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长期从事兽医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在教学上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实验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和全程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兽医科技人才;在科研上坚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和促进了基础兽医学科的发展,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全程育人
沈建忠教授30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将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核心内涵贯穿于指导和培养学生始终。他多次获得各级优秀教师、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要做学问,先学做人。”沈建忠认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只有思想正了,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除了给学院所有研究生讲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课程以外,他还随时随地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如何科研和做人。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兢兢业业,成绩斐然,大多成为单位的骨干或中坚力量。已毕业的130余名研究生中有18位获得正高级职称,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3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当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引领兽医学科教学改革
夯实一流学科发展基础
沈建忠深知“一流学科发展既需要一流学生,也需要一流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担任学院领导期间,他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在全国农业院校率先实行兽医学科本科生夏令营,每年有来自全国20多所综合性大学和知名农业院校的近百名同学参加;创新性开展临床兽医学专业“卓越临床兽医培养计划”,从“学、能、德”全方面塑造新型临床兽医人才;他负责筹建了由18个教学实验室组成的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有效整合了学院教学资源,提高了利用效率,为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符合兽医行业发展需求、以职业兽医为目标、产教学研相融合的“一优两改三培育”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服务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以科研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沈建忠自1988年毕业留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动物源食品中兽药及有害化合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1999年底,沈建忠作为主要起草人,向原农业部提交了在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的申请报告,并很快得到批复。
针对兽药及有害化合物残留缺少快速检测产品、检测灵敏度不够、检测产品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沈建忠带领团队协同合作,攻坚克难,突破了快检测技术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发明和创新性成果。他提出了以目标导向为核心的小分子化合物半抗原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了小分子化合物抗体定点改造理论与技术,建立了抗体制备的关键技术体系和共性技术平台,发明了系列核心试剂配方和工艺技术。成功构建了一个涵盖主要兽药、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库容量超过500种的抗体资源库,满足了企业和政府机构日常检测的需要,尤其是为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储备。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在短短几个月内他率先研制出了试纸条产品,有效保障了乳品安全。研发的近百种快检产品中,获农业农村部产品备案批准文号23种,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22个。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市)的各级检测机构及伊利、雨润、三元等数千家食品企业残留监测中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上成果对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使进口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90%以上降至现在的25%左右、价格下降约三分之二作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残留检测试剂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主持制定了47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和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空白。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除了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外,让他引以为傲的还有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动物,他们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所以只管人而不管猪鸡牛羊等食品动物是不行的。”他多次向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卫生健康委就耐药性防控建言献策。
抗菌药物引起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他带领团队构建了我国重点养殖区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库,阐明了畜禽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首次在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人群中发现并确证了可转移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其携带菌在医学临床感染和定植病人的风险因子、分子流行特征,mcr-1的发现被多国管理部门作为黏菌素在畜禽中使用政策调整的参考依据:欧洲药品管理局调高了黏菌素使用的风险级别,泰国、日本及我国农业农村部均已禁止黏菌素作为抗菌促生长剂用于动物养殖业;探明了医学临床重要耐药基因—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NDM和mcr-1在家禽产业链的传播模式,发现环境因素(苍蝇、鸟类)可能是导致blaNDM长期存在于家禽产业链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水产养殖及消费在我国人群mcr-1及其携带菌的定植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从家禽体内分离到超级耐药细菌,其携带的NDM-1耐药基因与2009年英国科学家在印度人体内首先发现的超级耐药基因相同;首先从动物源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中发现了多重耐药cfr基因,携带该基因的细菌对人医和兽医临床常用五大类抗菌药物均耐药,危害极大;发现了同时介导利奈唑胺和氟苯尼考耐药的optrA基因,新型截短侧耳素类耐药基因vga(E)v,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exB等。这些研究为防控重要耐药菌/耐药基因沿动物性食品生产链或环境的传播扩散提供了理论依据。
截至目前,沈建忠及其团队已在《The Lancet Infect Dis》《Nat Microbiol》《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兽药等小分子化合物高性能生物识别材料创制以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前沿,为我国在该领域争取到了国际话语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沈建忠仍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继圆满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后,2018年11月作为首席科学家又申请获得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他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许多科学问题还没有解决感到担忧,心里总是希望科研工作还能不能再快一点——“国家给了我这么多,我做的工作还远不够。”
(农业农村部人事司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