,是个休假的好地方,不但大人舒心,孩子也玩得开心,比在城市的家里窝一天强多了。”

  近年来,白兔镇草莓产业率先运用全程绿色防控种植技术,在当地政府倡导下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将当地草莓品质推上了新台阶。

  走在白兔的街道上,每相隔不远就有一处红色简易水果摊位,品相饱满的草莓总会吸引游客停步问价:“这种多少钱”“给我来十五箱”……“不好意思,没这么多了,要不你到前面的摊位再买点”。供不应求的场面,常常表现出白兔草莓销售的异常火爆。据介绍,像这样的简易水果摊位都是由政府配套送给莓农的,每个造价大概在四五百元。

  白兔镇在农业产业强镇的道路上,尤为注重节庆旅游的拉动作用。毕竟,节庆会带来人气,人气会带走草莓。在这里,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3.1亩的草莓广场,坐落着全国最大的仿真草莓雕像。一年一度的草莓文化节在此举办,吸引了大批都市游客纷至沓来,带火了草莓销售,带热了乡村旅游。2018年草莓节期间,白兔镇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万人次。

  春采草莓夏摘桃,秋挂葡萄冬卖枣。如果认为“鲜果小镇”仅有草莓拿得出手那就错了,除了草莓,还有葡萄、桃子、梨、无花果等。

  “我家的葡萄卖到50元一串。旺季时候,我们这不少农户的葡萄不是按斤卖,也不是按箱卖,而是按串卖。就这价格,还不愁销路。”张峰良品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张奎峰告诉记者。作为葡萄种植大户,张奎峰是白兔镇的“名人”。他的“蜘蛛网”葡萄,每串售价50元,更是让张奎峰和他的家庭农场一度成了“网红”。

  说起自己从事农业的历程,张奎峰坦言“是被忽悠进来的”。2010年,原本做砂石料运输发了财的他,看到农业成了热门,在别人的“怂恿”下,也加入到农业创业大军,在白兔镇包了30亩地种葡萄。因为种出的葡萄折损率竟达50%以上,再加上葡萄的品质差,卖不出去,头三年就亏了六七万元。

  张奎峰不愿服输,什么不懂可以学,翻书、上培训课、请教农科所的专家等,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前三年的失败,让张奎峰发现,自家果园里葡萄面积占比过大,通风不畅,加上露天种植,夏季雨后高温高湿,容易生病。2013年年底,张奎峰陆续建起了避雨大棚,带着妻子和女儿住进了葡萄园。这一年,他在果园中修建道路,做好通风,全部改用避雨设施和有机肥种植。他找准葡萄市场定位,砍掉了自家6亩葡萄地,并且从葡萄树的生根、发芽到长大,每一步骤都是亲自打理。考虑到品种过于单一,他又引进了白罗莎、魏可等新品种,不再盲目的追求高产,追求的是“果感”和优良率,走上了精品化路线。

  “以前种水果是研究用什么药才能治果树病,现在是研究怎样才能让果树不生病少用药。”张奎峰告诉记者,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弄明白了种葡萄的诀窍,“之前一个大棚产个5000斤没问题,虽然产量高,但是卖不动;现在全程绿色防控,减化肥减农药,包括我们杀虫都是通过灭虫灯和诱虫板来驱虫。每个大棚减产到2500斤左右,但是能卖高价,效益更好了。葡萄的折损率也从50%下降到了0.2%。”

  今年,张奎峰的葡萄园又投入60万元扩建基础设施,流转了20亩地准备种植草莓,其中获得政府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补贴40万元。他说:“现在的政策条件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眼前的机遇。”

  继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实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后,2019年3月,两部门出台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扶持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足的经营主体。这让像张奎峰这样的新农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并认为“农村这片土地大有可为”。

  据介绍,白兔的鲜果虽然有名,过去却都是由果农肩挑手提搭乘公交车前往镇江、南京等地零售。如今,该镇草莓协会与顺丰达成协议,控制物流成本,让莓农们以最优惠的价格,将新鲜草莓在48小时内送至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近年来,白兔镇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稳步发展创意农业,以伏热花海等农旅项目为依托,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农业产业强镇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全镇现有农产品电商91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亿元,休闲观光农业产值突破1亿元。

  “目前,全镇高效农业总面积3.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81万亩。鲜果主导产业(草莓、葡萄)呈现‘一大四高’,即鲜果规模大,组织程度高,科技含量高,人均收入高。”白兔镇镇长戴红梅告诉记者,2018年,白兔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6万元,应时鲜果农业主导产业总收入8.8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近2.7万元,比句容市农村居民收入高21%。

  产业兴则百业兴。如今,白兔镇集聚的鲜果终年不断,称得上四季飘香,应时鲜果已经成为白兔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剂,这不但让白兔镇在发展速度上“领跑”全省,而且演绎了一段鲜果产业强镇的传奇。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